悟空問答一媽媽的提問:孩子遇到事情習慣說 “我不會”,父母該如何做才能使孩子變得自信?(穿脫衣服、穿鞋、做一些手工,第一反應就說我不會,然后就要爸爸媽媽幫忙。)
一年前,我家也有個和題主一樣習慣說“我不會”的娃,很理解你的苦惱。一年后,兒子很少說“我不會”“我不要”了。
發生這樣的轉變,總結有以下幾點經驗:
1. 分析孩子常說“我不會”背后的原因
我家兒子經常說"我不會”是在三歲多的時候,這之前有半年的時間他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二老對孩子十分溺愛,大小事喜歡包辦,幫他穿脫衣服、鞋子襪子,連吃個小零食都會拆好包裝放到他手里。
老人的過度保護和代辦,帶來的后果是,兒子到了本該學習各項小技能的時候卻完全沒有動手機會。再想讓他做,他會本能地覺得這是大人的事,自己不會也不愿去動手。
2. 用同理心安撫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面對一些小事情,孩子總是說“我不會”“我不要”,說實話當時心里很是氣惱。不過我知道,孩子既然已經這樣了,打罵不是辦法,一時半會兒他也改不過來,我只能平復心情想一些對策。
于是我會試著這樣跟孩子溝通:兒子,穿衣服這件事你從來沒有做過,覺得有些難,是嗎?孩子回答是,我接著說:媽媽跟你差不多大的時候,也不會穿衣服呢。孩子表情放松了些,我又笑著說:不過媽媽以前可是個勇敢的小朋友,外婆教了幾次,媽媽從不會慢慢就學會穿衣服了呢,媽媽是不是很棒?
兒子點點頭,我擁抱著他,試探著問:你想不想像媽媽一樣,做個勇敢的小朋友?這時他多半會愿意。
3. 親自示范,鼓勵孩子去嘗試
在確認孩子愿意嘗試后,我會帶著寶寶一起做,比如穿衣服,一邊示范一邊慢慢告訴他,怎么分辨衣服的前后,先做哪一步后哪一步。每跟著媽媽完成一小步,我會給予鼓勵,比如“你學得真不錯”“嗯,對了,就是這樣”“兒子又前進了一步呢”......
在歡樂的互動中,兒子好像忘記了這是一件困難的事。孩子因為是第一次做,可能并不會立馬掌握這些步驟,在這個過程中,爸媽要多給點耐心,只要孩子愿意,可以多練習幾次。
4. 對孩子的“小成功”及時反饋和表揚
“穿衣”“穿鞋”在我們眼里是件小事,對于孩子來說,掌握它可是學會了一項大本領呢。所以,父母在這個時候應該多鼓勵和表揚孩子,比如: "寶寶今天學會了自己穿衣服,進了一大步哦,媽媽覺得你是個非常勇敢的小朋友?!薄皟鹤咏裉鞂W習得很認真哦,也掌握得很好,媽媽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還沒學會穿衣呢,”
孩子在有這種成功的體驗后,會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也會增強,愿意嘗試更多新的事情。后續讓孩子多做一些相對簡單的事,讓他從這些“小小成功”中建立更強大的自信心。當然,父母在表揚孩子時,盡量用贊揚具體的行為來替代“你真棒”“寶寶好聰明”這樣的詞。
5. 父母多看一些專業育兒或心理學書籍,和孩子共同學習進步
0-6歲的寶寶,從出生到一步步接觸這個陌生的世界,一點點熟悉各種人事物,處于一個敏感的學習階段,父母可以多閱讀一些兒童心理學或專業育兒書籍,理解孩子的行為,從而更從容淡定應對育兒路上的各種狀況。
喬·卡巴金在《正念:此刻是一枝花》中說,“ 每撫養一個孩子,就是一個為期18年的靜修,做父母是一種修習。”
我是左手育兒右手精進的八零后職場媽媽黛西,喜歡記錄和分享成長育兒心得。關注我,一起做溫暖有智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