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一)
玩了近三年的朋友圈,忽發現個有意思的現象:
當發朋友圈時,第一個點贊的是未曾謀面的陌生人。
當“峰言瘋語”要出版時,第一個定閱的是陌生人。
當“峰蜜”群要成立時,第一個微信轉賬要加入的是陌生人。
當“峰子讀書”會的想法發出時,第一報名的是陌生人。
當“簡書”發出時,第一個打賞的是陌生人。
當各種約發出時(約酒,約飯,約玩……沒有約pao,別邪惡別污!),第一個響應的是陌生人。
當帶著惡作劇群發出“你怎么變成這樣了?”的微信,第一個打電話來的是陌生人,第一回復的還是!
當今天發朋友圈“你點贊,我就告訴你一句真心話”時,互動的仍是陌生人。
……
? ? ? ? ? ? ? ? ? ? ? ? ? (二)
當我們整天都在網絡上與陌生人交流互動時,我們的生活是否出現了問題?
是因:
風景在遠方?身邊無能人?
你的這些東西都是他們平常稀松見慣的,不稀奇?!
認為:遠方的才是風景?外來的才會念經?
還是:
近鄉情更怯?親朋不言謝?
中國人在熟人間不善表達自己的情感?
覺得線下常能見面,線上互動沒意思?
有事電話就能搞定,何必微信?
……
我一直在思考這幾個問題:
A.為何會這樣?
B.這樣正常嗎?
C.我們非得這樣嗎?
D.有更好的辦法沒?
網絡使天涯變成了咫尺,又使咫尺變成了天涯。
我和你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手機,我和你最近的距離也只是隔著一個手機。
在一機一世界,一人婆娑的時代,我們認識陌生人的成本越來低,與陌生人的溝通交流越來越便捷。
找到小眾圈層,三觀交匯的人群越來越容易,這些都使得我們把許多事許多話不愿讓熟悉的人知道,不愿給身邊的人說。
? ? ? ? ? ? ? ? ? ? ? ? ? ? (三)
據說許多人在開通微信后,首先屏蔽的是家人親人。
加了領導和同事微信后,因種種顧慮就很少發朋友圈了。
發出的,也是經謹慎小心地權衡選擇后的。點贊和轉發及原創摻雜了太多的功利和目的,使得朋友圈成了“圈朋友”。
被朋友圈綁架和束縛住的心情很憋屈!
我們的生活真累!
? ? ? ? ? ? ? ? ? ? ? ? ? ?(四)
為何會這樣?
概因我們都沒有安全感,都怕自己的隱私,言論,心情,思想……被別人亂猜胡解。
怕自己發的東西無意中和無意識中傷了別人。(羨慕的少,嫉妒恨的多。)
正所謂:發著無意,讀著有心。(但愿這些話沒抽中你!傷著你!)
甚至是被別有用心地利用。
故朋友圈出現了上述屏蔽和少發不發的情況,故誕生了許多超級潛水艇,憋精,忍者,僵尸……
? ? ? ? ? ? ? ? ? ? ?(五)
筆者現是本無單位無上司無同事懶散隨性之人一枚,故我沒有屏蔽任何一個微友看我的朋友圈(當然,老發廣告的微商我屏蔽了不看他的朋友圈)。
我可瀟灑自由自豪放肆無忌無顧地發朋友圈,大放厥詞,胡噴亂吹。
想起這點,我都能從夢中笑醒。
在這點上我可能要比大多數人幸福的多吧!(如果你也認為這是種幸福的話)
最后希望:
你我能不設防地信任身邊人,遠親不如近鄰,天涯不如咫尺,近水樓臺先得月,熟人線上也互動。
今天看了文章后的你會互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