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山寨-ODM-OEM-OBM”的發展路徑被國內從事制造業的企業家奉為圣典;貼牌代工“沒有錢途,更沒有前途”的言論也是甚囂塵上。誠然,在產業價值鏈的微笑曲線中,開端的設計、末端的銷售及售后服務的確是附加價值更大的部分,中部的生產組裝環節往往不被看好。但中山納奇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大福卻認為,別人眼中低附加價值的生產組裝環節,反而是一條新的出路。
始創于2012年的中山納奇服飾有限公司,5年多來一直默默耕耘在貼牌代工領域。其“高品質、高效率”的口碑在業界中尤為突出。可以說,納奇服飾已經是一家優秀的貼牌代工企業,但在業界摸爬打滾十多年的陳大福,卻一直對自創品牌敬而遠之。
當筆者問到陳大福為什么選擇不做品牌的時候,陳大福給出的答案是:“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外部情況不滿足;二是自身條件不適合。”從外部因素來看,全國有75% 的內衣產自中山市小欖鎮,當這個品類已經有多個一線品牌聚集在一個小鎮上時,創立自有品牌便是一個高風險的選擇。即使成功創立自有品牌,在多個一線品牌的壓榨下,生存空間又有多少呢?從自身條件來看,陳大福坦誠地表示自己對品牌運作尚不了解。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與其自己在一條不熟悉的路上慢慢摸索,不如走現在這條已經用多年時間鋪就的光明大道。
乍一看,似乎陳大福堅持貼牌代工之路只是一種無奈之舉,但仔細思索后,就不難得知個中奧妙。品類品牌已經飽和,緊跟龍頭企業,反而成為了更優的選擇。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樣做,會在無形中被龍頭企業的發展所限制。但龍頭企業在市場知名度、資本積累、渠道打造等等,各方面都有著中小企業難以企及的優勢。因此,緊抱龍頭大腿的中小企業能一直跟上對方的發展步伐,便已是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高速路。隨著蘋果手機遍布大街,代工的富士康也逐漸坐穩代工界的頭位寶座。時至今日,兩者已經是唇亡齒寒的關系,富士康在蘋果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也有所提高。
從自身條件而言,陳大福頗有哲理的一段話便是最好的解釋。“要做適合自己的事。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一樣,每個人的選擇也不一樣。我們不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評判別人的對與錯。摸不透做品牌的條件,對資金投入、市場操作等都不熟悉,不知道這里頭的水有多深,貼牌這一個行為是目前我適合做的事情。”品牌是龍頭企業最大的無形資產,黃鐵鷹老師的《海底撈你學不會》一書,也詳細闡述了品牌不是學了就能做的。原因就在于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品牌外部的支持因素,內部相匹配的系統是局外人難以透徹了解的。就算能夠了解到內外部的系統,其內在的商業邏輯又是否與自家企業相統一呢?陳大福的“貼牌代工之路”看似無奈,實乃閃爍著智慧光芒的決定。
“做適合自己的事情”,當中蘊含的道理不僅適用于企業經營,更能成為人生的指導理念。陳大福用經營納奇服飾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理念。當所有人都說品牌方為王道的時候,陳大福卻用貼牌代工,在茫茫紅海中,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作者:馮力奇【本文為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