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簡書之前,我就是體制內那只快被溫水煮熟的青蛙,對一些現象級變化也失去了敏感。雖然知道自媒體發展迅速,卻從不曾探究這背后發生了什么。我甚至不知道有彭小六,不知道寫作能如此快速地改變一個人,不知道有這么多人迫切地想以寫作改變自己。
這些天通過大量閱讀簡友的文章,知道了有人想通過寫作走向財富自由,有人想實現一直以來的文學夢想,有人想把寫作當作職業,也有人只是把寫作當作一種釋放和消遣。無論懷惴怎樣的想法走上寫作之路,我想他們的心中總有一個方向,也都有自己想達到的目標。
有目標才會有抵達。借用一句名人的話:“有目標的寫作是航行,沒有目標的寫作是流浪”。我已窺見了自由寫作的門徑,卻還算不上走進了寫作的大門。我覺得,在還沒有確定真正的寫作方向和目標之前,哪怕日更500也好,日更1000也好,都還算不上在寫作,都是在為未來的寫作做準備而已。
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先有目標才能確定工作。有了目標,才知道應該選擇走怎樣的路。試想:你想幾年內出版一部長篇小說,與幾年內運營成功的自媒體平臺,雖然都是寫作,可走的是一樣的路嗎?
看來,是要及早明確自己的寫作方向和目標。這個目標越清晰、明確,行動就越堅定、高效。而且,目標確定得越早,就能避免越多的無效努力,就會圍繞達成目標凝聚和積累更多的力量。
曾經與朋友討論過這樣的話題,雖然別人的成功很令人振奮,但并不一定值得你去效仿,要想一下這樣的成功能不能被復制。
你只看到村上春樹29歲才開始寫小說,第一部小說就一鳴驚人,還獲得了日本群像新人獎。于是你想,我可比他年輕呢!可你知道他是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戲劇專業畢業的嗎?你知道他在學校時就經常在校刊上發表文章,還翻譯自己喜歡的美國驚悚小說嗎?且不說天賦,如果你要以他為成功的模板,先想想還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達到人家29歲前的積累。
你看到這么多自媒體平臺和寫作逆襲者取得輝煌的成功,尤其羨慕彭小六們這樣的快速成名,你覺得你也能行。可你想過沒有,除卻天賦和努力,他們還恰逢站到了一個人人渴望知識快速迭代的風口。雖不能說,你已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可你真的以為沒有專業背景的積累,僅憑參加一些寫作訓練營、知識管理訓練營,就能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嗎?
千萬不要認為我在打擊你的信心。相反,如果你對寫作足夠熱愛和自信,這應該更加激起你的斗志。從道理上講,一切成功皆有可能。目標本身無所謂高低,關鍵是看你能不能付出相匹配的努力。從現實來講,確定目標之前,還是應該想想,自己有什么專業背景,之前已有哪些積累?接下來,能夠做出哪些努力,會有多少時間用于寫作?可以借助的資源和平臺有哪些?甚至,要考慮能在工作、生活方面做出哪些犧牲?“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誰都懂,但大多數人還是兩邊都放不下。
沒有量化和分解的目標,其實只能叫愿景。就象你只想過在寫小說或者自媒體運營方面取得成功,卻從沒想過如何去實現這個愿景,從沒規劃過具體的路徑和打算。你每天也在不停地寫,但你關注的只是今天又得了多少個贊而已。至于自己寫的是什么,是不是在向著愿景努力,倒是放在了其次。你并沒有打通眼前努力和長遠目標間的通道。
一個清晰具體的目標應具備“SMART原則”,即具體(Specific)、可量化(Measurable)、可達成(Achievable)、與愿景相關(Relevant)和時間限制(Time-bound)。每一個長期目標,都應該是中期目標的集合;每一個中期目標,都應是短期目標的集合。
當然,目標計劃的制定也是一門大學問,不是本文探討的內容。短期目標,無非就是一項項可以具體完成的工作。從理論上說,只要目標計劃切實可行,我們只要完美完成了眼前的每一個具體事項,都一定會達成長期目標,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寫作愿景。
因此,我們要做“行動派”,更要做“目標引領下的行動派”。要完美執行既定目標計劃,定期對每個階段目標的執行情況復盤總結,既要保證目標完成,也要避免無效努力。當然,如果在目標執行過程中,發現確實另有真愛,也可以對目標進行修訂。劍走偏鋒、無心插柳取得成功的情形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機會遇到了也不能放棄。但說到底,只有向著目標的努力,才是有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