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在鄭州愛好者越野俱樂部門口經過,看在眼里印在心里的幾臺越野車撩撥開我十年越野之路。雖偶有忐忑跌宕、漫遙辛苦,卻沒遇到真正意義上的危險,更牽涉不著“生死”二字。直到耗時16小時,穿越了我久盼的獨庫公路后,至今心情不能平復。那山脊雪舌上的側滑,那轟然間砸在車邊的巨石,每每想起,心臟都如同那匹被餓狼啃食的小馬一樣痛楚。美和險,僅一線之隔;生與死,就一念之差。
穿越前篇
一切都得從阿里出發那天早上說起,正是因為一萬種的機緣巧合,才一步步走上這條沒有通車的獨庫公路。
428結束后的車隊在獅泉河遇到一個問題,原路折回拉薩,快則兩天慢則三天;向北開往新疆烏魯木齊,快則三天慢則四天。但是,隊伍里包括我在內已經有幾個人出現了感冒癥狀,原路回拉薩顯然不太適合。而向北烏魯木齊,一天就可以下降到海拔只有幾百米的新疆葉城。
經過商量,按照各組人員意愿分成兩組:一組原路返回拉薩,一組殺奔新疆。
1100公里的阿里——葉城,五千米以上的達坂有近十座,從上午九點出發,整整歷時19個小時才抵達葉城。途中唯一可以休息的地點就是三十里營房,招待條件差不說,海拔還有將近四千。所有的所有,逼著我們一條道悶到黑,馬不停蹄到葉城。
葉城的故事
進入葉城時,我們人困馬乏,即便這樣,仍是迫不及待的洗了一個痛快澡。整整二十天呆在高原上,洗不敢洗,泡不敢泡,覺得自己都快發臭了。足足睡了一個日上三竿,醒來時候正好到了午飯時間。
葉城,我第一次來的南疆城市。凌晨進葉城時,眾人被滿目的霓虹差點閃瞎了雙眼,不約而同的說:“大城市啊!”所以說,在西藏呆久了,小縣城都是大都市。人如果能把自己所有要求降低,會幸福很多。
另外三臺車要穿越塔克拉瑪干,早上告別分手。愛干凈的閣老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洗車。找來找去,在一條巷子深處找到了一家洗車店。多次來新疆,看著附近土墻平房花鐵門就知道我們來到了維族區。總感覺各方面都怪怪的,滿街硬是沒看到一個漢族人,連洗車的小妹小弟都是維族。大環境如此尷尬,不由我們也多了些許緊張。沒一會兒,一個維族警察站在我們旁邊,一直陪我們洗完車看我們離開。
直到喀什,才聽說了葉城前幾天剛剛發生的一些事,一些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事。不由的一身冷汗,感覺在葉城洗車吃飯簡直成了一種歷險。還好,只是扎了我們的輪胎......
到了葉城,有件事我必須要做。2007年和2013年,宏哥兩度來到新鄉相聚,再三邀請小飛哥和我去喀什。時光荏苒,七年都沒能到喀什看看大哥,這就是冥冥中往獨庫公路又夸了一步。
葉城——喀什中間要過一個小鎮叫英吉沙,知道這里的人都會想到著名的英吉沙小刀。早在兒時,就曾聽說過這里,后來大了,一個從新疆回來的友人送了一把小刀,上面赫然刻著“英吉沙手工小刀”。所以,當我們看見英吉沙的出口時,很自然便下了道。檢查站的維族警官很詫異的問:“這么亂,你們也要下來玩?”
賣刀的阿卜杜拉大爺可不這么想,他看到我們異常高興,尤其是付錢的時候。一樣樣,一把把的珍藏級小刀擺在我們面前,那種架勢讓我覺得仿佛是從后屋拉出了他所有心愛的女兒。跟阿卜杜拉閑聊,得知現在來英吉沙的外地客人很少,起先熱鬧的手工刀市場現在已經絕大部分關門歇業,只有他家是自己房子,負擔不大才可以勉強維持。個別人破壞安定團結,禍害了四方百姓啊!
再見宏哥,依舊神采奕奕。我總是和宏哥開玩笑,如果遇到維族壞人襲擊,肯定繞過你來找我,當你是自己人。
宏哥帶我們品嘗當地一種維族美食:缸子肉。在到處堵車的喀什城里繞來繞去,終于找到這家飯店。還沒下車,就聞到了香味,一眼便看到了滿滿當當的大茶缸。我猜,里面就是肉,所以叫缸子肉。果然,我猜對了。
缸子肉是清湯燉的羊肉,因為羊肉選料極好,加上長時間爐上文火慢燉,所以湯水清澈淡香不膩。配上新烤的營養油馕,頗有西安泡饃的感覺,但是較泡饃更加入味,過癮!
抵達庫車,見到等待多時的坦克、朱哥、二佳等兄弟,在當地著名的金剛烤肉品嘗架子肉。從寒冷的高原下來,感受到這個夏天的第一陣夜風,幾杯伊犁老窖入口漸漸到了佳境。可憐閣老,吃了一碗酸奶后困的在車上睡到深夜,一直等我們聊完。
席間,大家對我們即將穿行的獨庫公路有不同意見。沒人能夠確定獨庫公路是否已經通車,甚至包括庫車的交警都無法說明。方向已定,心也定了,出發獨庫公路!
出發獨庫
獨庫公路的意義不僅僅是險峻和美麗,更重要的是便捷性,與選擇其他路線想比,將少走七百到九百公里,接近一天的路程。
出了庫車,一路上是著名的新疆雅丹地貌。風化的魔力把山體雕刻成千奇百怪的造型,新疆境內多處魔鬼城就由此得來。
漸漸前行,進入美麗的天山大峽谷區域,風景突變,左右兩側懸崖韌立,雄偉磅礴。
隨著山勢漸高,原始植被茂盛起來,大小龍池兩個高山湖泊像兩面碧綠的鏡子點綴在群山之中。風景大道,由此開始。
接近巴音布魯克時,牧民漸多。倆個騎馬的蒙古族小伙趕著羊群在公路中間轉場,且絲毫沒有避讓車輛的意思。崇尚紳士文化的閣老連喇叭都不舍得按,我們的牧馬人變成牧羊人跟在羊群后蝸行,直到一臺當地的奧德賽橫沖直撞的沖開羊群,我們才得以尾隨而過。看著牧羊人溫怒的眼神,竟然覺得有些愧疚。
一直很納悶,為什么像巴音布魯克、喀納斯這樣肥美的牧場是蒙古族或哈薩克族的家鄉,而四周荒涼偏僻的戈壁沙漠則是維吾爾族地盤。
跟閣老辯論一路最終的結果是兩條:維吾爾族是以農業為主的民族,而哈薩克和蒙古族是以牧業為主,所以各取所需。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臆想的,如果沖撞了歷史,恕我們無知,走路的民族永遠打不過騎馬的民族!
未完待續:
獨庫公路16小時生死歷險紀實(下)
獨庫驚魂!
行咖之王青
我是行咖王青,越野e族主編、GettyImages華蓋創意/中國視覺簽約攝影師、中國攝影師協會終身會員、中國攝影師協會簽約攝影師、中國第一越野文化自媒體(青視界)創始人。一個愛車愛自駕的攝影師,一個喜歡用鏡頭和文字記錄旅途的車友,一個迷戀在路上的行者。國內外自駕游行程數達百萬公里,完成駕駛汽車和摩托車穿越澳大利亞、意大利、外蒙古、尼泊爾、東南亞及中國各個省市景區、無人區、沙漠、山川湖泊。多次以賽手、領航、賽道設計和攝影報道身份參加國內外賽事汽車賽事活動上千場次。
我是王青,在【行咖】等著你!
—————————————————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平凡中的不平凡。緣聚自由精神,人文情懷的自駕車友大咖,分享他們的旅途故事及心情感悟。讓行咖的每一份精彩與我們在路上相遇,一起前行。
更多行咖在路上請打開微信>添加朋友>搜索:行咖在路上或xingka007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