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書香校園的十個小創意
一、循環讀書節
小學傳統的讀書節要么主題單調,學生乏味;要么主題重復,學生不感興趣;要么因年齡跨度大,某些年級淪落為陪襯、看客。鑒于此筆者特推出循環讀書節的小創意。所謂循環讀書節指的是以年級為單位,每個年級一個主題,比如一年級童謠節;二年級童話節;三年級故事節;四年級國學節;五年級名著節;六年級名家節。
好處:照顧到了年齡段,雖然每個年級的主題相同,但對于每屆孩子來說又是新鮮的,每個孩子在小學六年就會度渡過六個個性的讀書節。另外對學校來說,對每個主題內容都不是零起步,都是在原來基礎上不斷豐富、補充、拓展、提升,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籌劃壓力,同時又提升了讀書節的品位。
二、為學生量身定制閱讀方案
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提出的為學生量身定制閱讀方案的建議值得借鑒、推廣。 盡管現在出現了許多中小學生的閱讀書目,但貝體到某一位學生,真正理清自已的閱讀思路,明確自已眼前的閱讀計劃,也并不是一件簡單事情。 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閱讀基礎以及未來發展的需要,為其私人量身定制個性化的閱讀方案就非常必要。 量身定制的個性化的閱讀方案必須在師生互動中形成,老師在與學生充分溝通、了解的基礎上,與之共同擬定。 方案一般包括:本人閱讀現狀的分析,閱讀習慣的優勢與問題的解剖,近期與長期閱讀計劃,閱讀達成目標及注意的問題等。
在量身定制個性化方案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就可以通過歸類的方式,形成貝有一定規律的適合某類學生的閱讀方案。
三、圖書漂流
圖書漂流指的是在學期初,全校師生將自己讀過的并認為最有佳值一本書,在扉頁上寫上推薦理由,贈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閱讀后寫上讀后感,像這樣依次讓這本書漂流下去。期未評選最佳推存圖書及優秀讀后感撰寫者。
附圖 書 漂 流 卡
圖書漂流又正式啟航了,歡迎師生們踴躍加入圖書漂流團隊。 本書因為有_________同學捐贈,才有了此次'奇遇' 記,你才有機會讀到這本有價值的書。因此你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虔 誠的聽一聽原圖書主人對你說的一段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閱讀完后,請不要忘記留下你的名字及讀后感言圖書漂流活動受益小讀者簽名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讀書成長手冊》
本著“一個人閱讀史就是一個人心靈成長史”的理念,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及記錄閱讀成長足跡,特推出每期讓學生編撰一本記錄自己心靈成長的自傳體讀書筆記《讀書成長手冊》。 《讀書成長手冊》欄目設計簡介:1、同學們,我想對你說:以書信形式向學生介紹讀書及堅持記讀書筆記對自己精神成長的價值。 2、我的天地我妝扮:讓學生為自已的讀書筆記起一個詩意名字并配上個性風格的插圖。3、閱讀留影:選一張自已讀書靚照粘貼在“此時我最美麗”欄目處。 4、讀書宣言:學校倡議的文采飛揚的讀書宣言。5、閱讀標尺:依據課標研發的低、中、高三段閱讀書目、數量及閱讀素養目標。6、我的讀書明信片:如筆名、書友,喜愛的讀書名言、作家、人物、書目等。7、學期讀書計劃。 8、周讀書筆記:如故事梗概、人物評價、續寫故事、好書推存,自由摘抄、積累大本營等。9、小驛站:閱讀感悟、自我反思、同伴鼓勵、師長評價、父母囑托等。10、假日閱讀:個性化的閱讀日志。11、期未大盤點:閱讀書目一覽表、獲獎情況一覽表、剪報集錦、優秀讀書征文薈萃等。12、閱讀積累套餐:中小學生必背誦古詩詞、讀書各言選錄、成語分類集綿、常用彥語、謁后語推薦等。13、版塊跟蹤指導:詳細的使用說明及一一對應的典型案例。 ?
《讀書成長手冊》好處:每年孩子自己寫一本書,很有成就感;六年積累下來,就是一幅完整孩子童年心靈成長史,是童年生活活檔案。就單純從語文角度說,實現了“課內外一體、讀寫一體化、我手寫我心的”大閱讀目標。
五、班級數字圖書角
農村中小學因條限制無法購置圖書柜,既使購置圖書柜學生查閱也極不方便,為此筆者特推出班級數字圖書角的小創意。 班級數字圖書角設想:班級圖書讓本班全體學生分散保存,墻壁上只要張貼“圖書目錄編號、保存人”一個數子表格即可。學生借閱時,可先從數字圖書角查閱書目,再向保存人借閱,閱讀后歸還。 好處:解決了圖書柜問題;方便了查閱;破解了讀書保存、管理問題;利于生生溝通讀書心得。
六、童話人物蒙古包(亭)、讀書小閣樓 為了調動小學生讀書興趣,有條件學校可創意設計校園文化景觀——童話人物包、讀書小閣樓。 童話人物蒙古包(亭):將
中外著各童話故事中主人公以塑像形式分類建立在一個個蒙古包(亭)中,四周配置愜意舒適的椅登及與之有關圖書,閱讀完后可與相關人物合影。
讀書小閣樓:仿照少數民族小竹閣樓樣式在校園適當位置建立讀書小閣樓,小閣樓從下到上每層依次放置不同層次圖書一一分級分區閱讀。每學期定期開展閱讀考級活動,學生持考級證書在不同層次閱讀。 好處:符合兒童年齡、心理特征,能刺激調動學生閱讀興趣;實現了情景閱讀、分級閱讀;為打造書香校園及校園文化建設又開避了一個新的視域。
七、書香家庭創建及親子閱讀擂臺賽
書香家庭的創建:創建書香校園是中小學追求的辦學特色之一,旨在以閱讀為載體,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我們的倡議是: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品味書香,成就人生。新學年各校可通過“小手拉大手,讀書進千家”活動,將爭創書香校園提升、拓展到評選書香家庭、書香社區,進而實現家庭、社區成為學校讀書活動的支持者、宣傳者、參與者和建設者。為此,筆者特擬定了如下的《書香家庭評選細則》。
附書香家庭評選細則:
1、為孩子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家庭讀書環境,小書屋 “四個一”建設達標(四個一指的是一間小書房或小書角、一個小書柜或小書架;一張小書桌、一盞臺燈)。2、購置了一定數量的適合孩子閱讀的課外讀物:家庭藏書至少有50冊;每年購買新書不少于6冊;至少訂有一種報刊。3、家長和孩子能共同擬訂詳細的讀書計劃,互相監督,按計劃實施。4、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實際情況,制定親子共讀計劃;寒暑假每周親子共讀時間不少于2小時,督導孩子每天的閱讀時間不低于30分鐘;確保讀書數量在班內、年級內名列前茅。5、利用周末時間或其他休息時間,帶孩子一道去書店或圖書館買書、看書,讓讀書成為一種休閑時尚。6、家庭中經常開展家庭讀書報告會,討論交流各自的讀書心得和讀書方法,教孩子學會讀書。7、家長要引導和教育孩子讀自己喜歡的書,讀好書、看名著,廣泛涉獵各種類型的書籍。8、家長要思考用各種方法提高孩子的讀書興趣,用高雅文化占領孩子的心靈。9、鼓勵和引導孩子寫出讀書筆記或讀書摘錄,鼓勵孩子在閱讀中思考人生、思考世界,鼓勵孩子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見解。10、鼓勵孩子參加各類讀書征文、競賽,積極向各類報刊、雜志投稿。
書香家庭每年評選一次,聯合居委會給獲獎家庭予授牌表障。 親子閱讀擂臺賽的創意:1、學期初,學校向家庭推薦親子閱讀書目及各自自由閱讀書目;2、父母與孩子一道協商制定親子閱讀計劃;3、按計劃籌劃實施一次家庭閱讀荼話會,可邀請親朋好友參加;4、完成同讀一本書家長、孩子各自讀后感,并參加校級交流;5、書香家庭獲得者可以不經過初賽直接進入親子閱讀擂臺賽決賽。6、父母與孩子一道組成小組參賽,決出本屆擂主,頒發價值一千元的購書卡。
八、課外閱讀“七色晉級”評價
七色晉級”級別分別為赤、橙黃、綠、青、藍、紫,共七級,達到相應的閱讀指標即可參加閱讀晉級。
實施方案:1、考級前應上交課外閱讀手冊,由組委會委托語文教師審核課外閱讀量、讀書摘錄卡,達到要求的就可以參加學校的晉級考試。2、如果閱讀量達到了高一級的要求,可申請越級考試,不必參加低一級的考試。3、書目以學校推薦的書目為主,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自己喜愛的書籍。4、每學期組織兩次閱讀考級。有學生本人向校讀書考級組委會提出考級申請,然后參加統一考試。5、通過學校的課外閱讀考級,頒發相應級別的課外閱讀考級證書。6、考試形式以口頭和筆試向結合,從第五級起將增加閱讀速度測試。第五級學生應達到的閱讀速度是每分鐘600字以上,第六級學生應達到的閱讀速度是每分鐘閱讀1000字以上,第七級學生應達到的閱讀速度是每分鐘閱讀1200字以上。7、申請七級考試的學生必須提交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名著研讀報告”(或讀后感)。在讀后感中能較為充分的闡述自己對作品中人物、事件的獨特見解。
九、 課外閱讀五星級評價
課外閱讀五星級評價實施方案:星級名稱:1、興趣態度星;2、習慣方法星;3、精讀積累星;4、誦讀博覽星;5、運用感悟星。
星級考核細則:1、興趣態度星:熱愛閱讀,每次到圖書館能靜下心來專心讀書,并遵守圖書館一切規章制度,評均每天能堅持半小時以上的。(圖書管理員評價); 2、習慣方法星:除了班級規定的閱讀時間,每天能自覺的到圖書館閱讀,利用合理的方法,讀完整的書籍,需要查閱資料的,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查閱,每月來圖書館次數不少于15次。(一天算一次)、(已建立學生閱讀檔案,圖書管理員進行檢查);3、精讀積累星:會搜集整理閱讀資料,認真完成《讀書成長手冊》的填寫,特別在“讀后感想”“續寫故事”欄目里,能體現出自己的特色和創意。(語文教研組檢查);4、誦讀博覽星:按學校要求,圓滿完成本月所規定的古詩詞背誦、國學經典誦讀任務;教師把閱讀激情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充滿激情的完成本班級必讀書目,閱讀字數三、四年級不低于6萬字,五、六年級不低于10萬字。專題閱讀使學生能夠理解5篇文章。(語文教研組和圖書管理員檢查)5、運用感悟星:勇于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項讀書活動,在讀書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已獲得班級獎和校級獎:在學校文學社不斷有作品發表:平時的口語交際和寫作有明顯起色的。
十、“雙十策略”助推課外閱讀課程化
課外閱讀的十大主張:1、課外閱讀應從小學一年級抓起,應從入學的第一天抓起,畢業班應將課外閱讀進行到底。2、課外閱讀的根本出路是盡快實現閱讀課程化。3、共讀的氛圍是閱讀興趣的催產素;課外閱讀書籍的推薦既要滿足學生興趣又要符合學生閱讀最近發展區的原則。4、學生閱讀素養的培養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事;要樹立大閱讀、立體閱讀觀。要讓學生繼承傳統文化精髓——古詩詞、國學經典;要讓學生讀社會這本無字的書;要探索其它學科比如英語的閱讀。閱讀的主張:國學素讀、課內海量閱讀、課外分級閱讀。5、要重視課外閱讀課程、評價、監管、保障、彰顯體系構建。6、教師指導課外閱讀能力與學生閱讀效率呈正相關;班級讀書交流會的質量,是衡量“師生共讀整本書”活動成效的重要標尺。7、閱讀習慣的形成需要誘導、強制、重復練習,直至形成習慣為止;糾正一個壞的讀書習慣比養成一個好的讀書習慣更費勁;要充分利用節假日、星期天學生黃金閱讀時間。8、要注重書香班級——書香校園——書香家庭——書香社區鏈條的拓展與輻射。9、課內外整合的主題閱讀模式是解決教師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的突破口。10、閱讀文化是學校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書香校園的營造,需要智慧,更需要行動!一般人不讀書是習慣問題,教師不讀書則是品質問題。
推行課外閱讀課程化的十條措施:1、創設讀書的濃厚氛圍和營造讀書的軟環境。2、從抓教師讀書開始,進而感染學生讀書。3、出臺實新學校課外閱讀實施方案,對學生六年課外閱讀進行了統籌規劃,實施了分級、分段、分層次評價。4、舉辦校園讀書節、開展“建設讀書型班級,做讀書型學生”主題活動、嘗試師生同讀、圖書漂流、懸賞閱讀、幫弟弟妹妹讀本書等新的讀書形式。5、在調查學生期待視野與閱讀興趣的基礎上,讓必讀書目、推薦書目、自讀書目構成了完整的鏈條,互為補充,相輔相成。6、協調好學校規定時間與學生自讀時間的關系;充實、更新了書香苑存書,建設了班級圖書角。7、在開設閱讀指導課的基礎上,開設了閱讀經驗交流、閱讀匯報課。8、舉辦故事會、手抄報、散文名篇誦讀、優秀讀后感展示、適用閱讀筆記展評等評比活動。9、在實施讀書爭章、閱讀考級等的基礎上,設立讀書綜合獎——讀書三學士,讀書單項獎——讀書筆記優秀獎、讀書面最廣獎、閱數量、書目最多獎、讀書認真、感悟精彩獎,讀書進步獎。10、寒暑假開展“我與爸爸、媽媽同讀一本書”的活動,并向家長發出《親子讀書倡議書》并監督執行,在此基礎上評選書香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