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樂理基礎
1.1 樂音常識
1.1.1 節奏與節拍
節奏與節拍在音樂中,永遠是同時并存,并以長短、強弱及其相互關系的固定性和準確性來組織音樂。
有強有弱的相同的時間片段,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環重復,就叫做節拍。
用強弱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系,就叫做節奏。
打個比喻,節拍就好像列隊進行中整齊的步伐,節奏就好像千變萬化的鼓點。
節拍中的每一時間片段,叫做單位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拍”。
在節拍的每一循環中,只有一個強音時,帶強音的單位拍,就叫做強拍;不帶強音的單位拍,就叫做弱拍;不止一個強音時,其他帶強音的單位拍,叫次強拍。
1.1.2 拍子與拍號
節拍的單位拍用固定的音符來代表,就叫做拍子。
表示拍子的記號,就叫做拍號。
拍號用分數的形式來標記——分子表示節拍的每一循環中有幾拍;分母表示以什么樣的音符為一拍。
1.1.3 拍子詳解
由于單位拍的數目、強音位置以及強弱關系的不同,拍子被分為許多種。
這節課只介紹其中較簡單的兩種。
實心圓:強拍;空心圓:弱拍;半實心:次強拍。
① 單拍子
每小節只有兩拍或三拍,也就是只有強拍和弱拍的拍子。
② 復拍子
由相同的單拍子結合而成的拍子。
1.2 五線譜
1.2.1 小節
在樂曲中,由一個強拍到下一個強拍的部分叫做小節。
穿過五線譜使小節分開的垂直線叫做小節線。
小節線永遠作為強拍的標記卸載強拍之前,主要有“實小節線”、“虛小節線”、“雙小節線”之分。
雙小節線又分為兩種:
粗細相同的叫“段落線”,作為樂曲分段的標記。
左細右粗的叫“終止線”,記在樂曲的最后,表示樂曲結束。
1.2.1 附點
附點是記在音符符頭和休止符右邊的小圓點。
一個附點,表示增長原有時值的一半;帶有兩個符頭時,叫雙附點,第二個附點表示增長第一個附點時值的一半,如下:
1.3.2 音程
在樂音體系中,兩個音之間的高低關系,叫做音程。
在音程中,高的音,叫做上方音;低的音,叫做下方音(根音)。
音程中兩個音先后發聲,叫做旋律音程;同時發聲,叫做和聲音程。
音程的名稱是由音程的“度數”和“音數”兩方面共同制定的。
度數就是音程在五線譜上所包括的線與間的數目,如C-E是三度。
音數這里暫不做講解。
2. 鋼琴練習
2.1 指法進階
這節重點是和聲音程的彈奏,注意多指同時彈奏的協調性和準確性。
2.2 彈奏練習
2.2.1 會跳舞的小熊
2.2.2 船歌
賞析:
霍夫曼船歌是德裔法國作曲家雅克·奧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第二幕的一段著名女聲二重唱,歌曲以6/8拍蕩漾的節奏描繪了威尼斯河上迷人的夜景。
意大利著名影片《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曾以《霍夫曼船歌》為配樂,在電影中多次出現,與故事場景相呼應,非常動人,尤其是集中營里深沉悲涼的音樂,使人產生如《辛德勒的名單》中的視聽感受。
以上內容:
曲譜參照課程由個人使用MuseScore軟件制作而成。
文字內容結合課程知識點,參考李重光-《基本樂理通用教材》及網絡資源整理而成。
借此學習記錄,希望督促自己好好練琴的同時,也同更多的朋友分享,一起進步。
如有錯誤,懇請指正;轉載請注明出處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