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如果現在爆發戰爭了,或者出現經濟危機了,大批裁員也好,大批公司倒閉也好,我如何在這個動蕩的社會安生立命?我又可以再去找什么樣的工作?這個問題我一直都沒有想好答案,但我想,如果動蕩突然來臨,來的快到讓每個人都不知所措的話,那么能夠活下來的,一定是那些擁有別人取代不了的、專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技能的人。
? ? ?恰好,這段時間讀了采銅老師的書《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對我來說,采銅老師的書已經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剛好借著自己的問題,寫一個小小的讀后感吧。
? ?《精進》這本書是采銅老師把自己在知乎的回答進行整理和系統加工后的作品。撇開內容不說,書的體系完善,邏輯完整嚴密,這一點從目錄便可窺知一二。這本書一共有七章,對應的主題分別是: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考、努力(才能)和成功。回過頭來看,這七個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是相當明確的,各部分的內容簡單歸納如下:
(1)時間:時間是最重要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時間,學會如何處理與時間的關系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2)選擇:我們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在做著不同的選擇。
(3)行動:做好選擇之后,就要立即開始行動;
(4)學習:行動之同時還要學會如何去不斷優化自己的行動;
(5)思考:學會如何思考,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6)努力(才能):通過不斷提高努力培養自己的優勢,不斷挑戰自己
(7)成功:基于自身的獨特性走向屬于自己的成功
一言以蔽之,規劃好你的時間,做好自己的選擇,馬上采取行動,同時通過學習不斷優化行動,并積極提高自身能力,并形成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長處,最終走向成功。一氣呵成,不得不服采銅老師!
不得不說,這本書給我帶了很多的啟發,也改觀了我之前的一些錯誤觀念,比如說時間管理,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我也一直癡迷于尋找最好的時間管理辦法(做好時間的規劃,下載記錄時間的APP并保持記錄,盡量控制娛樂時間等),然并卵。采銅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時間管理只是“技術層面的解決”,而忽略了根源:我們因快而痛苦,而時間管理卻教我們如何更快。是的,我們這個社會運轉的太快,它推著你我不停地往前走,你走慢了就有人要超過你,我們一直都想更快。但事實往往與我們想的不一樣,一般而言,完成一件事情的復雜程度要超出我們的預期(侯世達定律,可參考書中P26)。而且,更精細地切割時間會讓你主觀上感覺時間依然不夠用,更加心力憔悴。科學的時間態度應該是有快有慢:工作要快、生活要慢。就像一首音樂、一首歌曲,有高潮也有低潮,但如果每一句你都要唱高潮,豈不是很累?每天花一點時間去“面壁”,傾聽只屬于自己的聲音,試著讓自己的生活慢一些。
類似的啟發和體會還有很多,我把一些對我自己啟發性比較強的摘出來了:
(1)時間:用鄭重的態度對待時間,平衡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視角;做一個關于自己的五年規劃(遠期未來+近期未來的結合);審視事情的長期價值,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把握事情的節奏,學會如何切換時間的速度;嘗試保持一項長期的愛好,提高時間使用的深度。
(2)選擇:高標準才有更好的選擇,以人生最高目標為第一原則;成長性心智的重要性(意識到人的智力和才能可以通過后天努力和訓練獲得提高);新的思維框架(目標懸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精細化思考、重新定義問題、因素窮舉。
(3)行動:現在就是行動的最好時機,因為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準備好;多線程任務工作的關鍵(尋找核心思考區間,并對不同認知類型的任務進行分層處理);復盤(行動——反饋——思考——再行動——再反饋——再思考的循環)
(4)學習:提問是學習最好的向導(要學會主動建構知識,而不是被動吸收);不做信息的搬運工(學會對信息的解碼,信息——評價——解析);學習是深度和廣度的結合;不要只重視結論、歸納和類似,還要重視過程、拓展和不同;你所掌握的知識并不取決于你記憶了多少,而關鍵在于你能調用多少知識;把知識當成一項技能來操練(寫作式操練、游戲式和設計式)
(5)思考:簡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精選消息源、不追逐流行、重信息輕評論來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培養簡潔的表達能力(濃縮和模式化);思考具象化(思維導圖、結構圖等);周密思考的方法(簡單矩陣和清單窮舉)。
(6)努力:成長性心智的重要性,注重啟發式提問(再次強調成長性心智的重要性);一定要培養屬于自己的優勢(利用優勢工作,通過合作平衡自身劣勢);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一件事100分,其余的事情80分即可);懂得舍棄,專注才是最珍貴的;杠鈴策略(二八開);為自己設計挑戰,增加學習難度;不痛苦地堅持(被動變主動)。
(7)成功:做一個主動探索的學習者;反饋分析法;正確認識問題并獨立思考,不帶偏見的引入新信息,提出假設和模型,修正,細節,方案,循環;構建屬于自己的獨特知識體系(現實世界中思考理論問題+理論世界中思考現實問題);只有獨一無二才能不可取代(在什么問題上你與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主流社會容易貼標簽,不要刻意追求社會認同;去做酷的事情(懷疑理所當然的生活)。
這真的是一本干貨滿滿的書,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可以歸為兩點:1、學會提問并思考;2、要有一技之長。這將是我未來兩年、甚至五年的作戰方針。
最后,強烈推薦大家一定要認真看一遍!多看幾遍!回頭抽空再看一遍。
不說了,整理公告去了,以書中的一句話結尾:人生是持續而反復的構造,不要讓既有的身份阻礙了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