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愛情】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深宮愛戀

原標題: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清世祖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是一個在民間被反復提及的皇帝,關于他和董鄂妃的愛情故事被傳為美談。關于他的性格,歷來眾說紛紜。各種書籍對順治帝性格的描述有很多,有的夸它,有的貶它。夸他的說他天真爽朗、聰明好學、任人唯賢、善良多情,貶他的說他敏感多疑、冷酷殘暴、奢侈專斷。

不管哪一種說法都不是空穴來風,順治帝的確就是這么一個性格復雜的人——或者可以換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隨性。一切由心,敢愛敢恨。對于自己所厭惡的人,順治帝毫不留情;對于自己所欣賞的人,順治帝推心置腹;而對于自己所愛的人,順治帝恨不得掏出自己的心。對于董鄂妃,他用他的全部生命去愛,愛得毫無保留。這樣的專情和無所顧忌,根本不像是一個皇帝。

順治帝少年即位,先受制于多爾袞,后受制于孝莊太后,一言一行都沒有絕對的自由。他性格爛漫,崇尚自由,各種各有的規矩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困于深宮,寂寞得要發狂。如果沒有遇見董鄂妃,順治帝也許會像后來的同治帝一樣,拋開大政放浪形骸,最終落得罵名。可他要幸運得多,他遇到了自己的愛人,過上了想要的生活,雖然不久就結束了。在他24年的短暫人生中,只有和董鄂妃生活的6年才能算是人,一個真正的人。而一旦董鄂妃離去,世間就再也沒有他留戀的了。

一.少年天子 ? ?橫奪佳人

清太宗皇太極死后,他的弟弟多爾袞和長子豪格為了爭奪皇位劍拔弩張,由于孝莊太后的調和,最終多爾袞提出立皇太極的第九子,6歲的愛新覺羅·福臨為皇帝。

中國歷史上的權臣在還不想篡權奪位的時候都喜歡立幼主,因為他們覺得小孩子容易控制,是做傀儡的絕佳人選。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毫無征兆地,福臨坐到了龍椅上,成為大清入關后的第一位皇帝。雖說福臨還不能親政,也沒有實權,但好歹還有母親孝莊太后在。加上剛入關,時局不穩,多爾袞也不敢太放肆。比起周赧王、漢獻帝、唐文宗,福臨的日子要好很多。

彼時攝政王多爾袞獨攬大權,儼然以朝中第一人自居,朝野上下莫敢不服。換做一般的皇帝,只有乖乖地服從保命了。可福臨不一樣,他骨子里有一股不服的勁,處處跟多爾袞對著干,即使他知道他的反對并不會起什么作用。福臨堅持“兩個凡是”原則,凡是多爾袞說好的他都說不好,凡是多爾袞贊成的他都反對,這讓多爾袞很是頭疼。可當多爾袞要動真格時,福臨又對他畢恭畢敬了,言稱都是為了江山社稷,只是政見不合罷了。多爾袞礙于孝莊太后,又不好報復。倒是孝莊太后常常警告福臨,讓他不要玩火,這讓福臨很是厭煩。

福臨即位7年后,多爾袞打獵墜馬受傷,加上舊疾復發,不久就病逝了。這位明末清初叱咤風云的人物最終也沒有敵得過命運,和東晉的桓溫一樣,還沒來得及篡位奪權就先死了。這不得不讓人感慨:干多大的事業有屁用,有命享受才行啊!

多爾袞一死,福臨十分悲痛地為其操辦葬禮,然后就露出了真面目。他授意蘇克薩哈等告多爾袞曾“謀篡大位”,接著墻倒眾人推,滿朝文武開始歷數多爾袞的罪狀。福臨心里很開心,但臉上卻裝出一副驚訝的表情,他削去多爾袞的爵位,沒收家產,又把剛下葬的多爾袞拖出來鞭尸!太狠,太絕,太有個性!這個人表達愛恨的方式,根本就不像一個皇帝!

順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日,14歲的福臨開始親政,但是孝莊太后仍時不時地用祖宗家法來制約他,他說到底還沒有徹底的自由。

朝政是穩定了,福臨也不小了,他的婚事自然被提上了日程。早在多爾袞當政的時候,他就和孝莊太后商議給福臨定了娃娃親。這年的二月份,蒙古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親自送女兒進京,等待舉行大婚暨皇后冊封大典。福臨對這樁婚事非常不爽,一來這女人是多爾袞選的,再好他都不想要;二來他總覺得自己身為天子卻沒有自己選擇皇后的權力,這很不像話。于是福臨先是故意拖延,接著四下活動,請諸王為他到母親那求情,不要這個皇后。以孝莊太后的脾性,怎么可能同意,更別說這是早已訂下的婚事。且此女還是她的侄女。就這樣,在這年八月份,皇帝大婚和冊立皇后大典同時舉行,朝野喜慶,可福臨卻板著臉。

我沒有權力不娶你,可我卻有權力冷落你,這就是福臨的反抗。對于這位新皇后,福臨十分不待見,基本是不理不睬,而這位皇后又是做小姐做慣了,一點也不服軟。福臨從大婚那天起就想廢了她,而她也確實很幫忙,做的事完全不符皇后身份。這個女人性格嫉妒,而且喜歡鋪張奢華,這對于封建女子來說是德行大虧,更何況是堂堂國母,所以福臨有了借口廢后。可能是孝莊太后也不忍心看兒子這么糾結,又或許這位皇后確實不怎么樣,她竟同意了。

順治十年,皇后被廢。福臨以為這下輕松了,哪知次年母親又給他物色了位皇后,還是來自蒙古科爾沁部落。福臨千百個不愿意,但也沒辦法,母親先跟你妥協了,現在又送你個美女,你做兒子的不能不給面子。老樣子,福臨只有冷暴力對待了,還動不動以服侍太后不勤快批評皇后,這位皇后很是委屈可憐,而福臨心中更是孤寂。

福臨很有點自暴自棄,朝政干脆不大理,每日只喜歡和弟弟博穆博果爾在一起游獵。對于立后之事,他雖不服,但沒有底氣。廢了這個皇后,母后還會給他挑選另外的皇后,除非他自己先找到合適的人選。他在等他的愛人出現。

博果兒比福臨小三歲,一樣的翩翩少年,意氣風發。他的母親大貴妃向來與孝莊太后不合,但是這哥倆卻好得很。福臨的為人前面說過,從不避喜惡,對弟弟那是相當好,而博果兒年紀輕輕也不會在意什么君臣尊卑,什么小心思都跟哥哥說,什么好玩的都和哥哥一起玩,這讓福臨很覺自在。

可是,一個女人的出現讓兄弟之間關系變得微妙起來,福臨心中對這個天真無邪的弟弟充滿了羨慕、憐惜和愧疚。因為他愛上了弟弟的女人,后來他一生的摯愛——董鄂妃。

愛情的萌發沒有理由,沒有征兆的,如果可以選擇,可以思忖,福臨也許會因為手足之情而猶豫,會放棄,可是福臨從看到董鄂妃的第一眼起,心就不屬于自己的,他沒的選。后來他做的一切都是身不由己,他成了愛情的奴隸。他這人做事由著性子,干了很多荒唐事,他從不后悔,可是對于博果兒,他充滿歉意。

可能是兄弟倆策馬歸來的一個黃昏,二人歡笑地聊著,她就那么端莊素雅地出現了,吸引了福臨的全部注意力,直看得如癡如醉。她不算美得傾國傾城,而她的性情福臨也談不上了解,可福臨深知,自己是愛上了眼前這個女子。他深信緣分,他深信她就是自己生命中要尋覓的那個人。有了她,他才能活。而其他的一切,都退居其次了。

當福臨找到董鄂妃表白時,她的所想所為歷史自然不會記載,大抵是非常惶恐。縱然她也對福臨一見鐘情,可是她身為女子,且是已嫁的女子,家規禮法是不容許她奢想的。或許她從福臨的眼神里看出了愛意,可是那又能怎樣呢?縱然你是皇帝,可我不適合你,你也娶不了我,還是把這份情放在心底吧,也許甜蜜,也許苦澀,但總不會傷害誰。可福臨的大膽和執著讓董鄂妃非常震驚,她望著眼前少年皇帝的眼睛,激動、篤定還帶著生怕被拒絕的惶恐,她再也不能壓抑自己的情感,她點點頭,微笑著流淚。

董鄂妃也深愛著福臨,不然的話,就算福臨強行把她擄去,也不會有后來的幸福。再者,如果他們不是兩情相悅,如果不是他們的愛感動了所有人,博果兒怎肯罷休,孝莊太后怎會默許,世俗的言論又怎么會放過他們!這個柔弱的女子為了和愛人在一起而做的努力一點都不比福臨少,她已嫁女的身份注定讓她承受了更多的壓力。可她堅持了下來,因為她相信福臨,相信彼此之間的愛。這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表面沉靜如水,內心熾熱如火,對于心底的愛,可以舍卻一切去追求。

《孝莊秘史》劇照

福臨遇到董鄂妃,從此有了人生的追求,他不再是那個只會說不的倔強孩子,他瞬間覺得自己要做個頂天立地的男人,那樣才可呵護自己的女人。而董鄂妃,與博果兒雖也相處融洽,但終日魂不守舍。感情之事無法強求,她本以為會平淡一生,可老天賜給她一個愛人,改變了她余下的人生。

皇帝愛上了弟弟的老婆,還愛得那么轟轟烈烈,博果兒不會不知。說起來他已經很久沒有與哥哥見面了,他內心是痛苦的,他怎么也不會想到,那個素來什么都讓著自己的哥哥這次會跟他搶,搶的還是他心愛的女人。而他是君,自己是臣,根本無力反抗。最讓他覺得可悲的是,自己的女人愛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

這天,博果兒把福臨請到家中,說是飲酒談天,并無他事。福臨怕面對弟弟,可他還是只身去了。福臨到了博果兒府上,一眼就看見了魂牽夢繞的董鄂妃,心情高興,可旁邊坐著的是憔悴得他幾乎認不出的弟弟博果兒,正獨自飲酒。

“皇位你都坐了,你怎么還要跟我搶?”博果兒莫名地淺笑著,淡淡的說。

若是博果兒言辭激憤,福臨還可以面對,他已經做好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準備,他甚至想過求自己的弟弟。可博果兒如此平靜,讓他不知所措。他走到博果兒身邊坐下,幾次欲言又止。

“皇兄在此,你還不滿酒!”博果兒粗聲對董鄂妃吼道,發泄心中的不滿。

福臨甚為不快,可也無奈何,而董鄂妃只是默默地過來斟酒。可就在她走過來的一剎那,福臨看到愛人臉上的淤青,一下子怒火中燒。

“博果兒,你有什么怨氣沖我來,對一個女人動粗,算什么能耐!”福臨站起來,大聲斥道。

“心疼了?我看你們真是般配。你要就明說啊,一個女人而已,送給皇兄就是,何必那般下作呢!”博果兒仍是淡淡地。

“你混賬!”福臨一腳踢翻酒案,抓起博果兒,對著臉就是重重的一拳。他抓住一旁錯愕的董鄂妃,甩袖而去。董鄂妃沒想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離開,她對博果兒充滿了愧意,可她也看到了福臨的愛,她無法拒絕。她閉上了眼,把自己交給了愛人。

而博果兒,一人怔在原地。死一般的寂靜后,是他瘋狂帶淚的苦笑。

二、紅袖添香 ? ?情意綿長

順治十三年七月,福臨攜董鄂妃進宮,木已成舟,孝莊太后無奈默許。八月,襄親王博果兒死,死因不詳。禮部建議八月十九日舉行冊妃典禮,可福臨因為博果兒的死不能平靜,下令延遲。對于博果兒,這對愛人已經不僅是歉意了,而是深深的自責,甚至有些恨自己,這讓他們后來的生活一直蒙著一層憂郁的陰影。

從來新人勝舊人,喜事忘喪事,福臨很快就沉浸在得到愛人的幸福中了。八月二十二日,立董鄂妃為賢妃。這一天,福臨派人祭奠博果兒。到了九月二十八日,福臨就忍不住提升愛人的品階,擬立董鄂妃為皇貴妃。在三天前,他也沒忘了祭奠博果兒。

這年十二月,福臨正式冊立董鄂妃為皇貴妃,并且下詔書詔告天下,且大赦天下。縱觀清朝歷史,因冊立皇貴妃而大赦天下的僅此一次。皇貴妃的地位僅次于皇后,要不是孝莊皇后攔著,福臨很可能一鼓作氣立董鄂妃為皇后。可對于董鄂妃來說,這些虛名她從來都不在乎,她心中所想,是如何做一個好妻子,好媳婦。這年,福臨19歲,董鄂妃18歲。

關于董鄂妃的言行舉止,正史記載較少,而又極其空洞,不過我們可以從順治帝所寫的《御制孝獻皇后行狀》里來了解,這確是一個世間罕有的溫柔體貼、賢德有愛、善良仁慈的好女子。福臨沒有看錯人,她配得上他的愛。

因為有了董鄂妃,福臨對現任皇后更加不滿,幾次想廢后,董鄂妃都出來勸阻,為皇后求情。她告訴福臨,自己并不在乎皇后的虛名。董鄂妃身為皇貴妃,對待皇后畢恭畢敬,一切遵禮,而對于后宮其他嬪妃,她也從不恃寵而驕。皇后比較識趣,也無心與董鄂妃爭寵,二人相處融洽,以姐妹相稱。皇后生病,董鄂妃五天五夜守在床邊照料,片刻不曾合眼。對于太后,董鄂妃更是盡心盡力,挑剔的孝莊太后也從一開始的冷漠逐漸喜歡上這個兒媳。

作為一個妻子,董鄂妃關心福臨的衣食起居,事無巨細,必定親力親為。福臨的飲食、作息她都會親自安排。身為皇帝的福臨每天都會花很長時間批閱奏折,董鄂妃怕他無聊,就一直陪在身邊,親自研墨、添燈。福臨少年天子,有著少年頑劣的脾氣,董鄂妃則勸諫他奏折要細看,不能忽視,可福臨邀她一起看奏折時,她又以“后宮不得干政”拒絕,一言一行,嚴絲合縫地遵守禮法,挑不出一丁點兒刺。福臨每次聽翰林學士講課結束后,回到寢宮都要給董鄂妃再講一遍。董鄂妃耐心地聽,夫妻二人一起研習學問。董鄂妃性格善良,常勸福臨懲罰人的時候要謹慎,尤其是批閱秋決名錄時,關系人之性命,不可懈怠,也正因此,福臨多次大赦天下。

大凡女人,總希望自己的愛人專寵自己,可董鄂妃卻總是勸福臨適度收斂愛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朝政之上。她還常勸福臨體貼大臣。為此,福臨多次與大臣們一起吃飯,也不隨意責罰大臣。宮中太監宮女犯了小錯,董鄂妃總是出面求情,其仁德寬厚,無不感念稱贊。

福臨本就深愛這個女人,而這個女人的所作所為又如此賢惠,讓他毫無后顧之憂,讓他覺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時間就這樣靜靜地流逝,這對小夫妻的幸福恩愛,也使旁人羨慕。而他們自己身在幸福之中,外物早不在眼里。

順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福臨與董鄂妃的兒子降生。雖然是難產,但好在母子平安,福臨喜極而泣。第二天,福臨就下令禮部為“第一子”舉行冊封典禮,昭告天下,封這個兒子為和碩榮親王。

沒錯,福臨囑咐禮部說的是“第一子”,并在詔書明確寫著“朕之第一子”。可事實上,在此之前,福臨已經有了三個兒子,其中就包括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后來的康熙大帝。福臨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了,只有董鄂妃生的兒子才是我最珍愛的孩子,我要把我的一切都給他,他就是我的最愛——和他的母親。

三、失子喪妻 ? ?結局成謎

摟著妻子、兒子的福臨享受到了天下人的羨慕,他自己都覺得幸福得有些夢幻了,可他不知道,老天給予他的恩寵也到此結束了。

由于董鄂妃本就體弱,加上又是難產,所以新生兒的健康狀況并不太好,縱然皇家享受著當時最好的醫療條件,但在命運面前也是回天乏力。從出生起,小皇子就一直生病,到了第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小榮親王不治身亡。這時他才出生三個月不到。

兒子的去世給了董鄂妃沉重的打擊,她自知命薄,想為愛人生下兒子,好在自己離去后給愛人些許安慰。可造化弄人,天不遂愿,她幾乎對人生失去了希望。若不是福臨一直安慰,她很可能在兒子死時就隨其而去了。從博果兒去世那日起,董鄂妃的心上就蒙了一層灰,她知道自己并沒有大錯,可她比不上福臨那般豁達,心底總是抑郁難舒。可她又不想讓福臨看出她的這種情緒,所以在他面前又總是隱藏,總是小心翼翼。她愛福臨,愛得很累,這一刻,她終于要垮了。

兒子的死也讓福臨迅速消瘦,一下子老了許多,可是他知道不能表現出悲傷來。此時董鄂妃已經不能下床,病情很嚴重了,嘴中總是喃喃說著對不起皇上,孩子去世是她的錯。福臨含著淚安慰愛妻,抱著她,說不在乎,有你在我就知足。福臨說,我們都還健康,以后還會有很多的孩子,其實他早就在太醫那里得知愛妻命不久矣。撒謊,真的很累,尤其是對自己心愛的人撒謊。

董鄂妃雖病,但神志很清醒,她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她起初并不信佛,但在福臨的引導下,她也對禪宗經典產生了興趣。她蘭質蕙心,專心研究禪學,每次遇見福臨都問“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福臨每次笑而不答。人之將死,會比以往更加堅信有來生,佛家的思想使得她對于死亡并沒有太大的恐懼,她總是面色安詳,不悲不喜,大有超脫之態。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福臨在母親孝莊太后的建議下進行了一次長途行獵,為時一個月,自然帶上了病重的董鄂妃。孝莊太后對這個兒媳疼愛惋惜,可她也束手無策,惟有讓兒子兒媳好好珍惜這最后的時光。行獵期間,福臨帶董鄂妃泡溫泉,策馬馳騁,看藍天白云,看日出日落,流著淚,憧憬他們的“未來”。

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皇貴妃董鄂氏薨逝,福臨雖有心理準備,但還是哭得肝腸寸斷。之后,他發了瘋似的去做一切能夠慰籍亡妻在天之靈的事。他想到當年妻子勸他慎重判處死刑,下令全國免除秋決一年。

兩天后,福臨追封董鄂妃為孝獻皇后,并行追封禮。福臨為妻子操辦了聲勢浩大的葬禮,他命令上至親王,下到四品官,連同公主、命婦都要齊集哭靈。誰要是不哭,不面露哀色,就要按罪論處。幸好孝莊太后勸解,最終才沒有嚴厲執行。福臨還想將素日服侍他們的太監宮女30人全部賜死,免得愛妻在陰間無人照料,最終也被勸阻。

董鄂妃的棺材遷移到景山觀德殿,抬棺材的都是滿洲八旗的二、三品大臣,于清朝一朝,不僅皇貴妃的葬禮中從來沒有過,就是皇帝、皇后的葬禮也鮮有這樣的規格。

福臨篤信佛法,董鄂妃也好禪學,所以福臨舉辦了大規模的水陸道場,上百名僧人為董鄂妃念經超度。“三七”之后,董鄂妃尸體火化,連同兩座宮殿并里面的豪華裝飾一起燒成灰燼。十月初八,到了“斷七”,一般來說,喪事至此就基本結束了,可福臨不能釋懷,又再辦兩次道場,為亡妻超度。 葬禮期間,福臨和孝莊太后先后幾十次派大臣祭奠董鄂妃,大名鼎鼎的蘇克薩哈、索尼都在列。

福臨讓學士撰寫祭文,四、五名大學士幾易其稿都不能讓他滿意,最終他自己動筆,飽含深情地撰寫了《孝獻皇后行狀》。這篇文章4000多字,追憶妻子在世時點點滴滴。言辭并不華美,結構條理也不算嚴謹,可見福臨當時思緒之亂,一回憶愛妻,就有千言萬語欲訴諸筆下。他的祭文,是帶著淚水的,真正的字字血淚,情真意切。在這篇文章中,董鄂妃是那樣的賢惠體貼,善解人意,仁德慈愛。這樣的好女子,誰能不憐惜,誰能不哀痛?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二十四歲的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得天花去世,與孝獻皇后董鄂氏合葬清東陵的孝陵。清朝官方是這么說的。

順治帝篤信佛教這是人盡皆知的,他每行至寺廟,逢佛必拜,與許多高僧都是好朋友,經常在宮中一起探討佛法精義。行森和尚是福臨的好朋友,經常出入宮中。相傳福臨因為愛妻去世幾次想要自殺,后來必須派人看著。行森和尚見其如此痛苦,就以佛法開導他,勸其不如出家,了卻塵世。福臨覺得甚好,立即決定出家,可孝莊太后怎會同意,而行森和尚的師傅更以燒死行森威脅福臨不要出家。后來,福臨命寵幸太監吳良輔去憫忠寺削發,一來代己出家,二來也是保護吳良輔,因為當時吳良輔以宦官身份干政被揭發,處境很是危險。

后來的事誰也不知道,也許福臨知道明里出家不可能,最終和母親達成協議,借“死”逃脫,出家為僧,這也不是沒可能,不過只是臆測。但有一點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董鄂妃一死,福臨的“生命”也結束了。福臨不同于他的曾孫乾隆皇帝,可以在孝賢皇后死后一邊哀思不斷,一邊繼續享受人生,他從來都是個偏執的人,說他把情感當作生命的全部,是可信的。正如徐志摩在因追求陸小曼而受到非議時所說的那樣:“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惟一的靈魂伴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愛新覺羅·福臨,情種、短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1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6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4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0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3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1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0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