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欲望與正見五蘊的理解和譬喻

多數人認為,正知自己的欲望應該是可行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既然有能力克制或放縱欲望,那么就應該能知道欲望的存在,否則如何采取克制或放縱地態度呢?其實這是對于正知的定義不理解,以為正知就是感知。

正知意味著正確的覺知,這不僅僅是下意識地感知,而是通過正念辨別覺知。欲望來自執取,這本身就是非正知(邪見)的結果。如果說可以正知欲望那么也就意味著正知非正知,這成了悖論。

要么我們正知要么我們非正知,絕對不會對非正知保持正知。如果我們對內觀有實際經驗的話,那么我們就應該體會得到:在正知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有欲望,反過來,如果有欲望的時候那么肯定就沒有正知。

通常所說的感到自己的欲望和煩惱,這只是感知,是對非正知(邪見)導致的結果(苦)的感受。欲望本身就是苦,這是由非正知(邪見)的因所造成的既成事實,對此再沒有什么改變地可能。即便我們說我們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沒有讓欲望驅動我們行動,但這欲望本身的事實并沒有改變。實際情況是這樣的:當我們感受到欲望(這個時候我們是非正知的),突然我們記起了正知,于是提起正念去辨別觀察,當下這個欲望就沒有了。

這并不是說我們正知了欲望,事實上我們只是正知了欲望的沒有,先前的那個欲望并沒有得到任何改變,他已經被你品嘗過了。
比喻你吃了一棵辣椒,感受到了辣味而出了一身的汗,然后你喝了一杯水,嘴里的辣味就沒有了。于是你認為水把剛才的辣味消滅了,但事實上剛才的辣味已經讓你出了一身汗,這味道已經被你品嘗過了。無論如何你都不可能消除那個已經被品嘗過的辣味,那一身的汗可以作證。

至于“五蘊”在正見中沒有斷除或不斷除的觀念。因為五蘊的和合不但是無我的,其各個本身也是無自性的。自性意味著常、恒、不變易,而無論是五蘊的和合還是五蘊各個本身都是無常變易的。對于無常變易的事物,還有什么斷除或者不斷除呢?這是理論,在實踐中,五蘊上也找不到一個可斷或不斷的東西。相對來說我們斷除的是對五蘊的執取,即執取為我、人、法的無明,而無明滅,行滅………,十二因緣滅。

這個道理比較難理解,我做個比喻:比如我們以手揉眼,眼中幻生亂像,我們卻以為眼中像為真實。于是我們心生貪取或者厭惡,但無論貪取還是厭惡都驅使我們繼續揉眼,于是繼續有亂像產生……,就這樣不停的揉眼然后執取。這個比喻說明亂像是非真實的,本身是變化無常的,沒有什可斷除或不斷除的,只要我們認識到亂像的非真實性而不去執取(無明滅),就會自然停止揉眼的動作(行滅),那么亂像就會消失(十二因緣滅)。

正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最近項目中有用到相關的內容、才意識到好久沒有用這塊的東西、感覺有點生疏了、看了網上各種的內容,覺得不是格式不好看就...
    無意惹東風閱讀 7,826評論 0 5
  • 你現在只要去正常飲食,你要告訴自己,你正在努力的走出進食障礙的困境,還原你身體原本的健康,不要有壓力,更不要覺得你...
    will1226閱讀 226評論 0 0
  • 父親是個腳踏實地勞作的樸素務農,自幼失去雙親,由長輩親戚照料,奶奶去探望他時,見他穿著都是年長的哥哥們丟棄的衣物,...
    齊一文閱讀 398評論 0 2
  • 昨天發布了一篇美食文章,得到大家的鼓勵贊賞心頭不免一絲絲一陣陣喜悅,想著能不能繼續書寫把我腦袋里的想法通過文字與大...
    旅京媽媽閱讀 685評論 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