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個腳踏實地勞作的樸素務農,自幼失去雙親,由長輩親戚照料,奶奶去探望他時,見他穿著都是年長的哥哥們丟棄的衣物,寬大的衣服套著他弱小的身軀,卷曲著裂縫的長袖口,比他年長十歲的奶奶見他可憐于是把他領回家中與她相依為命,待如親弟弟,更像是母親待親骨肉般,于是便成了奶奶。
父親在親戚們的照料下只讀過兩年書,由于學費昂貴于是親戚們商量著把他退了學業,供了另一個姑姑繼續就讀。毫無知識的爸爸不甘愿奶奶辛苦的撫養,于是父親13歲時與哥哥一齊出去找工作,做童工,為租地種植的老板勞作,那時沒有耕種機械,只好人工挖掘,一畝五分錢。
家里土地并不多余,奶奶有了爺爺以后很快便添加了新的家庭成員,爸爸多了妹妹和弟弟,爸爸發覺自己也慢慢長大需要一個家庭,于是貧窮的他戀上媽媽,媽媽年輕漂亮,家庭條件比父親優越,媽媽有姐姐和一個弟弟,但外公外婆甚是寵喜媽媽的姐姐,最后還是結親。各自成家后留下媽媽的姐姐與外公外婆生活,外公外婆家農作土地甚豐,但大都在于他們和大姨名下,父親還為此事周折而與外公一家鬧的很不歡快,只好罷休。我甚至都沒聽過外公外婆以前的傳奇故事!雖奶奶不是父親的親生母親,可她還是把家產三三平分于父親他們兄妹三,少許的土地很珍貴,可這親情更是無價。
以前的生活可不如現在的衣食無憂,父親每天早出晚歸只為辛苦勞工,特別有了我倆兄弟以后更是忙碌,家里越是飽暖擔憂。很苦,但爸爸毫無怨言,樂在其中,享受著為幼兒的我們拼命的過程,父親并不高大魁梧,但厚實的肩膀扛著這座四人小島。上學后我倆兄弟的零費總是比別家孩子的少,這可買不到許多糖果,哥哥很自私會占用我的零費,我總有回家與母親哭訴。
有時媽媽比爸爸更是忙碌,生病時大多時候都是爸爸領去輸液。他不善言語,遇事只是抽煙來回走動或是安靜坐一角落皺起他濃密的眉毛故作思考,深思著又帶有些許煩躁。父親慢慢學著看書寫字學習計算,學會了本民族文字,而后又開始購起小本生意,可人脈短缺不久就沒在繼續。后來一次的機會使父親結識了許多外來買賣的老板,父親幫過他們,見父親做事利落于是便邀他與他們共事,父親很聰明學會了他們的種植技術,后來各自生意都各國他鄉。最初自己的種植管理,年后豐收得意,價格理想,看在眼里的親朋們紛紛來跟父親討教,后來父親帶領他們一起作業,那幾年風調雨順,好不喜悅。可好景不長,人為,天災,行情趨勢不理想,開始盈虧,各地老板也都過得水深火熱當中,父親更是身為一村之長之后,生意頻頻下滑,投入的股金尚未收回,變的十分憂慮,試著加入過其他項目,亦是如此。近期,投入的大量金額甚是慘敗,老板見況不景氣,隔夜失蹤落跑,父母親辛苦了大半輩子的錢打了水漂,就像電視劇里演視的一樣,母親夜夜難以入眠,與他做事的哥哥整天早晚忙碌,凌晨到凌晨,卻也失去工錢,父親越是加多香煙,日漸滄桑。
跌宕起伏,辛苦半輩子卻遇事不順,我不知道父親是怎樣過來的,是否還是拖著沉重的步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