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一面照妖鏡,為我們展示了各種“眾生相”,但近期也有一些其他事件,令我們細思極恐。
一、簡單列舉幾個最令大家憤慨和震驚的事實
許可馨,辱罵國人是“賤骨頭”,諷刺“搶救李文亮”醫生,在背國人口誅筆伐的時候,被迫“道歉”后,又道出心聲“被一群耗子粘住了”——
麥文鼎,在網絡上說要代替自己的國家,向美國“致歉”,還跪舔說,“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我相信美國”——
黃嘉毅,我國駐外大使館發給他的“健康包”,他非但不感謝,反而冷嘲熱諷說“欠你500的人,還你100,沒有感謝的必要”——
趙博士,韓國“N號房”案件主犯,利用即時通信軟件Telegram,開設多個聊天室,共享非法拍攝的性剝削視頻和照片,只有付費成為會員才能觀看——
鮑某明,涉嫌性侵14歲“養女”——
二、這些人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嗎?有!
1、智商高,成績好,學霸人設
許可馨,中國藥科大學2019屆畢業生,留學美國
麥文鼎,來自成都985名校電子科技大學,留學美國
黃嘉毅,留學北愛爾蘭
趙博士,25歲,信息通信專業,在校期間成績優異
鮑某明,1994年畢業于天津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99年獲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曾留學美國……
不是985,就是211,不是博士,就是雙學位,不是留美,就是留蘭。
普通老百姓看了,只能是自愧弗如。
2、家境好,背景優越,不差錢?
不用多舉例了——
三、種種現象告訴我們,孩子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緩
在我們今天,以上這些現象絕對不能算是個案,這說明了什么?
一個人如果價值觀出了問題,不管你學習再好,父母再有錢,依然不免于受萬人之唾棄!不僅如此,一個人方向如果錯了,能力越強,危害社會的能力就越大。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如果沒個博士學歷,能玩的轉網絡高科技或者地溝油、蘇丹紅、三聚氰胺嗎?我想恐怕不會吧。
所以,孩子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緩!人格教育的養成必須要從小抓起,越早越好。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到了青春期(10~13歲),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已經基本成型,再想改變已經很難了!想想也是,一顆樹苗小的時候長歪還能扶扶正,等這棵樹已經基本長成了,有碗口粗細了,這時候發現歪了,還能扶正嗎?我想恐怕不能了吧。
那么,如何關注孩子的人格成長,幫助他們從小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呢?
靠學校和老師?眾所周知,現代的教育模式只關注成績,不關注人格,只講知識和技能,不講如何做人。
所以,還是得靠我們的各位家長、父母,“養不教,父之過”嘛,天經地義,責無旁貸。
試問,即便你有再牛的權勢,有再多的金錢,如果你教出了許某馨這樣的孩子,別人明面兒上不說,背地里指指點點——“那是許某某的父母”,你還能抬起頭來做人嗎?
四、養浩然正氣,從傳統國學經典中汲取智慧
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最大的區別莫過于,傳統教育第一關注的是人格成長,是如何做好一個人。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學科學知識自然是不可取的。但是,想要“童蒙養正”,從小養他的浩然正氣,最好的莫過于吸取傳統國學經典中的精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樣的話,千百年后讀到,不令我們動容嗎?
您想讓孩子避免重蹈上述諸人的覆轍?
您想在平時多積累國學知識?
您想運用國學經典教育孩子?……
公眾號與簡書號同名~
讓我們一起共享國學經典,開啟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