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季即將來臨,作為大四老學姐,我一時間千頭萬緒,感慨良多。
高中時期,坊間盛傳:上了大學就好啦,六十分萬歲,六十一分浪費。
我不知道這種不負責任的流言到底誤導了多少人,或許正在上大學的你們其中也有人是抱著這種及格就好的心態(tài),來面對大學的課程的,而今天學姐就來告訴你們好看的分數(shù)到底有什么意義。
前不久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場招聘會,本來那天我正好有實驗課,但在做實驗的空閑時間,我溜出來參加了這場招聘會。
人很多,場面也很熱鬧,招聘單位以房地產(chǎn)為主,而我們專業(yè)的對口公司只來了一家。我們班去了招聘會的人基本上都給那家公司投了簡歷,當然我也投了,只不過沒投專業(yè)對口的崗位,但那家公司后來并沒有通知一個人去面試,臘雞。
我一直很納悶那家公司為什么不通知面試呢,因為連我們班拿了三年一等獎學金的同學都沒有接到面試通知。
我思來想去,最終得出了一個我不太愿意接受的結(jié)論,那就是我們學校還夠不到人家公司面試的門檻,但是他們有權(quán)利消費我們的希望和期待。
我必須承認,一個好的大學確實會給人帶來更多的機會,就像羋十四,因為她上的是北大,所以她好意思寫出《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四成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的北大新生之一》這種無病呻吟的話。
她說人生沒有意義,但她還是活得好好的,在她口中“沒有意義的人生”里,她考上了很多人無法企及的北大。
不要再輕信別人口中沒意義,沒復習、沒背、還沒做一類的說辭了,他這樣說就是不希望多一個競爭對手,就是希望你放松警惕,消極懈怠。
沒有意義是成功者用來麻痹你的毒藥,他讓你接受自己的惰性,讓你避免努力帶來的挑戰(zhàn),讓你心安理得的沉浸在生活的舒適區(qū)里不出來。
因為我們是大學生,所以我們什么都不是。我們沒有資格去享樂,去嘲笑那些努力的人,我們應該打起精神,認真對待每一門課,如果你在上高中,請認真對待高考。如果你在上大學,請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
沒有逃過課的大學是不完整的,同樣沒有拿過獎學金的大學也是不完整的。即使你不喜歡自己的專業(yè),也請保持自己的優(yōu)秀。
如果你上的大學不是多有名氣,而且還想著考及格就萬事大吉的話,那么在你出了大學這座象牙塔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不會有公司愿意看到你的簡歷,他們甚至都懶得掩飾語氣中的厭煩。雖然我沒有遇到過,但我覺得他們是可能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