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舊人糖兮
今天刷微博,看見一個問題,說女生都是因為什么小事與男生分手。
下面的回答是五花八門,其實一個高贊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前女友因為一顆鹵蛋與他分手,至今他也想不通理由去釋懷,覺得女生很可怕。
不其然下面有很多男生的附和道,說自己的女友也是這樣,然后就開啟了一群直男的互相吐槽,仿佛是找到了組織一樣的傾訴。
其實我想說,兩個人在一起這么久了,你真的會相信因為一顆鹵蛋就與你分手的女孩子嘛,其實分手這兩個字早已在心里徘徊了多少遍,終于在某一瞬間支撐不住的爆發(fā)而已。
可能這時男生會覺得,明明自己并沒有做錯事情,好像也沒有說了不該說的話,可是女朋友就會突然提出分手,給自己一個又一個的措手不及。
其實兩個人分開的想法,都是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
二:
昨天在刷微博看見這樣一個視頻:視頻中女生下班回家后將飯做好,等待著男朋友下班回家,男生回家后吃完飯就到沙發(fā)上躺著看電視,女生又默默的收拾好碗筷去廚房清洗。
這時男生去洗澡將手機放在一邊,女生清洗完過來無意間看見了消息,就拿起手機點開聊天對話框,原來自己的男友早已劈腿了,于是女生第二天依舊做好飯菜兩人很安靜的吃完,女生說了分手二字便離開了。
這時男生很不懂女生為何好端端的說了分手,便約了基友喝酒吐槽,基友不懂情況的就安慰道,可能嫌棄你沒錢吧,男生聽著聽著便覺得這就是女生給他分手的理由了。
這是個多么可悲的男生,就連自己已經(jīng)劈腿了別人還自我安慰道女友嫌棄沒錢而離他遠去,有些假話說多了就自認(rèn)為變成了真話,可是再好的愛情也抵不過謊言這把利劍,砍斷最后一根弦,也只剩下分手的局面。
三:
在分手的面前,很多女生或許沒有告訴你真正分手的原因。
只是用一句我們不合適去結(jié)尾,殊不知是因為每一件小事的失望累積到了瓶頸,就開始爆發(fā)了。
比如,在心情低落的時候去找他,他沒有回,可是朋友圈卻更新了部門聚餐動態(tài);
比喻,早上給你發(fā)的消息在夜晚時候才回復(fù),她的眼睛會有一點暗,但是她還是給你回復(fù)一個笑臉。
比喻,你給你前女友的自拍點了一個贊,她面無表情的劃過屏幕,沒人知道他的內(nèi)心在翻涌。
你們聊天的時候越來越少,內(nèi)容越來越簡短,語氣也越來越平淡。
她一次次忍住沒有去質(zhì)問你,覺得質(zhì)問是幼稚的行為,自己也要學(xué)會去理解你。
可是她不可能一直都在委屈自己,在最后一個“壓死駱駝的草”出現(xiàn)之前,她都還緊緊懷揣著跟你在一起的想法。
在有的時候,也許你以為的簡單的分手背后,可能是女生猶豫掙扎了千萬遍,回憶了你們每一個過去后,含淚做出的決定。
她和你分手,不一定有了另一個好的人,她只是覺得和你在一起還不如一個人來得開懷。
四:
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因什么而分手呢,我想來想去,想了一大堆,卻只能這樣說,比喻我在路上看到一顆奇怪的樹,卻沒想要告訴他的沖動,那大概就是不愛了叭,因為連我這么善談的人,都沒有想要和他分享的沖動,突然一下子讓我醍醐灌頂。
這連生活中的有趣我都不想跟你一起分享的時候,我想我們之間就徹底結(jié)束了。
頻率相似的人,即使翻山越嶺,也終會相聚在一起。
磁場不合的人,即使朝夕相處,也終究不是一路人。
突然感慨凌晨的粥比酒好喝,那陪你酩酊大醉的人終究是無法送你回家的。
記得陳奕迅那首《我們》的熱評里說:“17歲沒能送你花,27歲請你喝酒吧。”
青澀不及當(dāng)初,聚散不由你我,有些人有些事,最后我們除了說再見,真的別無選擇。
這一路山高水遠,感情是一場博弈,稍有差池,再見亦是過路人,所以呀愛的時候請用盡力氣去愛,不要等到日后想起時,滿是遺憾。
愿今后的我們,再見,不負(fù)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