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庸的人,都對趙敏那句擲地有聲的話印象深刻:我偏要勉強!
一個“偏要勉強”,讓張無忌從和周芷若的婚禮上逃走,為趙敏一生畫眉。
可是看過原著,了解趙敏的都知道,趙敏此舉絕非沖動而為,只憑一腔深情和一份孤勇去大鬧婚禮現(xiàn)場,而是吃定了張無忌的性子,又握住了他的軟肋,有了這些做籌碼,才有了這一場大鬧。
有勇有謀,結果,她贏了;其實,即使有著這些籌碼,她也沒有篤定會贏,卻還是愿意一賭。即使輸了,我想她那樣的人,那樣的性子,也不耽誤她一生瀟灑縱橫。
我們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時刻,不甘,不愿,不服,非要逆勢而為,去做某件事情?
我想我們也都有過的。
小時候與父母較勁,他們讓往東,你偏要朝西;他們讓做作業(yè),你偏要看電視。與老師較勁,他們讓上自習,你偏要看小說;他們讓好好讀書,你偏流連網(wǎng)吧。年少的你倔的像頭牛,總想抗爭,想掙脫樊籠,不過這時的對抗并不會受什么傷害,也無傷大雅。
進入社會后,你看不慣不良風氣,融不入職場政治,學不會人情世故,你說:我偏不這樣,我就是要做清流??墒钱敩F(xiàn)實劈頭蓋臉的一頓亂打,有可能很受傷,有的人就放棄了。
我們不但與別人較勁,我們也跟自己擰巴??墒?,擰巴和擰巴還不一樣。
有的擰巴,是因為在外面受了委屈,無處發(fā)泄,或者自我的內部陷入了痛苦和糾結之中。于是只好自己跟自己作對,賭氣一樣,是跟情緒在較勁。
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故意輕虐自己,放縱自己。像是在自我發(fā)泄,也像是在尋求關注。別人靠近了,卻又躲開。這種擰巴只能自己化解,也要學著自我調解。因為一旦把這種方式變成生活常態(tài),就會活的扭曲變形,心累又心塞,就成了內耗。
還有一種擰巴,也是故意給自己設障,與自己作對。不過這種作對的目的與前一種不一樣。人們這次對抗的是自身的本能與弱點,是為了自我成長。比如自律,比如意志力的鍛煉。
自律是自己給自己在內心定了一個必須遵守的紀律。紀律是對人的一種約束。因為人的本性里有很多弱點,比如利己主義,好吃懶做,目光短淺。這些以前幫助人類存活的基因,當下卻阻擋人們進行有效社交和自我發(fā)展。所以要想往前走,就必須與之做對抗。有句話說:自律的人最可怕。就是因為自律的人能夠克服一些本性自帶的弱點,進行自我控制。這樣的人幾乎沒有什么困難可以打倒他了。而今天,我恰好看到一個關于早起的最牛的理由:不為別的,只為自律。
而意志力的鍛煉呢?我們都知道意志力是消耗品,又有限額,用完就沒有了??墒俏覀冏鰶Q策,做判斷和自控都需要意志力。所幸意志力可以鍛煉。怎樣鍛煉意志力呢?就是在平常的小事中與自己作對,較勁。比如,右撇子可以嘗試鍛煉用左手拿筷子,拿筆,和其他簡單勞動;也可以做一些與自己生活習慣相反的事情,這樣的小別扭能很好的幫我們鍛煉意志力,與反脆弱有異曲同工之妙。
后面這種擰巴,超越了那種因為不甘愿和不服氣與外界做對抗的那種小兒女態(tài),完全變成了主動出擊。這種主動改變中的擰巴和不適感正是我們跳出舒適圈,向外延伸的正常感覺。
較勁,就是因為我們不甘,不愿,不服,要么是對他人,要么是對自己。與其與他人或自己的情緒較勁、內耗、得不償失,不如打破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和當下來個自我較量。
人生,終是要憋一口氣的,不然,你怎么知道能走到哪一步。就這樣了嗎?我偏不信,備好刀槍,披上戰(zhàn)袍,要來一試。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