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怎么理解“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句話?
這句話從古代流傳至今,看來的確有他存在的道理的。現如今這個社會,欲求不滿的人太多了。
你對他好了一分,他就會要求二分,一來二往回頭你就看到付出的就只是自己。
聽沒聽過那個故事,A不喜歡吃雞蛋黃每次把雞蛋黃都給B,有一天A把雞蛋黃給了C,B就不高興了,去質問A“你為什么把雞蛋黃給C”。A應該回答什么?應該回答:“雞蛋就是我的,我想把蛋黃給誰就給誰。”
現實中像A這么回答的人很少,單位這么回答我們要忌憚同事關系,感情這么回答我們注重對方情緒,友情這么回答我們又要思慮朋友感受。
最后想來想去,還是把那傷人的回答咽下去吧。放在肚子里,自我消化。
朋友朵朵就是這么一個“善解人意”的姑娘。
在單位里朵朵也是實實在在做著“便利貼女孩”哪里需要到哪里,也不會去想這到底是不是自己該負責的工作,實質性工作沒出把自己弄得很累。
我無數次的問朵朵:“你說你這樣忙前滿后到底圖的是什么?最后還不是落得誰都能替代的模樣?”
朵朵總是理直氣壯的回答我:“那別人都忙著呢,我就舉手之勞唄,幫忙復印買飯為別人分憂解難,互相幫助啊。”
我問:“那你工作忙不開的時候別人幫助你了嗎?”
朵朵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最后跟我說了一句:“好像我的善良最后變成了有些理所當然了。”
因為別人習慣了你的付出了,所以你為了保持樹立的完美形象,只好繼續付出不求回報。
2.
在感情里朵朵也是這樣的,對男朋友縱容到了極致,那些關心小驚喜輪輪的往人家身上砸,最后她男朋友也是每每都接受的自得其樂。
當初朵朵男朋友和她在一起的時候也并非這般模樣,如今在這場感情里變質成了一方玩命付出,一方不勞而獲的景象。
直達朵朵哭著跑來跟我講她男朋友越來越過分了,原來還會說一句:“對不起寶貝,我不能陪你了”,現在可好放了鴿子直接扔給朵朵一句:“你去找朋友玩兒吧,我忙著呢”。
我冷靜的問她一句話:“你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嗎?”
朵朵稀里糊涂說了很多,每次都完美的避開了正確答案。
最后換得我一副白雪公主后媽的姿態惡狠狠的指著她的腦袋:“你對他太縱容了!晚上出去玩夜不歸宿你都說男人要有自己的空間。每天不知道聯系你還為他找借口說工作忙。放了你的鴿子一點也不生氣,你這是在干嘛?慈善事業沒有這么做的!你到底是天生心軟還是母愛泛濫?”
別的感情我不敢說,但這場感情變質就只能怪自己。
3.
有些事情我們可以善良,可以對一個人付出不要求什么,但是凡事都需要有一個度。
超越這個界限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不一樣了。
劃定界限的感情并非不夠用心,并非不夠愛。
我不在乎我們到底誰付出的多一些,但是為了這場感情稍微的平等一些有些事情我做了八十分也就只能到這兒了,剩下的二十分你做了十分那么我們的感情就是九十分的,你做滿了二十分那我們的感情就是一百分的。
不要無限的去理解去諒解,把那些所謂善良都用光在別人的身上,最后你自己還剩什么?
世界上就沒有完美之人,太過于計算被別人說自私,太過于善良被別人說缺愛。
每一場錯誤都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結局,最后在埋怨別人渣的時候,你也可以順帶埋怨一下自己眼瞎或者自己當初為什么要無限的去原諒。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身帶著光環有著普度眾生解救別人的重任,那就千萬別怪別人對你的付出“理所當然”。
你天生本善,進度條提醒“您的善良余額已不足,請選擇充值或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