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幾天又都在看各種出軌新聞,仿佛今年就是個出軌年,我只想說有問題的是規則而不是人,是環境不是環境里的人。
? ? ? ? 我也不明白為什么要有“出軌”這樣的說法這樣的詞組,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社會附加給我們的,包括一夫一妻,養兒防老,老人要帶孩子等等種種,有些是已經明文變成了規定,有些則是成了事實社會規則,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路”,所以世上本沒有那么多不近人情的規則,出于各種目的產生了,遵守的人多了,就變成了社會準則。
? ? ? ? 首先人類是群居的物種,因為人類發展史上一直不是那種可以獨自“稱霸”的類型,又因為人類善于溝通分工細化,于是越來越適合于群居,甚至必須要群居;在撫養后代這件事上,我們考慮每個人是各自基因的代表,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基因保存下來,所以我們要繁衍后代,又考慮到人類寶寶很脆弱,一個個體很難照顧好,所以我們需要多一些人一起來照顧,“愛情”是一種美好的感覺,是促成繁衍后代的“催化劑”,性本身的快感也是“催化劑”,在基因的支配下,大家選擇自己認為優秀的,適合于和自己結合的人結合,在“催化劑”的幫助下相對快樂的繁衍后代。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原因以及生理特性,我們為什么要忍受十月懷胎行動不便,為什么要忍受痛苦去產生一個費時耗力,又自己無法主宰的新個體,所以人本身是受支配來完成繁衍的任務的,任務過程就是一場優勝劣汰的決戰,是真正的你死我活。
? ? ? ? ?“愛情”就是為了配合這場篩選增加的時限道具,兩個人互相用心經營成為好的合作者,用我心換得你心,用自己的優點換得我所傾心的你的優點,那么就可以延續的久一點,我認為一夫一妻制建立的本身只是方便區分群體便于管理,固定搭配減少人類不必要損耗,所以“愛情”這種催化劑的產生跟一個人結沒結婚一點關系都沒有,我們用社會規則各種輿論來維護一個“人類是因為相愛才在一起生活繁衍后代”的假象,事實上只是制度違反了人性,所以才會有朋友推心置腹的跟我說:“如果百分之百安全,不對自己和家人產生傷害的話,那么出軌也是百分之百的”并且到現在為止我都沒遇見一個男性來否定過這個觀點,那么為什么說男性,其實女性也一樣,只是因為生理結構的問題,女性要考慮懷孕生產哺育所以相比于男性來說,本性上要穩定的多。
? ? ? ? 人性是不可違背的,人一出生就注定一刻不停的邁向死亡,在過程中所有的追逐都可以歸根結底,所以在適應如何能更好的活在現代社會中以外有時間也多和自己聊聊天,了解為什么人渴望得到信任,渴望得到認可,渴望自己的后代過的好,為什么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為什么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段自負又都有一段自卑,我們是自己的老師,用心和自己交流,不要隨波逐流把腦袋輕易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