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聽說《擺渡人》很好,各地網站電子版下載都是名列前茅,紙質版的也是銷量第一,12月23日電影也要上映,懷著好奇心買了一本,花了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看完后不自覺下意識的就長嘆了一口氣
若有所思,但情緒缺不見明朗,結尾很美好,迪倫與崔斯坦終究回到了光明處,我本該高興卻悵然若失,想想失去的是什么呢?是黑暗,是困難,是勇敢,是無畏,還是相互信任與扶持。
死亡可怕嗎?在這本書里,感受不到恐懼,僅管身在地獄,各種魔鬼,但是卻有一個值得信任的擺渡者。他的出現讓她不是一個人,不是獨自孤獨的,是有陪伴的共同度過困難,生命中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孤獨的活著,孤獨的面對一切的困難,一切的挫折,而戰勝孤獨的最后辦法就是愛,一個你愛的人,或者一個愛你的人的陪伴,愛與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力量,驅走痛苦,恐懼,軟弱,迷茫。人的生命從出生那一天到死亡都在做倒計時,是一個人奔赴終點還是選擇陪伴者一起?毋庸置疑,大家肯定選擇后者,一個人注定辛苦,兩個人才有樂趣。
那誰是誰的擺渡人?崔斯坦還是迪倫?在從剛失去生命到另一個世界,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給予他陪伴和溫暖,讓她直面死亡,黑暗,苦難,到達一個安全溫暖的地方;而在后面,迪倫成為了自己的擺渡人,她不接受大部分靈魂的等待與被動的宿命,在愛的指引下調整心態,克服恐懼,戰勝黑暗,重返了光明;同時迪倫又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她讓一個沒有自我的他開始有自我思想,情感,強大的外表卻有一顆冰冷軟弱的內心,沒有自我的靈魂被操控著,當被愛激發出自我時是那么的溫暖和強大,因為愛而逃脫禁錮,一往無前,即使恐懼,犧牲都無所謂,最終獲得重生。這樣可以看出來生命中的擺渡人是自己,是那個無所畏懼相信你的陪伴在一起的愛人。
看完這本書對于我來說似乎沒有給到我多大的力量,因為我是悲觀的,消極的,因為我沒有愛人而獨自孤獨著,這更加深了我的悲觀思想,我沒有迪倫的運氣,沒有催斯坦,沒有那個為我無私奉獻和懂得我一切的人,你要問我是否愿意經歷困難甚至是死亡去找到這樣一個懂我愛我的人,還是愿意在沒有危險中一個人孤獨的等待著幸福,目前的我是后者,我很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我是一個只愿意在安全屋等待的人,不是為了更好的自己或者某個人身處危難的人,那就可想而知我的世界是注定孤獨和凄涼的。
一路活得很艱難,不比書中的刀山火海,無盡深淵,戰戰兢兢,一直依靠自己,無法依靠任何人,這是目前社會人的生活常態,怎么才能讓俗世中的人找到愛與擺渡人,是信念,一顆積極相信世界美好的心,崔斯坦一直在那,但塑造出什么樣的面貌是你自己的內心來決定的,你是積極的,他就是美好而溫暖的,你是消極的,環境就是惡劣不堪的,面對一切要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你的積極心態可以影響身邊人,可以將愛吸引過來,一樣都是趕往我們宿命的終點,選擇是溫暖前行還是冷漠奔赴,是吸引陪伴者,還是推開守護者,這真的是自己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