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8懶先生的鹽懶人幫
上海的下只角
在老上海語言里,“上只角”就是指城市西區的高級住宅區,“下只角”自然指的是那些低級住宅區,兩只“角”的房租可以相差三四倍甚至十倍以上。上下只角的區別因為房租從而人以群分,上海“地傾西南”的狀況,是由歷史原因形成的。
解放前,上海原來的公共租界是在南京路一帶。法租界是在淮海路一帶,而東北的楊浦、閘北、普陀、寶山都是工廠區。上海城市以蘇州河為界,南部的就可以踏入“上只角”,北邊的就進入到“下只角”,河南北路和四平路當中有了一個虹口區,又被稱為中只角。所以中北部的閘北、普陀,東北部的楊浦,一直以來就是上海的窮山惡水之地,所以大楊浦、虹鎮老街都是出了名的地方。
我們就知道大寧金茂府所在的地方就是在下只角的閘北,而且不是閘北區最好的地方,閘北區最好的地方,我一直認為是在蘇州河旁邊,北蘇州路一帶的地方。可是為什么它就熱賣了呢?下只角翻身到底要靠什么呢?我很認真地想著,其實這個問題想了好久,不是因為金茂府,是因為自己基本就屬于下只角的人物。
(本圖借了朋友圈轉發的圖片)
1.要讀書
中國因為人口多,所以一般人要出頭,你總是要去讀讀書的。因為讀書你就可能上大學,上了大學你就有機會去大城市,去大城市你就有機會在大城市找到工作。沒有其他本事的下只角的人,只有靠上學才能讓自己出人頭地,有更多的機會。
所以大寧金茂府就一定先要和環保科技搞上關系,這樣至少顯得很有知識。科技是我們這個時代非常蔥白的東西,所謂的歐洲認可我也不懂,至少是那些房客將來可以鄙視周邊樓盤的一個談資。人買東西真正的價值享受除了在掏錢的那刻之外,就一定是在和別人講話來比較的時候所獲得的那種滿足感。
2.有圈子
在中國你要干點什么事,沒有圈子很難。企業里也有圈子,老板的圈子,高管的圈子,中層的圈子,底層的圈子。你不上一個臺階去找到圈子,你就沒有辦法往高處混。如果你要做銷售就更需要圈子,否則你不知道你要把東西賣給誰。
所以大寧金茂府就在一個很好的地理圈層里。這里周邊有不錯的景色,大寧公園是北部在中環線內唯一一個叫得響而且還比較大的公園,那你空的時候,你就可以很輕松的走到那里。或者別人要問你家在哪時,你一定會說的那個標志物就是一個大寧公園,ok,那就足夠了。
另一個地理圈層就是商圈,大寧廣場也是北區比較早的一個商業綜合體,不管它是不是成功,不管它的商品是不是從來不打折。可是你沿著地鐵一號線過了新客站后,你唯一能找到和朋友聚會、談事的地方,也就只有一個它。萬達那已經是在中環外老遠的一個地方了。
再一個地理圈層就是學校,哈哈,在閘北區能稱之為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都有的一個區域,也就是大寧這個區域了。這個圈層和我說的第一個理由很像,你至少要有點知識和學問,不是嗎?不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吧。
3.要努力
一個人出身低,如果你還不夠努力,那你就更沒有機會。所以你要放低身段,努力地做各種事情,學到更多的本事,有做人的本事,做事的本事,說話的本事,寫作的本事。你本事多了,你就不怕別人不識貨,你總有被利用的價值,只要你有利用的價值,你就有機會翻身。
所以,大寧金茂府也很努力。最重要的是,它找到了易居營銷,一個不說是全中國最大的營銷代理公司,一定是一個全中國最勤奮最努力最有實戰經驗的營銷代理公司;另外它還找到了黃章林,它有一幫地產自媒聯盟的兄弟朋友,是一個最懂自媒體營銷的地產人。
4.有實力
努力的結果就是你有了本事,有了本事你就有了吃飯的家伙,有了吃飯的家伙,無論一開始你吃的是泡飯,慢慢開始吃肉,然后吃海鮮,等等等等,你總是有機會的。當今的社會,已不是以前,只要有關系就一定有了一切,畢竟還是要有能夠創造價值的真本事,所以你有了實力你就不怕被埋沒,你就一定有了翻身的機會。
所以,大寧金茂府以很高的地價拿下這塊地,又能以高出周邊項目的房價開好盤,靠的就是方興的資本實力,還有就是工匠精神的做細致的實力,其中做的各種建筑內的細節(我是看了黃章林的地產課堂知道的),一定是能夠去打動那些喜歡細節的有錢人,因為有錢人的價值觀就是關注細節。
5.有機會
以上四條都有的下只角人,最后就是看機會了。沒有機會,都是假的,當然機會一定是給符合前面四條的人,這是一個相對吸引的道理。苦苦埋怨沒有機會的人,一定是不會有機會的,因為他看不到什么是機會。
所以,大寧金茂府就遇到了這么一個機會,從去年12月以來的各種有利于房地產發展的新政一個接著一個,人們在14年哀怨的氣氛中度過的地產人也總是要在憋悶中有所抬頭。在谷底,到處都是機會,因為一定是在向上,在這樣一個四月份的好時間,也是浦東改革開放的紀念日來做開盤,哈哈,那一定是有紫氣東來來托福的。
大寧金茂府托起下只角豪宅之夢
(本圖借了朋友圈轉發的圖片)
在比較低級的地段,一般的開發商想到的就是低價格,以為窮人多嘛,所以價格便宜就能賣的出去,所以就盡可能降低成本,從而能保證銷售價格便宜。可是價格便宜東西就一定能賣的出去嗎?那要看你買的是什么了?傳統的思維是把人非常直接地進行了分類,然后以分門別類的方式去針對性的進行銷售。可是我覺得,現在的銷售你一定要把下一層的人當上一層的人來看,你才能買得好東西。
一個下只角的人的翻身靠的是自己,那他一定會深深地愛著住過的下只角,他不會嫌棄曾經的下只角,他一定會住回來,住在比隔壁價格貴的小區,既享受著這個小區帶給他的豪宅滿足感,又帶給他的對兒時記憶的懷念感。我想,大寧金茂府所賣給的,應該大量是這些客戶吧。為了動遷而離開閘北區的下只角人們,可以帶著自豪,可以帶著錢財,回到閘北了,就像晉人住進太原的星河灣一樣。閘北人就該住到閘北的豪宅,現在的一個就是大寧金茂府。而下一個呢?一定是蘇河灣。
我想,一個大寧金茂府的好處就是托起了閘北,托起了大寧,托起了下只角迸發的豪宅的心。我想,一個下只角出身的人,你證明自己的,就是住回你曾經出生的地方,而自豪著的生活著。
當然,我還在努力著。哈哈,我是閘北人。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我曾經住在蘇州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