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今天兒子放學回家后一開始還挺好的,后來不知道怎么地就開始鬧情緒,跟誰都哼哼唧唧扭扭捏捏的,吃完飯他想玩游啥時間膠嚢,就拿著ipad在他爸面前晃,爸爸說:“你這個樣子別跟我提任何要求,等你正常了再來找我。”
? ? ? ? 結果兒子嘴撅的更高了,我看到他這個樣子,知道他現在心里不爽,又不知道怎么排解,就問他:
? ? ? ? ”你不開心了嗎?”
? ? ? ? “嗯”
? ? ? ? “可以告訴媽媽為什么嘛?”
? ? ? ? “是妹妹,跟我搶電視,還推我,氣死我了”
? ? ? ? “哦,原來是這樣。
? ? ? ? 那妹妹確實不對,媽媽一會去說她。”停了幾秒鐘我問他:
? ? ? ? “但是,妹妹聽的懂嗎?”
? ? ? ? 兒子搖搖頭
? ? ? ? “那你跟妹妹生氣,妹妹也不懂你在生氣,你不就是自己跟自己生氣嗎?”
? ? ? ? 兒子這時候不吭聲了,但是他氣還沒消,這時候他想回房間結果妹妹就拉著門不松手,倆人又僵持上了。
? ? ? ? 最后呢,妹妹一路追著他,倆人最后就玩上了小汽車,自動和解了,真是一對活寶。又過了一會,兒子拿著朱古力奶跟我說:
? ? ? ? “媽媽,我現在心情好了”
? ? ? ? “為什么呀?”
? ? ? ? “因為我喝了朱古力奶,我喜歡巧克力”
? ? ? ? “哈哈,好吧~”
? ? ? ? “媽媽那我現在能玩ipad了嗎?”? 這小子啊還想著呢
? ? ? ? “你去問問爸爸吧我覺得沒問題了”
? ? ? ? 結果當然他開開心心的玩上了ipad。
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兒子鬧情緒的表現上,只會讓彼此都更加不爽,如果再有人加一句,妹妹那么小你跟她較什么勁?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如果可以看見孩子的不開心,允許他的小情緒,并適當的引導,孩子很快就過去了。兄妹倆和好如初,晚上還一起洗澡玩水,一起睡覺,可和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