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an apple.
語言是用來交流和獲取信息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是以這樣的認識接觸一門語言,那么,我們跟這門語言的關系會發生質的變化。
學習一門語言,到能用的程度,最主要的是建立思維,比如學英語就要建立英語思維。什么叫英語思維,通俗一點講,就是能用英語直接思考,中間不需要借助別媒介轉化一步。比如看到一個蘋果,你可能立馬能蹦出來“apple”,這就建立了蘋果這種水果與“apple”這個單詞之間的思維。但看到一臺空調,你還能那么快想到“air conditioner”嗎?恐怕很難,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單詞我們平時接觸太少了。所以,建立英語思維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意識的訓練,建立聯系,頻繁使用。當手里拿著一個勺子,就要想到它叫“spoon”,每次拿都在心里默念一次。堅持這樣的訓練,就能強化你的英語思維。而我們記單詞常采用的方法是:死記硬背,詞根詞綴法等技巧……這樣很容易忘掉,倒像是文字游戲,并不實用。英語是用的,把它跟實際聯系起來,在實際中使用,不是更容易掌握嗎?
如果有一個地方,它里面的每一件物品都被英語標簽上,你會不會更容易用英語描述它呢?這就是語言環境的重要性。如果大家都在用英語交流,那么你也會受迫用英語思考和表達,一段時間后,就不會那么生疏了。
總而言之,學習一門語言,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它。紙面上的記憶永遠不如深刻在思維里的一個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