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真的有朋友嗎
今年的元旦,包括整個2016年的過節我是不刻意給別人發什么XX節日快樂之類的話的。
雖然我知道,在我的生命中,有很多人幫過我,或者跟我一起經歷過一些事,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有想回報人家的想法,但卻又不能深度回想,我跟TA之間到底有什么共同的感覺,共同的經歷,我們之間到底有什么彼此認同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所以,往往會干脆不去想,群發就好了,至少誰也不得罪。
我想,你跟我也同樣的感覺吧?每當收到這樣的信息,雖然明明知道別人的好意,至少別人還能想到自己。但一想到,這條信息是群發的,也許不知道發了多少人呢,回復的手指頭卻不想動了。
所以,今年過元旦的時候,我就刻意留了點時間回顧我的2016年,然后,在我想到哪些人在這一年中,給過我不一樣的感覺,我就找個合適的時間打電話過去,或者以我們之間經常聯系的方式跟對方聯系下,我覺得這種感覺很好。
其實,真正聯系的也不會很多,但確做到了精簡的輕松。
而且,更為有意思的是,有好幾個朋友,是我打電話給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正想跟我打電話,也正想跟我說點什么,這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我不是反對過節,也無意評價與評估這種做事方法是否是世俗心中的成熟,但人生又何必讓自己過得那么繁重與多余?
多一點點精簡,多一點實際行動,比什么都好。
(二) ?你真的現實嗎?
總有一天,你會了解世界的人情冷暖;
總有一天,你會想明白你入過的坑是多少被別人套路了;
總有一天,你想發現很多道理,如若不加思考,那根本就是錯的。
舉幾個例子,比如說:
你跟TA講你想吃冰激凌,TA跟你說北方那邊正吃饃呢,聽說北京的糖葫蘆也不錯!——這就如同雞同鴨講。
你跟TA談工作呢,TA跟你談理想、談情懷;你跟TA談理想呢,TA跟你談現實、談套路,你跟TA談錢,TA跟你談機會......有多少人就是在這種不同頻道中切換中,迷失了自己!——可見,小學老師教的要一心一意,專心專意是多么地重要。
你讀過很多書,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合計16年。16年是多么漫長的一個經歷。 可是,就是因為某一天有人跟講,應該讀百卷書,應該一目十行,甚至一目幾十行,所以,你開始學會了速讀,好像真的可以做到一目很多行了。
可是,自己得到的知識與技能并沒有得到量的增長,甚至曾經討厭了讀書,這真的是毀我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對自己能改變,確實重要的書,就應該只字不差地閱讀!
.......
對問題做不到去繁就簡,認清事物本質,真的會吃很虧。
王陽明曰: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
其言不欺。
(三) ?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一天,我突然決定放棄開車,一個人走路回家。
這是一段我經常來返的路,因為開車習慣了,就是幾分鐘的車程,我覺得走路回去,應該也只有那么久吧,想想挺簡單的。
于是,我就開始走,在剛開始走的時候,腦子里開始預演整個路線,有哪些路可去,有哪些叉路口,在哪些地方可以抄近路等等,最后,我發現其實小路懶得去想去繞,所以,就跟著開車時的路線走。
一個人靜靜地走,也沒碰到任何熟人,路上車水馬龍,路邊小鋪擺攤不亦樂乎,沿路有高樓,也有平房......
可是,我竟然發現這些跟自己沒什么關系,我只是游走在這世界的一個過客而已,我的目標只有回家。
曾經我是很排斥走路的,因為我覺得走路是挺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的事(實際上也確實挺浪費時間);
曾經我也很害怕去走路,因為我害怕這種慢節奏,我怕我一慢下來,我會失去很多別人正在參與的事(跟在群里搶紅包的心情是一樣的);
曾經我當我在走路的時候,我總在擔心別人的眼光是不是在看我,別人是否會說我吃飽了沒事干,瞎逛,或者說買不起車只能走路,等等。
可見,我以前是有著多么強烈表現型人格的人啊
由于多年不走遠路,一路走下來,真的沒有那么簡單。
走到還不到一半,就發現自己走不下去了。想抄近路,卻發現其實可以選擇的路并不多,腦子里估算一下,其實很多小路都是一些巷子、樓宇間的小路。因為擔心走錯路,想想,還不如走大路,至少大路是直線,不會錯。
走在路上,不時會經過公交車站臺,看著通往我家的公交車停下,心中一頓驚喜,有下車有上車,可,最終我還是沒上車,因為我今天就是要刻意走路回家呀。
就這樣,原本幾分鐘的車程,我花了近30多分鐘的時間,走到了家。
到家之后,老婆驚呼:了不起!但,我自己回想一下,其實好像也沒那么遠。
在這段走路的過程中,我有了這么一些感悟:
1. ?習慣了快節奏,偶爾不妨也讓自己慢下來一次,雖然,這很浪費時間,但對生命而言,這其實是一種體驗,我們需要直面生命的思考;
2. ?人生跟走路一樣,你以為你是繁華世界的一分子,但其實,你只是繁華世界的匆匆一過客,沒有太多人會去問你,你去哪?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目標是回家。
3. ?很多事,在沒試之前,會想起來是不可能的,在沒開始之前,會覺得很簡單,在做完之后,會覺得也沒那么難。區別在于想沒想,做沒做。只有真正踐行之后,答案自然而然地出來。
4. ?路上會有各種你想放棄的誘惑與理由,但,當你決定的那一刻起,你就沒得選了,有時候,怕,你就會輸一輩子。
人生中,我們總以為我們很認識自己了,我們很了解這個社會了,我們有很多的朋友,等等。這些看似熟悉的事情,好像讓我們覺得我們之間的交情還不錯!
可是,當有一天,你仔細問自己時:你們真的有交情嗎?相信,你一定會有不少的感悟吧。
如果沒有連接,交情真的不會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不妨問問自己:
你與自己交情如何?
你與社會交情如何?
你與朋友交情如何?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