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孔子如是說,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這是兩千年多年前,至圣先師留給入世君子的箴言。在那個諸侯紛爭,群伐并起的時代,個體生命如同草芥,人的尊嚴可以基本被忽略,朝不保夕成了一種人生的常態。但,作為“士”的優秀代表之一的孔丘,卻,奔走于鄙陋者之阡陌,游說于權霸者之高堂,以推廣儒家大道為己任,以學說教化萬民為宗旨,縱使困厄于陳、蔡之間,累累如喪家之犬,依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期千年之余,終成——“大成至圣文宣先師”,高高在上地敬受萬民敬仰、跪拜。
? ? ? ? 不同個體的生命歷程成就了各自的人生傳奇。她獨立而特異,她不拘一格而又具有普世之情懷。在可以讀通他留下的文字、語錄之后,每一個孤寂的魂靈一定可以自我從內的迸發出一種向上、向善的力量,她就是——愛。他愛他的民,愛他的國,但更愛屬于自己的“人”。他把這種愛成全成了一種信仰,一種文明,一種文化,謂之道統。“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推己及人,從愛自己開始,造就了每一個生命體自愛的肇始,對于孔子而言,也無可例外。這就是儒家內證自明的道統本源,無論你是君子,還是小人,是國君,還是臣民,都可以從自我內在的“愛”開始,來尋求生命的終極意義與歸宿。
? ? ?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一定不是我們書本上所剖解的朗朗之乾坤,試想,區區只有幾百萬人的華夏熱土,殘存著大小兩百多個所謂的邦國,作為每一個獨立且單一個體的人,所存在和追求的價值無非是——吃、穿、住、行,其常態是——生、老、病、死。在生命的本源里,沒有實際區別;也許存在所謂在地位上有形的高級與不高級之分,但,不可抗拒的都將走進一個同一的結局——“死”。在膚淺的生命形態里,每一個生命體或許會害怕、恐懼鮮活生命特征隨時消亡和不復存在,但誰也無法左右并不得不接受這千年而不可改變的“源定律”。借用,當代最為先進的人類社會演進和發展的動態規律來言,如何在千年之前勞動力極端低下,生產力無法全面發展的困局中尋求每一個生命體的存在與安康,將是所有人必須所選擇和面對的嚴峻考驗。無論君王還是民眾,無論知識精英還是道統維護者的夫子以及所存在的諸子先賢們,必須尋求更多生存可能性的方案和方式。而,以仲尼為優秀代表和發軔的儒家,只是提供眾多生存可能性方案中的一家,其他,還有墨翟的墨家,老莊的道家,韓非子、李斯的法家,鬼谷子、蘇秦、張儀的縱橫家,鄧析、惠施、公孫龍的名家,鄒衍的陰陽家.........這就是所謂的“百家”?!按呵餆o義站,戰國無明君”,建立在殺戮基礎上的王霸之道,踐踏的是做人的尊嚴,剝奪的是為人的生命。“朝不保夕,命若草芥”不僅不是玩笑,而且是生活的常態,生命的悲哀。(補充春秋時期的勞動人民的壽命年限和生產關系/生產力之詳情)歷史的大勢,歷史的實情,也一定真實且深刻的左右著每一個春秋時期的生命體,誰都無法躲其身。站在以“士”為代表的人文使命傳承的道統下,仲尼發出了“訥于言,而敏于行”的勸誡,既是對君子提出的要求,也是對世人愛的宣言,更是對在那個把生命當作不以為然為兒戲時代的控訴和曲筆式的寫意(寫實)?!熬诱f話要小心,做事行動要敏捷”這只是表意,而深層意思應該是“人們說話要謹慎,不可因口狂而出惡言,否則,傷害了自己,又害了他人,以致招來更大的殺生之禍。推而廣之,就是對生命的一種敬畏和愛,生命(有形)消亡了,一切也都將隨之而不存在。但,還是有一種存在,謂之精神、文明或者是文化,佛家言說是無相,看不見的一種存在,是無形的存在。不是,無端的來曲折的理解孔子的學說言辭,而是站在同理心的春秋戰國時代來進行相對客觀的一種推理性的分析。
? ? ? 基于這樣的一種大文化背景下的精神洗禮,吾不敢言志,不敢妄語亂評,只有默默的把所有殘存的思緒疊加在思緒的醬缸里,讓他在時間的記憶里發酵,讓他在歲月的長河里淹沒,也許這是他最好的使命。儒家道:“立德、立功、立言”,做到者,為三不朽完人。縱觀歷史,幾千年之春秋,惟有兩個半,一個是孔子(公元前,551-479),齊魯文化、中原文化的開創者、代表者;一個是王陽明(1472-1529),陸(陸九淵,1139-1193)王心學的集大成者,創立“陽明心學” ;還有半個是曾國藩(會試前曾子城,1811-1872)。正是敬畏這些大儒先賢,小孺子不敢怪力亂言。自古天下文章一大抄,不是沒有道理的。今天我們說過的話,著的書,立的言早就被過往的智者、明人說了遍,今天,不知天高的后輩們,只是在咿咿學語,鸚鵡學舌而已。可,出版業發達的今天,炮制一本鴻篇巨著,似乎是分分鐘鐘的事情,對于著者而言,并不存在若吾般的敬畏,反而大行其道。也許,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吧!無怪乎一個“利”字了得。那里管得了那么多的敬畏,況且枯骨朽言早以隨風而眠,能留住的只是眼前的利欲之需。從此,真的是:“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去”了。
? ? ? 推倒一座豐碑很容易,但要想重建,非一日,一時,一人之功也??上В叭俗隽税駱?,后進的吾輩,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吧,就算是悲情,也要悲情到底!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戊戌年 仲夏夜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