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開車、伏案工作、缺乏運動……忙碌的現代人在工作越來越突出的同時,腰椎間盤也越來越突出!早期是腰部隱隱的疼痛,嚴重的時候甚至無法正常行走。那么,誘發(fā)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1、年齡:腰椎間盤突出一般多發(fā)生在20~40歲,比例大約占整個腰椎間盤突出發(fā)病率的80% 。椎間盤是身體負荷最重的部分。因此,20歲以后,腰椎間盤開始退行性變,由于脫水、髓核張力減低,椎間盤可變薄。
2、長期震動:汽車和拖拉機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長期處于坐位及顛簸狀態(tài)時,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過大,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和退變。同時震動亦影響椎間盤營養(yǎng),對微血管的影響均可加速腰椎間盤突出。
3、過度負荷:當腰部負荷過重,長期從事彎腰工作易患上腰椎間盤突出,如:媒礦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長期彎腰取重物,腰椎間盤負重超過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時,即導致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從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4、外傷: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間盤前厚后薄,當患者在腰部損傷、跌傷、閃腰等時,椎間盤髓核向后移動,而致腰椎間盤突出。這也是屬于常見的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5、社會因素: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跟職業(yè)也有牽連,腰椎間盤突出癥可見于各行業(yè)的人,經常從事彎腰勞動,駕駛員的腰部顛簸和右側手足勞累重,皆易導致腰椎間盤受損。
6、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這是誘發(fā)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之一,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節(jié)失穩(wěn)、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huán)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
7、外力的作用: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的輕微損害,日積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間盤突出,加重了退變的程度就會誘發(fā)腰椎間盤突出。因此,這也是屬于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腰椎間盤突出的日常起居注意事項
1、防止便秘,避免猛烈打噴嚏、劇烈咳嗽等增加腹壓的因素。
盡量少吃肉及脂肪量較高的食物,因其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而導致病情加重。可多攝入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改善排便情況。
2、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
人在完成各種工作時,需要不斷更換各種姿勢以緩解腰部壓力,如長期處于某一姿勢不變可導致局部的累積性損傷。特別是長期處于不良姿勢更容易誘發(fā)本病。工作強度大,工作時不能保持脊柱有效的生理曲度,易造成腰背肌肉長期僵硬、痙攣,腰椎間盤負荷增加。
3、采取正確的彎腰拾物及抱持姿勢,避免腰部過分受力。
日常抬拾重物時盡量采取屈膝屈髖下蹲或一條腿半跪,把身體盡量靠近重物,背部保持平直,同時注意腳部用力。
4、采取正確的坐、立、站姿維持腰椎生理平衡。
正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兩眼平視,挺胸,直腰,兩腿直立,兩足距離約與骨盆寬度相同,這樣全身重力均勻地從脊柱、骨盆傳向下肢,再由兩下肢傳至足,做到真正的“腳踏實地”。
5、避免穿高跟鞋、低腰褲及久坐沙發(fā)。
椎間盤突出患者避免穿高跟鞋,中跟鞋和坡跟鞋的作用也會引起重心前移,容易導致脊柱彎曲加大,這與高跟鞋相比只是程度的問題。
6、加強功能鍛煉但要避免劇烈運動。
功能鍛煉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非常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但功能鍛煉也須注意不要過量運動,感到疲勞就需要休息,應保持低強度的溫和鍛煉。
7、注意臥具和臥位,避免過分柔軟的臥具。
過軟的床鋪在人體重量壓迫下可形成中間低、四邊高的形狀,很容易影響腰椎的生理曲線,使椎間盤受力不均。因此,從治療和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角度出發(fā),日常生活中應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8、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
適當佩戴護腰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說,主要目的是制動,就是限制腰椎的屈曲伸展等運動,特別是協(xié)助腰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動作,以保證損傷的腰椎間盤可以充分休息。另外,腰部受寒、受潮很容易讓腰椎間盤癥狀加重或復發(fā),患者可以選擇既制動又保暖、透氣、不積汗的高性能康復護腰來保護腰部。
腰椎間盤突出能根治嗎?應該怎么治療?
所謂治不好原因有二:一是選擇方法不當,二是沒有堅持治療。有的患者一聽說哪里有新療法就去哪里治,但在哪里都不能堅持,最終是跑的地方不少,效果不理想。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是“腰椎間盤突出”治療中的首要和重要問題。
中醫(yī)傳承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在我國提出“健康中國2030”時代背景下,實現全民健康,離不開中醫(yī)的發(fā)展。在中原之土,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山東莒南縣留存著一支從清朝延續(xù)下來的太醫(yī)血脈,“尤氏中醫(yī)”六代相傳,近200余年懸壺濟世,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