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筆下的江南水鄉,充滿柔情和清朗;“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鐘情于這般開闊幽靜的天地;“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范大成眼前的田園恬淡雅致讓人忍不住心跳加快。
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田園中的勞作,翩翩飛舞的蝴蝶……把三位詩人的世界疊加出的這幅小城墨畫即是我的家鄉我所居住的小城。
在大別山東延有一座山叫“天柱山”,怪石組成了他的身體,奇柏錐制成了他的衣裳。泰山是巨頭黃山若豪門的話,天柱山似乎只能算偏安江南的小家碧玉,但是它的“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卻也是別具一格的。曾于清晨在自家門前極目眺望著前方,眼前越過幾座較高的樓宇,在藍色,紅色,黃色,白色融合一體的背景下,天柱峰突破重重云霧的繚繞直插云霄,若隱若現,似是仙境,堪比蓬萊。清早能看見這樣的優美的景色,可謂是一種幸運,孰能不因此有一天的美好心情呢?小城,依傍著一座青山。
在長江支流皖江中有一條喚作“潛河”的骨干河流。在炎熱的夏天,三峽有它的急流沖蕩,潛河卻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清涼,父母帶著自己的孩子在水中快活地玩耍,潛河成為人們增進家庭感情的一個福地。沿河的居民可以在河中清洗自己的衣服,潛河也為節約水資源貢獻了一份力量。每到傍晚,人們會穿上運動鞋在沿河的堤壩上散步,欣賞著美麗的景色,竹林,草地,還有許多塑像,時不時還會有幾只綺麗花紋的蝴蝶或是一片高速飛行中的蜻蜓出沒在風波里,潛河給人們帶來了視覺上的舒暢,也帶來了許多愜意的感受。在寒冷的冬天,潛河依然毫不停歇地向前奔流,河水時漲時跌,站在橋上望去,那是嚴冬里不被寒冷征服的生命力。潛河將便利帶給沿河的人們,也將人們的夢想連同滾滾河水帶向遠方,帶向更廣闊的天地。小城,流注著一道生命的綠脈。
周末的閑暇或夏秋的美麗時節,邀上三兩個好伴,找一塊草地仰面躺下,抬頭漫天晴朗碧藍無涯,朵朵白云千變萬化,似是駿馬,似是猛龍,又似是溫潤的白兔……藍天中的小鳥暢翔無阻,鳥兒在他們的世宇里翱翔,我們在藍天下的碧草上放飛思緒。
青山環綠水抱,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還有沃野千里,每到播種的時節,勤勞的小城人們彎下腰來,一手拿著秧苗,一手栽種,還可以在田里捉捉泥鰍,有時小孩子站在田里總要弄的滿臉黑泥,好像做了個面膜一樣,多么生動有趣的畫面。在一些比較崎嶇的山里,智慧讓人們開辟了梯田,人們可以種種小菜,棉花,衣食也確保無憂了吧。站在別處望去,一層一層的遞進,又好像無數力量的層層疊起,如此下去,想要入云也不是什么難事了。一座老城有山有水有天地,便有了根本。小城的這方山水養育了京劇鼻祖程長庚,雜技皇后夏菊花和民國第一寫手張恨水,這片天地也凝匯成《女駙馬》《天仙配》等朗朗上口的黃梅戲,于是,人們在閑暇時光機便可以在咿咿呀呀中有滋有味了。小城的藝術,融匯了山的仁慈。戰國時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刻錄了縈繞小城氣息的二喬在春風中的搖曳嬌羞;明朝朱元璋鐘愛的雪湖貢藕也蘊含著小城清雅的味道;解放戰爭中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從此便步入新中國的時代。小城的歷史,汲取了水的明智。山仁水智的靈秀水土,難怪小城的人們總是面若春光。
但我最愛的是你所擁有的清新。
現在我國諸多大城市尤其是津京冀和蘇滬浙地區,從世人向往的繁華圣地成為人聞懼之的霧霾重地。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張圖片,一架飛機在北京的上空經過,拍攝下的一張讓人黯然銷魂的照片,那云是灰色的,也是黑色的。看到這里,我不禁抬起頭吸了吸小城中帶著淡淡花香與泥土氣息的空氣,哇,美妙極了!這種感覺似是一絲清甜的蘭草花香,悄悄地流進我的眉心,我的腦海里,又好像無法言喻。若不是經濟的高速發展,與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霧霾也不會殃及我們的泱泱華夏大地。我也擔心在此時此刻日益繁華的小城中,是否會遭受霧霾的侵襲,是否我將很難再看到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小城是否會失去曾曾有過的五色交輝,我不敢再思索下去……我只想從現在開始,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號召小城的子孫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低碳生活,為小城保留下清新的著裝,美麗的面貌。
小城,你江南的柔情,自然的開闊,田園的閑靜,早已嵌入我的腦海;你的一山一水,廣闊天地,也刻畫在我的心里。
伴隨著青山綠水,仰望天空,一群小鳥在天空翱翔,我的夢想乘著它們的翅膀飛向遠方……
原文地址:http://www.9787game.com/zixun/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