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優秀的國外作曲編曲教程請戳這里哦:作曲編曲相關講座資料翻譯整理
本文原文地址:楽節と終止
在這里我們來整理一遍和終止有關的內容吧。還有就是,在這里我所說的“終止”和之前說過的“終止式”是完全兩個東西,請不要搞混。
樂節與終止
在歌曲中起到一個段落作用的單位稱為樂節。雖說對于樂節的長度并沒有什么規定,不過一般而言基本上都是以4個或者8個小節作為一個樂節。比如以流行音樂為例,其中A段、B段、副歌組成的結構就屬于這個情況。可以認為流行音樂本身就是整體作為一個樂句來結束的,并且這個整體會重復多次。然后就是樂節的終止方式大致分類的話存在下述3種模式。
全終止
當樂節結束在調的主和弦上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全終止。一首歌的終止基本上都是這個形式,而在歌曲中中間也存在使用它來進行分段的情況。由于它終止于最穩定的主和弦上,因此無論如何都能給人一種“結束了”的感覺。
半終止
樂節終止在屬和弦亦即V或者V7級和弦上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半終止。半終止用于想要進行分段但同時要給人以歌曲還有后續的感覺的時候。比如在重復2次A段的時候,在第1次A段的終止處使用半終止來讓人覺得歌曲還會繼續,這是一種常用的手段。還有就是我們將V7作為屬和弦來用的話,接下來就有很強烈的、想要與I級和弦進行連接的感覺,因此在“分段”的語境下,使用V(而不是V7)是最為理想的。
假終止
樂節終止在主和弦的代理和弦,也即是IIIm或者VIm(小調的時候就是?III或者?VI)上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假終止。當要假裝和弦進行是從V7進行到I來進行分段,以進入到另外的展開中的時候,我們使用假終止來完成這個工作。比如在流行音樂中進入副歌之前的地方就能夠看到假終止的典型例子。如果我們有效地使用假終止的話,就能夠違背(在好的意義上而言)聽眾的預想,讓歌曲顯得有張有弛。
在上面我介紹了樂節和終止有關的內容,實際的歌曲中是由若干個樂節組成的,我們經常將一個樂節進行重復又或者將一個樂節稍微進行變形。因此,在組織和弦進行的時候,可以說首先去考慮曲子的構成以畫出一個“設計圖”是最為直截了當的。在完成設計圖之后,我們再一個樂節一個樂節地考慮它的終止模式是怎么樣的,這么一來就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