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天氣漸漸涼爽,正是讀書的好日子!在八月里,我們追逐理想,展望未來!一起回憶我們在八月份共同讀過的十本好書!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采銅
內容概覽: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種緩慢的疊加。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一種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續精確的努力,撬動更大的可能,這便是精進。這本書為大家提供了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才能、成功七個方面的精進路徑,只要依循書中的方法反復磨練,便可以日益精進,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找到實現自我的那條成功之道。
讀什么推薦:
這本書從人生出發,選取了7個在人生過程中最重要的側面,提供了一條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徑,簡單明確。作者傳達著一種“人生沒有捷徑”的踏實理念,在現在的浮躁氛圍中格外可貴,持續的努力和學習才能找到興趣所在,而只有這樣才能發展出人生更大的可能。
書摘:
“采銅法則”——盡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件:
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找到真愛;學會一種有效的思維技巧;與大牛進行一場意味深長的談話。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買一件當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機游戲;以扶墻進、扶墻出的方式吃一頓自助餐。
低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練一小時書法;背誦三首詩;讀懂哲學著作的一個章節;多重復一組技能訓練;認真地回復一封友人的郵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參與一次網絡掐架;漫無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軟件窺視陌生人的隱私。
長袍與牢騷|智效民
內容概覽:
“社會思想”篇:介紹了林森、張瀾、張君勱、胡適等人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們致力于推動現代中國的轉型,其情切切,其心拳拳。
“文化傳奇”篇:講述了成舍我、夏衍、柳亞子、張伯駒等人的風骨錚錚,蘊藉風流。
“時代變遷”篇:討論了物理學家饒毓泰、新聞人楊剛、地方紳士牛友蘭等人的坎坷命運,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讀什么推薦:
民國時期是一段歷史上輝煌燦爛的時期,時至今日,當我們面對“大師之后已無大師”的追問,仍需要追溯到這段歷史,從中吸收智慧與精華。這本書寫出了很多被我們忽略的人和事,也寫出了今天我們要重新著眼的思想。
書摘:
1962年元旦,前來探望和拜年的人絡繹不絕,但只有極少數人獲準進入病房。1月10日,胡適再次出院。臨出院時,醫生給他提出七項要求,我把它們概括為“約法三章”:一、每天上午做事不超過一個半小時,其中包括會客時間,且每人不超過15分鐘。二、每天午休2小時,晚上9點半必須上床休息。三、飲食、用藥、體檢均按照住院慣例,不得隨意改變。
中國人的智慧|林語堂
內容概覽:
本書是林語堂的解讀中國和中國人的經典著作,全面介紹了中國人的生存哲學和人生智慧,是一部深刻剖析中國人的著作。林語堂在該書中用坦率幽默的筆調、睿智通達的語言娓娓道出了中國人的道德、精神狀態與向往,以及中國的社會、文藝與生活情趣。本書寫得非常美妙,既嚴肅又歡快,對古今中國都能給予正確的理解和評價,被譽為最真實、最深刻、最完備、最重要的一部關于中國的著作。
讀什么推薦:
林語堂先生解讀中國和中國人的經典著作,從中國的南腔北調寫到女人裹小腳,從中國人的惡劣德性寫到中國人的理想和生活哲學,既幽默有趣又嚴肅犀利,對各種中國特性一語中的,實在是一本極為精彩又引人深思的書。
書摘:
中國人三大惡劣而重要的德性:忍耐,無可無不可,老猾俏皮。三個弱點:忍耐性,散漫性及老猾性。
巨人的隕落|肯·福萊特
內容概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中,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威爾士的礦工少年、剛失戀的美國法律系大學生、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蘭伯爵,以及癡情的德國特工……從充滿灰塵和危險的煤礦到閃閃發光的皇室宮殿,從代表著權力的走廊到愛恨糾纏的臥室,五個家族迥然不同又糾葛不斷的命運逐漸揭曉,波瀾壯闊地展現了一個我們自認為了解,但從未如此真切感受過的20世紀。
讀什么推薦:
宏大的背景、結構和故事巧妙交織,構成了一部扣人心弦的史詩。戲劇沖突和歷史真實被如此生動地展現,引人入勝,福萊特是真正的大師!
書摘:
世界是屬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屬于我的。
像間諜一樣思考:CIA情報官的商業技巧| Carleson,J.C.
內容概覽:
本書將中情局的行事原則、訓練方法,成功轉移到商業實務,例如:如何開發你的商業特質,如何挑選與組建一級團隊,如何以創意和靈活的方式解決問題,如何建立以任務為導向的行事方式,如何獲得并解析商業情報、如何在組織陷入危機中進行管理,如何在競爭中保持不敗,等等。在爾虞我詐、紛繁復雜的職場商場中,你需要比讀心術更實際的作戰計劃,需要間諜的思想,以去因應迎面而來的種種挑戰。
讀什么推薦:
卡爾森巧妙地將她八年的間諜經驗轉換到工作場所中任何級別的人,她結合案例,告訴大家在職場中如何招聘應聘、如何考核、如何保護信息、如何建立和管理團隊。每個職場人都會從中獲益。
書摘:
在面試時,你不必刻意地要求自己去喜歡求職者,但一定要去尊重并信任他們,與他們友好相處,不要引起爭執或懷有敵意。但是,能否建立日后工作上的關系,就應該隨緣,而不應在招聘中有所勉強。如果你覺得在面試求職者的過程中有什么不妥,就憑直覺去處理,但在做聘用決定時一定要基于事實。
戰勝拖延癥|蒂莫西·A·皮切爾
內容概覽:
《戰勝拖延癥》是由加拿大心理學博士皮切爾帶來的心理學界對拖延癥的最新研究。歷時18年研究拖延癥,皮切爾博士已經不限于讓人們認識到“人人都有拖延癥”和“拖延意味著浪費生命”這些對拖延癥的基本認識,并且在教會人們真正的去改變拖延,重塑美好生活。這本書還配備了漫畫,由博士和他的朋友保羅·曼森一同創作。如果你要改變自己的拖延,看這一本書就夠了!按照書里的方法去做,馬上去做!
讀什么推薦:
篇幅不長,思路明確簡潔,有拖延癥的人根本不用擔心讀不完,而且讀完想立刻去做,想要送給朋友、親人,造福身邊所有人。
書摘:
拖延癥是一種明知道會影響自己做事的效果或者自身做事的態度,卻仍然自愿推遲既定事項的行為。我們懊悔在所愛之人在世時疏忽了很多應該做的事。其實很多時候,這種疏失懊悔都是由拖延癥導致的。
我腦袋里的怪東西| [土耳其]奧爾罕·帕慕克
內容概覽:
在麥夫魯特還是一個生活在安納托利亞中部窮山村少年的時候,他就不住地幻想自己未來的生活會是怎樣。十二歲時他輾轉來到“世界的中心”——伊斯坦布爾打拼,立刻被那些老城消逝、新城待建的景象所吸引。他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在土耳其的街道上販賣缽扎。他與那些在城市繁華外荒涼處的居民一樣,渴望致富。但是運氣似乎永遠都不追隨他,他看著親戚們在伊斯坦布爾暴富并定居;而自己卻花了三年時間給一位僅在婚禮上有過一面之緣的女孩兒寫情書,最后卻陰差陽錯地和那女孩兒的姐姐私奔。麥夫魯特人到中年,在伊斯坦布爾的街巷里做過許多營生,酸奶小販、鷹嘴豆雞肉飯小販、停車場管理員……他珍惜自己的家人和妻子,可工作失意、生活窘迫仍不斷擠壓著他。無論如何,他仍然夜復一夜,漫步在伊斯坦布爾街頭,一個沒錢沒地位的缽扎販子,既屬于這個大都市,又在頭腦中不停地尋找著另一種生活。
讀什么推薦: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蟄伏6年所作,被眾多讀者評為他本人最好的一部作品。
書摘:
這個世界的里面隱藏著另一個世界,只有將隱藏在自身里的另一個自己釋放出來,他才能夠邊走邊想地抵達幻想中的另一個世界。
滄浪之水|閻真
內容概覽:
父親在“我”出生那年因替同事講了幾句公道話被劃為右派,因此他還被趕出了縣中醫院,帶著“我”來到一個小山村,當了一個鄉村醫生。“我”考取北京中醫學院那年,他看了“我”的錄取通知書,吼了一聲“蒼天有眼”就一頭栽在地上。1985年,“我”研究生畢業回到省里,在衛生廳辦公室工作。從此開始了職場當中的勾心斗角。經歷幾番掙扎之后,終于成為衛生廳廳長。然而“我”在父親墳前,“我”苦苦思索為何原本的意念、理想,都在不知不覺間隨波逐流走上了另一路。答案是那里有虛擬的尊嚴和真實的利益,“我”就是因此放棄了準則信念,成為了一個被迫的虛無主義者。終于,“我”跪倒在父親墳前,把他遺留下的《中國歷代文化名人素描》付之一炬。
讀什么推薦:
這本書深刻地寫出了權力和金錢對精神價值的敗壞,有一種道破天機的意味,寫出了時運轉移中的人性百態與人情翻覆,是一部極為震撼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
書摘:
豬人也好,狗人也好,那只是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就是精明的人,能干的人,適于生存的人。而關注人格,堅守原則,自命清高那也只是一種說法,換一種說法是無能的人,跟不上時代的人。
我顛覆的傾向|阿爾伯特?赫希曼
內容概覽:
半個多世紀以來,阿爾伯特·赫希曼這位享譽全球的理論家、思想家一直都站在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的最前沿。本書收錄赫希曼自1986年后寫就的20篇文章,是他對自己學術思想的總結,也是罕見的精神自傳。赫希曼在書中反思、質疑、重新評估并進一步發展了自己關于社會變遷與經濟發展的主要觀點,他的自我顛覆和自我肯定向我們揭示了擁有如此偉大頭腦的學者是怎樣工作的。本書中更難能可貴地收錄了一組自傳性的文章,讀者將看到他如何深度介入了20世紀最重要的一些歷史事件,并借此理解這位“深刻的思想者”的思想發展歷程,以及他如此深邃的洞察力從何而來。
讀什么推薦:
赫希曼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知識分子之一,他在20世紀的時候介入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讓他的研究跨越了單一學科,這本書可以讓我們了解他的思想演變歷程,作為了解他的入門讀物,既有自傳又有思想,合二為一。
書摘:
自我顛覆傾向很可能是非常罕見的。因為如下這種行為看上去似乎有點奇怪:一個人希望證明他(或她)自己以前提出的某種因果關系或因果鏈條需要不斷地根據后來發生的事件或后來獲得的發現或研究成果,從相反的角度去反思、去修正。
對于自己在以前提出的觀點,我很可能反對之,也可能修正之,因為我發現它們的一般性比我原先設想的更低。我把這種經歷刻畫為“自我顛覆”。
人間詞話|王國維
內容概覽:
《人間詞話》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并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很是深遠。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讀什么推薦:
《人間詞話》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詞話著作,前有傅雷、朱光潛,后有蔣勛,都對這本書推崇有加,他的境界說和真情實感說讓每個普通讀者都能一下子摸到詩詞的脈,感同身受,既可作為中國文學的專業研究書,更可作為普通人的文學入門書,作為中國讀者,誰都不要錯過它。
書摘: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
想讀更多書摘,請下載讀什么或者關注公眾帳號:dushenme_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