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有情意的貓丈夫,和它的一家
春天,我家南房頂上,不知道什么時候,入住了兩只貓咪,一只是黃色的虎斑貓,很是健壯,個頭也大,另一只是稍小一點的花白貓,非常漂亮。這是兩只野貓,很怕人。見它們經常在屋頂活動,我就上去查看。在一堆雜物里,我怎么也看不出來它們的窩在哪里。但是它們就是每天在屋頂活動,從雜物里鉆進鉆出。
我家的南房和左右鄰家的南房連成一片,都是它們的活動場所,鄰居家的狗,最是見不得這兩只貓,只要逮著它們的蹤跡,就激動的狂吠不止,但它們瞧也不瞧,悠閑的蹲在屋頂角上閉目養神。
為了引誘它們下來,我經常拿一些好吃的,站在樓梯拐角處,拋給它們,剛開始它們非常警惕,看見拋開東西,就遠遠的跑開。等我們離開,再慢慢的靠近食物,小心的吃起來,邊吃邊四處掃視。躲在屋檐下偷窺的我們稍稍發出一點響聲,它們就像驚弓之鳥一樣趕快躲藏。喂的次數多了,它們也漸漸的沒有那么的懼怕我們了。那只大一些的黃色虎斑貓,膽子比較大些,把食物拋到距離我們一米的地方,它也可以放心大膽的,欣喜的跑過來吃。吃的時候也沒了以前的賊賊的樣子了。那只小一些的花貓可沒有這么好哄。總是保持著戒心,遠遠的觀望。
農歷五月的一天午后,我看見臥在屋頂瞇縫著眼睛曬太陽的小花貓,白黃相間的絨毛,團的圓球一樣的身體,好似比以前大了一圈。為了更好的觀察它,給它丟了塊兒點心,它疑惑的站了起來,張望著我與點心。終于忍不住向前走了兩步,又停下,一擺一擺的尾巴,看出它內心的矛盾。最后半蹲在哪兒,午后的陽光照在它的身上,那一身花色的皮毛,像涂了層油彩。我更加確定的是它的肚子大了,小花貓懷孕了。
懷孕了的小花貓,長相也漂亮了許多,但又說不上與從前的摸樣有哪里不同。西斜的太陽給小花貓罩了層淡淡的光暈,讓圓球似的小花貓看起來特別的溫和,特別恬靜。這也許就是母性的光輝吧。鄰居們都注意到了,房頂上的這只每天只在房檐上曬太陽的漂亮的小母貓。
過了些日子,它的肚子更大了,小小的花腦袋,細細的脖頸和圓滾滾的大肚子,很是不搭調。
過了不久,兩只經常出雙入對的貓咪,只有大黃經常在房頂活動,不見了小花貓的身影。經過觀察,大黃會叼著一些食物上了房頂,我不禁了然,小花貓十有八九是生產了。
兩三天后,小花貓出現了,像是大病一場,或者經過了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樣子。原本蓬松漂亮的皮毛,就像淋了場雨,盡打了黏。走路也不再優雅,像是一股風就能把它吹倒。
我體恤它初次生產的不易,趕快從廚房里拿些肉食,它雖然還是很警惕,但也接受了我給的食物。狼吞虎咽的吃相,讓它顧不上我是否靠近了它。看起來它這幾天吃了不少苦,因為生產,無法外出找吃的。雖然它的老公大黃,較之其它動物,還算講情意,還給它叼吃的,但一只貓的能量又有多大呢?
以后,我不管它們在不在,總在房頂放足夠食物,以備小花貓餓了來吃,幫助它度過困難時期。我并不擔心其它的貓來吃,因為這片房頂已成了它們一家三口的領地。
放暑假了,在外住校的孩子們回家了,我就盡量做她們喜歡的吃喝,給孩子們改善生活,補充營養。我做了用面粉、雞蛋、和適量的西葫蘆絲攪拌成軟糊狀,再放入花椒、咸鹽。在油鍋里炸成一個個的小圓球。我們這里叫油蛤蟆,松松軟軟的非常好吃。就在我要喊孩子們吃飯的時候,聽見門外有喵~喵的叫聲,我拉開門一看,竟然是小花貓,估計也是聞到了香味,跑下來要吃的了,我夾給它一個,它并沒有像往常一樣蹲下來吃,而是一口叼起,跳上了房檐,我看著它鉆進了雜物堆。原來它要給它的孩子吃。我非常驚訝,這就是母愛使然吧,雖然小花貓看起來也非常的嬌小,還算是一只小貓,確也懂的擔起母親的責任,撫養它的孩子。
貓咪家的孩子,也一天天大了,可以在它母親允許的范圍蹦跳、玩耍。超出了允許范圍,就會被它的母親小花,用爪子扒拉回去。
從此,南房屋頂上就演繹著一幕幕,溫情滿滿的一家三口貓的故事。最是要數溫暖的午后時光,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兩只大貓舒展著身體,互相依偎在一起,兩顆毛茸茸的貓腦袋,卻隨著身體毛色完全遺傳了父親的小貓崽,的蹦蹦跳跳的身影而轉動。這一幕真的是打動了我,父母親情,家庭的溫暖,并不只存在于自詡高貴的人類中,那些不曾被人關注的小動物也是一樣的。
在一次給貓咪喂食的過程中,發現一種人與動物共有的天性,母親小花貓帶著孩子,下來院里尋食,母親蹲在一邊,先讓孩子吃。吃的中間,父親大黃貓來了,一點都不客氣,徑直走到貓碗邊,吃起來。貓碗容不下兩顆貓頭,貓崽子只好退出,也蹲在一邊,安靜地等待父親吃飽。
這一幕與網上的一篇調查報告何其的相似,說的是記者采訪了幾對離婚夫婦,在房子與孩子的選項之間。所有的父親不約而同的選了房子,而所有的母親都選了要孩子。有一句老古流下的話,寧要討飯的娘不要當官的爹,這是從孩子的角度說的。從而也能看出,人類在不斷的進化中,或多或少的還保留了原始天性。
人況且還如此,我如何能苛責一只貓咪呢,何況它比起較大多數的貓咪,還算是負責任的。能夠長久的維持家庭的狀態,對于一只貓來說,也是極其的難能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