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關于這篇文章,我已想了太久。半夜睡不著覺,看不進書時,總會聯想到這篇未寫的文章。讀起文字,也會從中過于敏感的捉住與本文有關聯的立意和內容,以至于不能心無旁騖的體會任何一位作家的思想。但由于時機不當,更恐怕搜集在腦內的素材和累積的經驗無法支撐起要談論的論點之龐大,之復雜,所以久未提筆。這擔憂幾乎是必然的,因為寫本文的契機在于幾部影片所萌發出的感觸,單要用它們支撐這篇文章的內涵,當然是不可行的,所以我只把他們當作簡單的論據和引子。以我淺薄的認知,懷著謙卑來試圖論述人性及其表現、成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要探討人性,一拿出來必定要承擔它所附帶的份量。但要在文章的開始就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試圖概括它,也不是不可行。在我看來:人性沒有大善和大惡,皆由小善和小惡組成。小善多了,就被人歌頌,是為高風亮節的善人。小惡多了,在他人眼中就演化成大惡,是稱為惡人。善和惡的評判,不僅被不同年代,社會和政治規則影響,更關乎自身無法磨滅和改變的經歷。善,來源于內心儲蓄的家人,老師,朋友,陌生人的愛;惡,同樣出必有因,來源于所吸取的負能量,和一個對情緒的分解流通極不擅長的堵塞心靈。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在《撞車分歧》這部影片中,除了種族歧視和人與人之間無盡無形的牽扯,最令我觸目驚心的,是這其中隱含的人性。
? 一個有種族歧視的白人警察a,言語動作粗俗的侮辱了一對擁有高聲望和素養的白人夫婦,這份侮辱讓觀者膽戰心驚,憤慨萬分。而在家里,他卻是一個耐心照顧生病父親的孝子。并在后來極危險的情況下,用舍命的決心挽救了那名他所侮辱的黑人婦女的生命。他性格中的極端和他的果敢有勇、孝順,相融的如此和諧,我們完全可以根據他在其中一個場景的做法,就判定他的善惡,可我們卻很快發現不能這么做,在他惡的背后也有為社會所歌頌的善。同理,影片中一直善良、正真、單純的白人警察b,因為看不慣同伴種族歧視的做法,申請換組,想方設法的幫助受歧視的黑人,安慰因歧視而充滿憤怒的黑人,最后卻因為心中潛藏的懷疑和恐懼,而槍殺了一個善良的黑人,成為了本部電影最悲劇的兩個人物結局。
? 所有的一切皆出有因,人性永遠是平衡的,沒有一個人只有善而不存在惡的想法,也沒有一個人在惡的同時,內心沒有半點善源。這并不意味著一個人做出惡事,就該因為他心中存在的善念而不被責罰。可以同時存在的,是人性,而社會的規范卻不能以此而論,兩者完全屬于不同的評估范圍。人應該為他所做出的最壞的事而負責,就算他曾做過這個社會評定中最好的事。那么同樣的,不應該因為一個人做出的善事,而試圖作為他做出的惡事的駁論據和掩蓋物。善和惡在人性中的存在是互不矛盾的,在評判當中卻應該永遠獨立且毫不粘連。不應該因為一個人做過的善事而懷疑其所做惡事的真實信,反之亦然。善和惡之間不能推論,不能互導,也不應該評判一個人是為完全的善者還是惡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電視劇《金枝欲孽》中,演員絕佳的演技和精細的劇本臺詞,在銀幕這個不大不小的載體中,為人性勾勒出真實而虛幻的一筆。從玉瑩、爾淳、如玥、安茜,這四個最重要的女主角中,我們可以再一次看到人性的變幻莫測,和引起人性中善惡的表露與泯滅的不同原因。
?玉瑩出生于父親權高的府邸,母親是被人欺負的側室,從小目睹母親所受的冷落與委屈,在復雜的人事中成長。確立了她誓讓母親不再被家族低看的目標。她的一切行為皆與此有關,她可以裝蠢賣傻,虛情假意,除了對媽媽的愛和為其爭得榮譽的心,愛情,友情全是虛假。她靠孝順贏得安茜和孫白楊的信任幫助,又因為要達成孝順的目的,而棄之如履。她在其他方面可謂沒有原則可言,但卻不能說她就是毫無原則和人性的。
? 爾淳被“有用時,捧若明珠;無用時,棄之不顧”把人當棋子的養父從小培養利用,一生的目標就是幫助養父成就大業,兩個一起成長的姐妹曾是她毫無心機的軟肋,最后卻一個個離去。從小失去父母,又與親姐姐走丟的她,極其渴望親情的溫暖,渴望愛情的滋潤。而這一切與她幫助養父的目標相斥,她要心狠手辣排除一切障礙,她弄瘋淑寧,不眨眼的為玉瑩設下一個個陷阱,卻不忍傷害心愛的人,最終留下后患。
? 如玥,片頭就以狠毒的形象出現,隨著影片開展,她的形象卻變成了一個溫情的母親,大度的愛人,隨時洞察局勢的智者。造成她心狠手辣的原因,是年輕時因自己的軟弱而受人迫害的女兒,她為保護自己和女兒,變得強大強勢甚至冷酷無情。
? 安茜,善良重情義有良知到不似宮中之人。因為她唯一所求,就是平安,等時間一到就出宮與奶奶回鄉過上平淡日子。所以她不爭不搶,處處為人著想,欣賞孝順的人,不惜提供任何幫助,只求自己和身邊的人開心和樂。當知道奶奶被皇后殺害的實情,她一夜之間變成一個別人眼中為功名利祿不惜手段,背棄姐妹情意的人。因為她的目的最純粹,純粹即是不會對任何人產生威脅,所以她被最多人喜愛。人性中的趨利避害,如此巧妙不露痕跡。
? 在這里,每個人物性格的塑造都是飽滿的,符合現實,更符合人性。文藝作品中,無論電影、電視劇還是書本,反映出的人性,永遠是其中最迷人,最有味道的。
? 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和可有可無的部分。而這部分的重要與否取決于她年幼的經歷和定下的目標。原則,并非因為它包含和涉及層面的多少而決定一個人的善惡。我們喜歡跟自己原則一致的,從對影片中對人物的褒貶不一,折射到現實中對朋友伙伴的選擇。當在別人心中可有可無的部分,正巧是你心中重要的部分,你鄙夷,氣憤,稱之不可理喻。反之,你淡定,不屑,稱之小題大做。當一個社會的主流思想中重要的部分,正巧是一類人心中可有可無的,那么社會中的其他群體就會群起攻之,唯恐自己的不果決讓別人將自己劃為被攻擊的少數。有時稱為社會輿論,或將演變成某種革命運動般極端不理智事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尾記
? 當有欲望書寫自己心中的思考時,就要不顧一切的去寫,因為時間便是思想產生差異的條件,只有時間的才可累積時間一過,當時想記載的想法必定迥然。但在寫的過程中,必定要查閱有關資料,資料查的愈多,對自己思考的淺薄和知識積累的貧乏的認識就愈加深刻,到最后,羞愧和自我懷疑、批判,將令寫作不能繼續進行。唯有不斷積累才學到一定的高度,使這些內容有足夠的內涵,才是對文字尊重的表現。無法記錄當時思想、筆法的遺憾,和不能擁有近乎完滿作品的遺憾,這兩種遺憾,在思想不成熟之時,必將留下一種。不過有一種是可改變的,有一種似乎只能空留。今天我留下的這一種,希望以后有機會彌補。
感謝看完的你,希望沒有讓你感到浪費了傍晚、深夜、清晨或是午后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