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天才和瘋子的一線之隔
此部分由3篇文章組成,主題是解讀《儉者:釋放“少”的潛能,取得“多”的成就》,以及與本書主題相關的文章或書籍
《儉者》
追逐者的絕境——過分追求“多”的困境。
1、簡單道理。盡可能利用現有資源來發展
2、追逐者。追逐心態的三個來源1攀比2辦成更多的事需要更多的資源3想要“更多”。
3、買買買。雅虎在CEO梅耶爾帶領下分拆退市和pets.com被清算資產的案例。互聯網創業公司動力學:擁有更多資源=獲得更好的結果,作者認為應該是:更好地利用資源=獲得更好的結果。
正反饋游戲:短期內,追逐的越多,擁有的就越多,導致想追逐的更多。但是這個游戲不可持續,或者把可汲取的資源耗光,或者把自己的精力和希望耗盡。
如何判斷該全力爭取還是保存力量?1游戲是否可持續2追逐的前提,實力的需要還是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有差別的人類勞動——“創造”的價值
1、價值和價值。“無差別”的勞動是投入和產出正相關,“有差別”的勞動是投入一定,但產出倍增。創造性的利用現有資源。
2、儉省者思維。相較于“稀缺”思維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更關注自己現有的資源,主動地利用現有資源。三個好處1關注長遠目標2攀比心較弱,不會陷入追逐者絕境3盡可能利用現有資源。
3、受限制條件下的創造。人為設限有時候可能更有利于激發創新。
儉省者思維:主動給自己設定一些限制,專注于已有的資源開發新的用途,從而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追逐者絕境。
從刻意練習到功夫在詩外——培養廣泛興趣,打破固定思維
1、外行的洞見。“錨定效應”:人對事物的判斷會受到事先相似或相關事物的影響。復雜問題需要用到更多個專業的知識。
2、什么時候“練習”最有用。研究結論1有嚴格固定規則的領域,練習的作用最大環境局面越是可控和可預測,練習的作用越大。
3、21世紀什么人才最貴。多面手。
刻意練習的關鍵是方法,不是時間。
培養廣泛的興趣,把知識本身當成回報。
窈窕淑女效應——你最終會成為你所期望的那個人
1、你當她是什么人.“窈窕淑女效應”:你當她是什么人,她最后就真的是什么人。
2、自證預言。美國小學的案例:把學生分成三組-天賦組、中等組、低于平均水平組。事實上是隨機分組。但是8個月以后,天賦組的成績提高了16.5分。老師在教育中更多的給予挑戰和鼓勵。
自證預言:你“預言”局面會如何,你就按照這個想法去做,局面真的就會如何。
3、你和你對你的預期。敘事自我:時刻給自己講一個未來自己的故事,最后就會成為這樣的人。
《天才和瘋子的一線之隔》
認知抑制:一種本能,忽略接收到的大量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到需要關注的部分。
認知抑制解除:解除認知抑制的本能,注意到一般人忽略的信息,并從中發現東西。
智能:對想法的選擇和加工處理。
一個人在青少年時代的生存環境有較強的多樣性,就能獲得更好的創造性,同時又能保持理性。
多樣性:各種復雜的精力,比如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等等。
創造力=大膽嘗試新想法*智能
接觸多樣性的環境,培養自己的敏感度。
《用進化論修心養性》
本文可以認為是獨立的,關于《自下而上》一書的解讀。
演化論思維:一切都是自己碰運氣和奮斗的結果。
1、世界觀:演化沒有目的。演化沒有方向,環境沒有目的,
2、社會觀:好東西沒有設計。道法自然,人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是自發形成和演化的結果。
3、價值觀:自發演化的東西往往比設計出來的東西好。創新是自下而上、自發演化的結果。市場同樣是。
演化的特點:1、可繼承。即好的會得到獎賞,獲得更多的繁育機會,生育很多后代,更容易流傳。
? ? ? ? ? ? 2、兩個好東西之間,通過異性繁殖產生強強結合的后代。
(這兩個特點是以人類打比方的方式行文的,切不可僅理解字面意思)
4、人生觀:符合天道。演化的人生觀,使人更理性,更智慧,更謙虛。
演化觀的人生最值得干三件事:1傳宗接代,包括文化、思想的傳承。2交流,不同文化、不同思維之間的結合。3創新。大膽地實踐自己的新想法。
啟示:
1、減少自己的外在追逐,更多的關注自己,關注當下(這方面佛學更有指導效果)
2、關注自己現有的資源,充分發揮資源的價值,表面的和內在的。在發揮資源內在價值的同時,可以更多的將已有資源之間建立聯系,以應對以后的復雜局面。
3、培養廣泛的興趣,尋找各種興趣之間的聯系,打破固定思維。培養興趣中尋找各種興趣的培養方法。
4、給自己設立一個長遠的期望,并經常性的暗示自己這個期望。
5、接觸多樣的環境,充分培養自己的敏感度;鍛煉自己的智能,提高篩選可靠信息的思維能力。
6、盡人事,聽天命。
關于育兒的啟示:
1、盡自己的能力讓孩子接觸多樣性的環境。
2、適當的人為限制,激發他的創造力。
3、培養他“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的專注力,專注地找方法,刻意練習自己的能力。
4、對孩子建立一個期望,并把這個期望講給孩子。在培養孩子實現期望的過程中,適當的給予挑戰,在暫時性的不成功中給予鼓勵。
5、語言暴力,不僅僅是指咒罵,呵斥等,對于他人的貶低的暗示同樣屬于語言暴力。注意對孩子說話的用詞。
6、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同時要培養孩子對成功的尊重——把成功歸于運氣。
7、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增加孩子的交流機會,激發孩子的創新能力。
感想:
讀過一些美國人研究性的著作,雖然可能僅僅講一個道理,但是要用充分的案例來說明,并且要把這個道理條分縷析成諸多的細節。實證性和批判性思維是其長處。相較于哲學著作更注重邏輯思維,實證性和批判性思維的結合可能更容易讓人找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