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小聽的鬼故事
今天是10月31日,十月的最后一天。日歷顯示是國外的萬圣節,而十月初一也是我國傳統上稱為的“鬼節”。我們小時候的頑皮、哭鬧惹得爺爺奶奶沒有辦法,他們就說外面有鬼怪,不要再哭,不然會被鬼抓走。幼年無知,對神秘的世界本就充滿了好奇我們,一聽怪物瞬息安穩不哭不鬧。鬼怪為何物,至今我也不曾見過。是否有鬼,心中自知。
2.燒紙為了哀思
今晚上大街兩邊,一堆堆的火焰在燃燒,空氣中彌漫著燒紙的煙火味。各家各戶都不約而同的出來,要燒紙,寓意是為紀念自己先人,給他們“送點”在天堂或地獄中使用的“錢”。天上、地下的祖先能否使用,我們這些子孫不得而知,但是通過燒紙這種方式來祭奠,是一種表達不忘本的緬懷之情。一個不知道自己歷史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那么一個不去紀念自家祖先的家庭,同樣也是沒有希望的家庭。
3.公民的意識和素養的公民
哀思的確在表達,可漫天彌漫的煙霧,滿街成堆的紙灰,給交通帶來不便的同時,也給城市的環境帶來了臟亂的難堪。我就想,城市作為大家一起生活的公共場合,我們憑什么在這樣“祭奠日”的名義下,為了表達一己之私,而不顧社會公德,把公共場所當作亂燒、亂扔雜物的后院。如果是自己的后院,當雜物一堆,你還會打掃干凈??墒谴蠹掖_是燒完就走,任雜物亂飛亂堆而不加理會的走了。我們生活在城市,想要有一個舒適的優美環境,可當我們破壞起來時,又是那樣的理直氣壯。這不能不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公民意識和素養的缺失。
4.滿城盡是燒紙堆
滿城盡是燒紙堆。鬼火也點了,哀思也道了。剩下的滿街垃圾就留給了清潔工去打掃。清潔工被稱為是城市的“美容師”,可他們的幸苦我們視而不見、充耳不問。他們很早就打掃街道,可今晚他們又要在晚上加班,清理大家給先人們燒剩的殘灰。
5.合作才能“共贏”
說到這里,又想提到有些企業為了宣傳的目的,請清潔工們大吃一頓,犒勞一番,他們成了企業公司利用的招牌和宣傳品。企業知道自己的目的,清潔工也知道被利用的事實,可兩者都心照不宣,相互利用,都有好處,這樣不都挺好的嗎?我們的社會中這樣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的例子,其實就是常說的“合作共贏”。
6.點燃一把“鬼節”的火
全民的狂歡,被一把火給點燃。如何在這個紛亂的大眾社會里保持清醒和獨立的思考,更多的要求是站在圓圈的外面去觀察。點燃一把“鬼節”的火,能否照亮前程的路?人人心中都需要有一盞明亮的火,點燃生活的“光”。生活的細心者,大隱在鬧事的街區里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