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01
周六中午去姐姐家,一進門 ,小侄子哭得哇哇的,一地的米飯。
我趕緊幫忙哄孩子,問姐夫:“我姐呢?”姐夫收拾著地面,沒好氣的說:“生氣睡覺去了!”
原來,姐姐前段時間信心滿滿的競聘科室護士長位置,誰知結果宣布卻是另外一個不如她的同事當選,據說那人是縣長的親戚。
所以,姐姐最近心情不太好。中午回家先是訓小侄女不練鋼琴,又說姐夫做菜鹽太多。委屈的小侄女非要和弟弟搶著吃一塊心形的胡蘿卜,被沒好氣的姐夫訓了一通。這么一鬧,小侄子便不好好吃飯。
姐姐呵斥小侄子吃飯,傷心要死的小侄子一個不小心打翻了飯碗…..姐姐一生氣摔筷子回臥室睡覺。
好吧,一出熱鬧的午飯狗血劇。
姐夫說:“你姐最近狀態都不對,你這個咨詢師也去勸勸她吧,勸好了我付費!”
額!這不難為我么?我可是知道的,姐姐的工作態度、業務能力她要謙虛自稱第二,他們科室絕對沒人敢稱第一??砂肼窔⒊鰝€程咬金,她能不生氣么?讓你妹妹我去碰這個釘子?我才不傻呢。
姐夫看出我的顧慮,說:“沒事,你去吧,她一向得意于你這個妹妹,你講話她愛聽!”
這么一說,我好像也不好推辭,看看小侄子哭紅了的臉,和小侄女期待的雙眼,做小姨的我,便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哥,為了你們,我豁出去了!’然后狡黠一笑,“不過得等她午休醒來?!?/p>
02
大概1點半,姐姐從臥室出來,看見“從天而降”的我,眼前稍微亮了一下,接著還只是一句淡淡的“什么時候來的?”
我說:“剛來幾十分鐘!”,便跟著她屁股后面,搭訕:“姐,幾天不見,變漂亮了額!”
“漂亮什么呢?你姐我都煩死了!”
“怎么了?”
“沒什么!”不說就不說吧,剛好不用聽她抱怨。
我轉換套路,問道:“姐,你聽說過費斯汀格法則么?”
“干什么用的?”姐姐好學、上進,我就知道她會感興趣。
趁熱打鐵給她講:“這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的,他講: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舉個例子:您沒有如愿以償得到護士長,就是生活中的10%。”
姐姐白了我一眼,我鼓起勇氣繼續說 :“這10%你確實無法掌控,但你可以選擇不讓它影響你的生活呀。比如說,你可以不去訓孩子,不去訓姐夫….”
“那就為了讓大家開心,我悶著難受是吧?”
“姐,可不能這么說呀!姐夫、孩子不開心你就好受?”
看她沒說話,繼續跟進:“你看啊,護士長你已經沒撈著了。再為這個事繼續難受、委屈,受苦的還不是自己么?再因此把家里、單位關系處不好,孩子怕著你、同事躲著你,不讓你更難受么?”
我停了停,加上一句:“這種仇人笑、親人哭的事情,犯得著么?”
“那倒也是額!”她終于表示認同。
接著,我巴拉巴拉了一段我身邊的例子,她也隨時討論幾句,臉色明朗了許多。
“好了,你這丫頭,講話倒是挺有道理的!不就是個護士長么!我去上班了!”
“來來,小晨,讓媽媽親一口!”。又摸了摸侄女的頭說:“好好練琴哦,媽媽下班帶你吃好吃的”。完了又對姐夫說:“妹妹來了,我們晚上一起出去吃吧”。
說完,便哼著歌走了。
姐夫和侄女,面面相覷,問我給姐姐講了什么。我故意賣關子:“咨詢費給我,再告訴你們!”
姐夫說:“這丫頭,晚上請吃飯還不行么?”
話說到這份上,我也只能給他們普及一下費斯汀格法則是什么東東啦!
03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費斯汀格在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表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濕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時,不小心將手表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心疼手表,就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然后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表打濕,卡斯丁說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來。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轉回家。
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文包里,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待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這個案例里,手表摔壞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都是由于當事人沒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試想,卡斯丁在那10%產生后,假如換一種反應。比如,他撫慰兒子:“不要緊,兒子,手表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边@樣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隨后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04
姐夫聽完,若有所思。說:“照這么說的話,我也經常犯這個錯誤呀!”
“比如說啊,前幾天上班前我不小心把湯灑在了衣服上,正著急處理時,小晨在旁邊添亂,我忍不住訓了他。上班路上,想起訓孩子也挺愧疚,誰知一不留神,車蹭了。大清早,損失了好幾百塊錢不說,上班也遲到了。結果那天覺得一天工作都不順利,回家和你姐也說得不開心……”
“嗯嗯,孺子可教也!”我朝姐夫伸個大拇指!
姐夫白了我一眼,繼續說:“這樣的話,其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不順、生氣都是可以避免的?”
“那是啦,費斯汀格都說了,90%都可以避免的哦!”
“好了好了,你就說今天想吃什么?”
晚上,我們享用了一頓開心的晚餐。
05
說起來,幾年前,我也是一個心態很不好的人。單位事情不順,回到家看什么都不順眼,對父母沒好氣,動不動和男票干一架,過后自己又后悔萬分。
那個時候,我就想不通人生怎么如此雞飛狗跳?為何就不能擁有平靜、開心、快樂嗯?
直到有一天學習到費斯汀格法則,一下子點悟了我的人生:我為什么非要將注意力集中在10%的不開心上,而毀掉我90%的幸福呢?
此后,面對不快時,我便會更加淡然:不過只是生活的10%么,還有剩余90%等我主宰呢。
就這樣,雞飛狗跳的人生離我遠去,幸福安詳不請自來。
再看到很多人,因為一件不快的事情,被情緒左右,給家人臉色。為了不受良心譴責,還美名其曰:“我不假裝笑臉,是因為家讓我放松,這才是家的意義?!?/p>
我就想罵罵娘,這是什么鬼邏輯,因為親人對你的愛,你就可以肆無忌憚?你就可以任意傷害?
是你沒有通透人生!是你無力管理自己的情緒!是你沒有愛家人的能力!才會傷及無辜,哪里還來那么多的理由?
看看周圍,多少原本應該幸福的家庭,在這個邏輯之下被毀掉。
我希望更多人可以明白:生活中90%的不幸都由自己創造,同樣,也可以選擇創造90%的幸福。
最后,祝愿更多的人,具備愛自己、愛家人的能力,更加開心、快樂的生活。
我是丹鳳,每天一篇文章,幫您解決情感問題、成長困惑,助您培養愛的品質與能力。
如果對您有啟發,請動動您的手指、點亮下面的小紅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