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老太太把她的小狗帶到院子里撒歡。十多只,白色的、棕色的、黑色的,活蹦亂跳。每次看到這些毛茸茸的小狗,我就會想起老家舉行婚禮時的一個習俗——把新娘子迎進門的時候,新郎家會在院子里撒很多糖果讓小孩子們在來搶。大人們說多吃喜糖有福氣,其實,小孩們才不管福氣的事兒,只要有糖吃就好。
這兩天時雨時晴。路旁的樹都喝飽了水。樹干撐得臉色都發黑了,樹葉卻心滿意足,搖來搖去,仿佛在招手說,真好呀,再多我也能喝得下。蓄足了水分,等太陽出來,一定會長得很快。一天就可以長很高。雨后的陽光格外的美好,讓人身心愉悅。怎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置身在美好之中,會情不自禁地隨之美好。會讓人忍不住地想跳舞想歌唱。窗外的那棵老法桐樹,葉子長得大而繁茂,鳥兒在樹枝間飛來飛去。多自由!多敏捷!多歡快!看著,看著,不由得癡了!仿佛自己也長了翅膀,飛翔,飛翔,飛翔,像鳥兒一樣飛翔!偶爾會有金黃色的光透過玻璃照在我書桌上,雖然是下午的陽光,玻璃不太干凈,桌面上也有點凌亂,但當它照進來的時候,還是帶來了安靜和暢快。神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我愛這光。
晚上熄燈后心里有點煩躁,想要是能看看簡嫃的《水問》就好了。家人已經睡了,打開手電筒,把這本書從書架上取出來。一張疊得方正的紙巾從書中滑落在枕頭上。撿起來,聞到一股清香。兩年了,我還是如此喜歡這本書。夾在書里的這張紙依然幽幽地散發著香氣。這張紙是我在工廠上班時一個同事給我的,因為喜歡它的香氣,沒舍得用,夾在這本書里。這張紙讓我有點懷念那個交情不深的同事。我已不用讀這本書了,這香氣早使我心中的煩躁蕩然無存。
吵架后,他送我一枝“玫瑰花”。他問我:“是真玫瑰嗎?”我聞了聞,月季味兒。我說:“當然是玫瑰花兒!這是我天下第一、超級無敵喜歡的玫瑰花!”他是一個節儉的不懂浪漫的男人,極少買花兒給我。他問:“你還生我的氣嗎?”我說:“恩愛夫妻不到頭,咱們吵吵鬧鬧才能白頭偕老。”他說:“托你吉言。”
有一把譚木匠的梳子,別人送的,雙排齒。七年了,一直放在包里,隨身攜帶。壞過幾次,修過幾次。一直很喜歡。每天用的時候也很愛惜。大概是因為比較珍重贈送的那個人。
給姑父寄藥那天,在郵局見到一張明信片,上面有這樣兩段文字:
伊蓮娜,我叫伊蓮娜,我是一個女孩,就像其他女孩一樣。
伊蓮娜,如果每夜,都能有詩歌和美夢相伴,我會別無所求。
很喜歡這些文字,毫不猶豫地買下這張卡片。后來才知道,這段話不是選自一本書,而是一首名為《我叫伊蓮娜》的法語歌曲。更為美妙的這首歌也是我一直喜歡的蔡淳佳的《依戀》的原版。這首歌曾教人如此依戀!
天地廣闊,活著真好。有情可鐘,有景可賞,有書可讀,有物可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我也想成為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