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我自己出生在一個工薪家庭,不算富裕,但父母基本也沒讓我吃什么苦。不過我父親家兄弟幾個的經濟水平差別還是很大的,也因此能很真切地感受到,貧窮意味著什么。
我父親家兄弟三個,一家人生在農村。
父親是老大,從小成績很好,從農村考了大學出來在周邊的小城市做了公務員,收入穩定,自給自足;
老二高中畢業后沒有考上,于是直接出去打工,在老家娶了媳婦生了孩子,一家人只能在農村老家和父母一起住,夫妻兩個長年在外打工,孩子也自然變成了我們常說的留守兒童;
老三考上了中專,學的是工程造價,畢業后便到大城市打拼,很幸運趕上了房地產行業的大發展,之后定居在省會城市,結婚生子,在省會城市買了兩套房,最近還和幾個朋友合伙開了小公司,事業有成。
以上是三個家庭的背景,而正是父親家中三兄弟家庭的經濟差距,給我呈現了老二老三的孩子逐成長中截然不同的情境,也終于讓我切身體會到,貧窮套在后代身上的枷鎖。
老二的孩子出生在農村,第一個是女兒,因為農村重男輕女思想比較重,過了幾年又懷了二胎,生下小兒子,小時候父母在外地打工,兩個孩子便待在農村老家由奶奶帶著,上學是在農村附近的小鎮學校,教學水平我不敢隨意評判,但是硬件條件一定是相對比較差的。放學了以后,農村里也沒有什么學習娛樂的地方,要么是和幾個朋友在外面撒歡,要么就是在家里看電視。好在孩子也很爭氣,成績在鎮上的學校一直名列前茅,獎狀貼了滿墻。
老三的孩子從小在城市長大,為了照顧她,她的母親辭職成為了一個家庭主婦,每天照顧她的衣食住行,為了讓她能在省重點中學就讀,老三咬咬牙,換了一套重點中學旁的學位房,省重點中學是政府的門面,有最好的老師最優秀的教學場地,體育館實驗樓一應俱全,老三的孩子周末很忙,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周六上午英語課,周六下午數學課,周日上午籃球課,周日下午游泳課,大城市里有太多太多的學習資源,她的家庭也不遺余力的在她的學習成長上投資了大量的資源,成績要求也頗為嚴苛,老三的孩子在班上一直屬于中等偏上。
那這樣截然不同的成長環境下,對他們到底有怎樣不同的影響呢?
單從我的接觸來看,老二的孩子,生性孤僻,不善言辭,給人一種沒有家教不懂禮貌的感覺,經常對自己的父母大吼大叫,過年親戚回家她也不理不問,見面了連個招呼都不打,每天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看電視玩手機,雖然成績在班上一直是名列前茅,但是無奈學校整體水平一般。中考考完后,成績平平,本來都以為成績不錯能沖刺省重點,后來發現連市重點也上不了。不過我父親找人托關系,說她這個分數還湊合,交幾萬塊錢可以買進市重點。但是她的家里也不愿意給他出這個錢,就隨便找了一個學校。(這期間我父親是給過他們建議的,希望他們能選一個教學質量更好的學校,但是他們完全不愿意聽,而是選了一個村里人都說好的便宜學校)
老三的孩子,活潑開朗,即使是跟我這種一年不見還差很多歲的堂兄也能談很多的話題,你和她說很多新聞或者時事她都能略答一二。各種才藝特長我倒是沒機會見到,但是在省會城市上學的時候,偶爾去她們家吃飯,看到她周末連軸轉的狀態,對她的情況也了解了很多。她中考成績一如她平時的成績一樣,按部就班地升到了省會最好的高中,在最好的班上,不過想來,周末可能會更忙吧。
雖然兩個孩子還在上高中,但我有時會禁不住去想,即使最后,他們能上到同一所大學,就意味著他們從此平起平坐了嗎?老二的孩子性格孤僻,在學校會不會有人不喜歡她?老三的孩子自信大方,會不會在職場上獲得更多的機會?他們如何面對考研出國工作的選擇?他們會不會因為家庭的壓力而錯過一段愛情?會不會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而失去很多機會?
我心中有很多答案,但卻不愿去相信
我小的時候,父親常拿自家三兄弟給我舉例:我考上了大專,老三考上了中專,我們現在都從農村奔了出來,自食其力,老二不好好努力,沒有考上專科,所以一家人還在農村,知識是能改變命運的。
我從小就很相信這個活生生的案例,所以我很努力很努力地考上了一所好大學,我曾經自鳴得意地鄙視著那些連個一本二本學校都考不上的人,不是壞的不學無術就是蠢的無可救藥吧?人只要努力怎么會不成功呀?
可是看著老二老三的孩子一天天長大,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我看到了環境、階級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的烙印,枷鎖,她們永遠逃脫不了的桎梏。
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能毫無負擔的全心投入學習。
原來不是每個人家庭都可以全力支持孩子的愛好,理解孩子的想法。
原來不是每個家庭的父母都有足夠的遠見和能力支撐著他們的孩子走的更遠。
原來真的有人,不管再怎么努力,都無法擺脫原生家庭融于血肉的影響。
原來真的有人,從一生下來就被限定了未來的眼界和人生的高度。
上學的時候,我以為生活就是在跑道上賽跑,比別人跑的慢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工作了以后我才意識到,生活有無數條跑道,有些人終其一生只能在環形的跑道上原地徘徊,有些人卻能在筆直的大道上一路狂奔,有時,我們慶幸,自己終于找到了一條順暢筆直的跑道,父母傾盡所有給我們配上了最貴的跑鞋,希望你贏在起跑線,一騎絕塵,等你意氣風發地站上起點準備全力奔跑時,才發現,身邊的人不慌不忙地鉆進了跑車,天上還有直升機的轟鳴聲,刺耳,又讓人絕望。
如果你還沒發現自己身上的束縛,只不過是你的家庭在你身后,努力把你頭頂的天花板,舉得比你更高了一些。
文章最后我想說,努力真的很重要,好好讀書好好工作真的能改善你的生活,但是你的家庭背景基本上就框定了你的上下限,這個限制隨著社會階級的固化只會越來越難突破,寒門難出貴子。
現在的60后70后都喜歡跟你談奮斗,你聽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小時候飯都吃不飽,現在在社會上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可是時代已經變了,亂世出英雄,混亂才有大規模的階級變動,今天你還是農民,明天就打倒地主翻身做主人了。和平年代講的是龍生龍鳳生鳳,手握資源的人用一切方式維持自己的影響力,鞏固自己的階級優勢,個人的努力在資本筑成的護城河面前,多少還是顯得有些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