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兩天,在微信里看到一位才女美眉的一篇文章,題為“對不起,你已經用完了我幫你的機會”,文章大體是說,還在讀大學的她有著不錯的文筆,而這一優點,有時也為她帶來了諸多煩惱。例如,經常會有同學,朋友請她幫忙寫文章,大家似乎都覺得寫作于她是件再輕松不過的事,就是搭點功夫而已不費什么勁。更讓她難以釋懷的是很多受她相助的同學甚至都連謝謝都忘記了。
這讓她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痛苦不已,不斷反思,終于決心適時拒絕他人,勇敢地與“便利貼女孩”say byebye !
看后,讓我好生心疼。于是,今天特來說說這一話題。
-2-
“便利貼女孩”,一詞出自2008年陳喬恩主演的臺灣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之后便紅遍大江南北。
陳喬恩飾演的職場菜鳥剛一入職便被同事欺負,成了人人都可以呼來喝去的“便利貼女孩”,不僅要有超強的記憶能力記住各位同事的特殊需求,陀螺般地飛速前進去買咖啡買外賣,打雜替加班,還要默默接受同事理所當然地指使和倒打一耙地苛責,更要痛苦地、假裝不在意地做一個“在同事中可有可無、被邊緣化、隨手撕了就用,用完了隨手就丟,毫無存在感”的隱型人----“便利貼女孩”。
與所有偶像劇一樣,灰姑娘會有王子來拯救,陳喬恩飾演的角色自然也不例外,最終逆襲成功,讓那些曾經欺負她的同事們刮目相看。
可,現實生活中,灰姑娘般的“便利貼女孩”可不全都那么好命。有的甚至一直都活在這樣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3-
這讓我回憶起我的咨客瑞(化名)。
瑞是由母親陪同而來,來時母親便交代瑞想咨詢一下職業方面的問題,其他方面完全沒問題,不必浪費時間。而瑞則顯得非常被動無奈,沉默不語。直到我要求和瑞單獨咨詢時,瑞媽才不太情愿地離開咨詢室。
瑞是一家銀行的新晉職員,上海本地人,在父母的秘密打探和“一切都是為你好”的教導下,生性乖巧的女兒瑞終于進入了一家國有銀行網點里做銀行柜員工作,父母都為女兒能進入國有銀行而倍兒有面子。
可,瑞剛進去工作沒多久卻總是說她不喜歡銀行的工作,一心要裸辭。這讓父母非常不解和生氣。
咨詢中,我慢慢了解到瑞剛進入這家支行時,一直都非常照顧大家,因為她希望能夠與同事搞好關系,能夠踏踏實實地把這份父母眼中好得不能再好地工作做好。
她便經常提前到單位,主動擔負起給同事擦桌子倒水的工作。看到有的同事總是踩著點兒打卡沒有時間買早飯,她又開始幫同事帶早飯。剛開始1份,后來3份,有時最多時她要帶5份早飯。同事約會需要換班,她也欣然答應。
同事們剛開始都也客氣地說聲謝謝,可時間久了連她非常渴望聽到的謝謝也聽不到了,這讓她很失望也很難過。似乎一切都成了理所當然,她變成了十足的“便利貼女孩”,需要用的時候順手撕一張,不需要的時候隨手扔掉。
在經常性地渴望聽到謝謝卻聽不到時,她總是自我安慰,“即使同事們嘴上不說謝謝,但日子久了,相信自己的善一定可以換來同事們的真誠以待”。
可,她說她錯了。
她發現自己總是被忽略被遺忘是在發生了幾件事之后。
瑞說,有次單位圣誕節搞茶話會,她一如往常跑前跑后張羅。落座時,她發現每人面前都有一杯可樂,唯獨她面前的杯子是空的。而她的前后左右也都有,分明不像無心所為。
又有一次,單位分配新的更衣柜,按人數分配就缺一個小格子柜,領導的意思是讓其中一兩個關系好的同事共享一下就可,于是讓大家自己協調這件事。
可,結果呢。瑞的其中一個同事把她支開,趁她不在的功夫,聯合剩余8位同事,每人挑了一個柜子,唯獨她沒有。而昔日里她常常風雨無阻為她們帶早餐的幾位同事,竟沒有一個愿意站出來替她解圍。
最終,都沒人和她共用。瑞說這樣的小事她又怎能去告訴領導。領導雖說不是日理萬機,但也不會空到有閑心管這類小事兒。領導勢必也會認為是她不合群,人緣差,才會落到這般境地。瑞只好從超市買來了塑料儲物箱,不倫不類地放在更衣室。
瑞說從那天起,她的心就涼了,就開始萌生離職的想法。但真正讓她下定決心想離開是在她無意中聽到同事背后議論她那刻。
她聽到同事說她沒個性,好欺負,傻呵呵,沒心眼,總是愛搶著做事表現自己,一定是希望得到攀高枝,求得領導重視。
此外,她還聽到一個令她惡心、羞愧不已的秘密。
有次同事中午一起叫了涼皮,同事們都開吃之時,瑞還在幫大家沖速溶咖啡。有位同事口味重就順手又拿了一袋一碗一包標配的湯料汁倒了三分之一,誰知其他同事也沒在意,又有人也倒去一些。七倒八倒,竟把那一碗湯汁全倒光了。這時才有人發現,瑞只剩下一碗白白的涼皮,卻沒湯料汁了。
為掩蓋現場,有位同事竟把自己吃完之后剩余的含著湯汁的殘羹倒入瑞的這一碗涼皮中。等瑞來吃時還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對瑞說幫她攪拌好了。瑞,不知情,自是像個傻子般,糊里糊涂大口大口吃完了。
聽到秘密那一刻,瑞崩潰了。這是何等的對人不尊重和何等的被羞辱。之后的周末,盡管她很餓,美食也很誘惑,但她看到飯菜卻超級想吐,一點也吃不下。
后面瑞便一再告訴父母她要裸辭,可毫不知情的父母卻一再罵她不珍惜眼前的好工作,老實巴交不會職場的人際處理,不懂得感恩父母為她四處張羅工作的一片苦心。于是,帶瑞前來咨詢。
時隔7年了,我依然記得眼前的瑞那副黯然落寞的表情。
-4-
借瑞的案例,我想談談如何和“便利貼女孩”say byebye。
我問瑞,“在幫助同事時,你僅僅只是渴望聽到一聲“謝謝”嗎?”
自我安慰、失望和難過之時,是不是也在恨自己為何一廂情愿、不停地真心付出而沒勇氣停下來;是不是也在恨自己在想要拒絕時卻如同嘴巴被封住了一般,發不出聲音而沒勇氣說不;是不是也在恨自己為何如此沒個性不被尊重被遺忘被忽略卻還在堅挺地熬著刷存在感。
瑞回答說她渴望地當然不只是謝謝,還有很多很多,平等,尊重,友好,被重視,被認可......
在咨詢中,我讓瑞回憶成長過程中其他相似的情況,瑞說讀初高中時她也經常是“便利貼女孩”,但后面得不到平等對待,便慢慢轉變為躲在角落中最不起眼,最孤獨的那個隱形人。初高中時沒勇氣逃離學校,如今工作了依然這般下去,她會瘋掉。她急于逃離這個沒有人情味、沒有尊重的單位,她希望盡快換一家單位,但又沒有一點頭緒,她甚至連自己的興趣愛好都不清晰。
我還和瑞探討了她的原生家庭。瑞強勢的媽媽和軟弱的父親,造就了一個討好、自卑、人際困難的瑞。
我提醒瑞,工作換不換是她自己的選擇,同樣忙幫不忙,要不要說不,也是她自己的選擇,是她自己把選擇權拱手交到他人手里了。不做出調整,只怕是再換一個單位依然要重蹈覆轍。拒絕是她該有的權利,自私有時也并非是貶義詞。
我和瑞一起制定了蛻變計劃,鼓勵她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讓超我那個規條警察多休息放松下,不要總是跳出來阻攔,讓退讓到角落里的本我向前走一走,看一看會發生什么。
我還幫助瑞看清了自尊--尊人--被人尊三者的關系。只有更愛自己,才能更好地學會愛他人,也更能贏得她人的愛。
大約9、10周后,瑞告訴我,她第一次發現拒絕她人是件很大快人心的事,而且其實也沒那么難。
咨詢那段期間她還在騎驢找馬,她說一旦想清楚未來職業的方向就要和母親認真談一談,若母親再做阻攔,她一定會勇敢說不,堅定自己意見,不再做順從、沒個性的乖乖女,要好好疼愛自己,把20多年受的傷害都找補回來。
同事方面,她不再強求。她感謝講她壞話和羞辱她的同事渡她改變,她不懈再與渣子同事有工作外的交集。這般堅定不過堅持了1、2周,就有同事說她似乎變了,有的甚至開始有點懼怕她了。
最后一次咨詢是在瑞堅定的眼神和有力的語氣中結束的。
因次,我有理由相信瑞如今早已不再為此煩惱,也早已蛻變成她想要成為的自己了。
愿“便利貼女孩”都像瑞一樣,鼓足勇氣早日與過往的受氣包說再見,蛻變逆襲為一位自信傲氣的女皇。
愛誰誰,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