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所謂勤于思,敏于行,實踐能提升思考的深度,反思也能更好的指導實踐。基于這樣的認知,我將過往所學所思所行進行了專題整理,對內化知識和技能結構頗有益。又承蒙付老師抬愛和鼓勵,推薦我看《高效執行4原則》,來淬練自己的系統思維。本篇分享就是在閱讀思考和實踐后,關于可視化看板落地的一點想法。
誠如大家所言,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看板停留在花架子階段,怎么利用看板有效進行績效管理并非易事。舉一個我最近的案例,我做的OEE看板只要有人去問,一線的管理者就會緊張。但更加harsh的事實是,大老板要來的那段時間,大家都緊張。大老板一走,沒人管,大家就都不填了。這反映了基層管理者對看板有普遍潛在的認知:花架子做給領導看的。基層管理者根本沒有認識到看板本身的價值和作用,而中高層經理也挺悲哀,一方面希望下屬能夠積極使用看板,一方面卻不知道如何engage基層管理者使用看板。
正是因為自己的親身經歷,我才愈發的希望可視化看板能夠真正落地。俗話說的好,做系統和工具,最重要的是多問幾個為什么。做可視化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告知信息,呈現好于壞,更重要的是用來做糾偏,改進提高,激勵員工挑戰現狀,做的更好。正因為這個目的,走動管理(Gemba walk)和看板就完美的契合起來了。落地的根本方法就變成了如何建立有效的Gemba walk 流程和體系。
本周,小白經理我也只是照貓畫虎來學習如何進行Gemba walk。我自己做的看板子包含了AM, 合理化建議,通知,獎勵,GMS, 排班,OEE等關鍵信息。刨開日常管理用的通知,GMS,排班等FYI的信息。剩下的跟當前公司的關鍵流程密切相關。我也是學習了“大家”的Gemba walk 應該進行的原則:包含使命和愿景,流程,績效,人員發展等。本周,我做的第一個處女Gemba walk是在AM示范線上詢問,AM的目標,階段性成績,如何利用看板鼓勵先進個人。我當時問了幾個略顯稚嫩的問題
我看到AM生產線清潔檢查成績上升到了70%了,不錯啊,恭喜,怎么做到的?
和我們的目標85%還有差距,有沒有信心達到?怎么做?具體每周工作計劃看嗎?
你覺得看板有對AM的實施有幫助嗎?如果有,好在哪里?
你覺得除了我說的,AM還應該追求什么?
……
用大話來套,我是在基于AM支柱來詢問和鼓勵大家挑戰自我,同時也是在實踐GROW的技巧。我深深的體會到,提升自己的Gemba walk的有效性有多難。但我相信,只要我一個人能做起來,影響別的經理,影響別的主管,我們的看板管理也會真正做起來。當然,我只是識別了 重要目標--保證看板落地。但我還沒有識別出leading indicator, 還沒有建立激勵性追蹤體系,更沒有進行定期問則。該方法見《高效執行4原則》一書。
路還長,但我相信,我已經走在了正確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