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一條新聞,15歲的孿生姐妹因嫌父母管教過嚴,將親生父母雙雙毒死家中。新聞中提到,姐妹倆不止一次的想要殺死父母,前后預謀策劃了三次,先是用煤氣、后來用鼠藥。因為前兩次都沒有成功,最后一次,是用了6瓶劇毒鼠藥“毒鼠強”,拌進稀飯里,終于才將父母毒死。這是個令人震驚的悲劇。
而悲劇的背后,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失敗的縮影。姐妹倆從小被寄養在親戚家,直到3年級,也就是10歲左右才接回來跟父母同住。父親過于嚴厲,又疏于感情,而母親則整日打麻將,也不跟孩子交流。
但是,在教育問題上,父母又對孩子管理極其嚴苛,請家教上輔導班,不給孩子出門玩耍放松,不準帶同學回家。考試成績不理想,父親罰跪,母親咒罵她們「把她的臉都丟光了」。
這是個極端的案例。但不得不說,在很多家長眼里,我們提供你吃喝,給你房子住,你應該知足,應該考出好成績,給我爭光。這是天經地義,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從來沒有去關注過孩子的心里健康問題。因此,很多家長跟孩子的關系相處得并不好。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脆弱,極其容易走極端。
我們的父母,總是不習慣向孩子表達愛意,不善于跟孩子交流感情。但是如果孩子犯了錯、或者學習成績不好,卻總是會通過辱罵或體罰的方式,責怪孩子。父母總要咬牙切齒,表現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愛時沉默如金,但恨時卻暴跳如雷。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也為很多悲劇埋下了禍根。
2
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對仇恨表現得憤世嫉俗,卻不善于表達愛意。即使是現代,很多人也是打著愛的旗號,實則是對彼此的傷害。
前兩天張靚穎的母親發公開信譴責馮柯,也就是張靚穎的男朋友。而張靚穎也同時跳出來說,那不是事實。這件事一下子就在網上迅速發酵,徹底引爆了網絡。
盡管幾天之后,劇情迅速急轉直下,一家人同框出鏡,開心拍照留影其樂融融。而張媽媽也同意了女兒的婚事,并對馮柯撤訴。
看似這件事到此為止,大家高興收場了。可事實上,這件事不可能就此結束,甚至很多年后,都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不是我詛咒他們,而是在她母親寫下公開信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張靚穎的母親說馮柯是個大騙子,而張靚穎就是個小傻瓜。看起來這是一個母親為了愛護女兒,對女兒的未來負責而憤怒的護犢行為。可實際上,這不是愛,而是恨。
在發公開信之前,母女肯定經過多次的溝通,但結果顯而易見,矛盾肯定是不可調和。所以,張母憤怒了,恨透馮柯搶走了相依為命的女兒,甚至對女兒也心有不滿。張母心想,媽媽是愛你,才不讓你嫁給馮柯,你怎么能這么不懂我的心呢。
傷心憤恨之下,張母暴跳如雷,發出了痛斥準女婿是大騙子的公開信。按照我們正常人的理解,這種事畢竟是屬于家事和私事,即使你是公眾人物,也不應該拿到公眾場合來說。這是會讓人看笑話的。俗話說,家丑不能外揚。
事情一波三折,最后看似圓滿收場。但張母卻陷入兩難。如果張母說的是事實,那又是一個家庭教育失敗的典型案例。女兒寧愿護著騙子,也不愿意跟母親回家。這是天底下做母親的悲哀。
如果張靚穎說的是事實,那張母就會被變成一個冥頑不靈,不愿意放手,讓孩子獨立自由成長,一定要將孩子綁架在自己的道德價值體系里的老頑固。
所以說,在公開信發出的那一刻,悲劇就注定了無法收場。這是愛的表現嗎,這分明是暴跳如雷的恨意在作祟嘛!
我是茶人老七。
2016年最后的100天,堅持每天寫一篇文章,分享美好快樂的事。
歡迎轉載,請私信!喜歡我的文章,試試關注和點贊,給我鼓勵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