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己存在后臺里的待寫文章,只有一個標題和幾十個字的開頭,再看看上次更新的文章知道自己老毛病又犯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成了拖延癥重度患者了。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自己還在看別人的文章,看到別人寫的好,就好像自己的情緒在得到發泄一樣,只是我知道這個不現實。
我覺得拖延癥是個共性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即使工作效率高的人依然避不開這個問題。
拖延會體現在各個方面。
比如寫作,別人都說寫下標題,寫下開頭就能一直寫下去,直到完成文章。我卻是個例外,沒寫下去的原因是想等自己準備好了再說,追求完美成了自己寫作的絆腳石。
在寫作上,能夠傳播出去的都是有價值的文章,對別人有價值肯定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什么修辭、什么排版都是可以往下放一放的。
但自己覺得在完成對別人有價值文章之前,首先是能找到自己的寫作價值。
就我個人而言,我想通過自己的寫作來訓練自己的思考,提高自己的行動力。在慢慢捕獲眾多信息中,圈定自己的主攻領域。
可信息是海量的,我們一天24小時投入也看不完,但我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進入哪些信息領域,也不知道自己擅長哪些領域。
只有用最笨的方法進行嘗試,慢慢篩選自己感興趣,又愿意付出時間投入的領域,然后尋求長期的投入和回報。
就像看過那么多人成功,學過那么多人的方法為什么沒有改變呢?
因為不專業,不專注。
現在真心覺得成功不可復制,所有的成功都是另辟蹊徑。
他人的成功總是別人的事后總結,幾乎沒有人愿意把成功背后的故事如實的反映給你,即使給你,時代不一樣,場景不一樣,使用后的效果也不一樣。
所以寫作先不要為別人,先為自己。
所以寫作先不要為傳播,先為自己。
自己的文章沒有價值,傳播也是浪費別人的時間,浪費自己的精力。把時間這個寶貴的東西放在實實在在的提升上才是最好的回報。
當然還有生活拖延,我該洗的衣服還沒有按時洗,我該鍛煉的身體還沒有邁出門,我該整理的屋子還在靜靜的等著我。
還有我們生活中不斷發生的事情。
記得前段時間,看到聊城于歡事件,本來想義憤填膺,情緒宣泄一番,可因為種種慢慢錯過。在我看來,于歡沒有錯甚至覺得他行動的來晚,應該早點動手,我相信任何一個面對侮辱自己母親的人都會豁出命的。
我討厭那些在事后,評論誰對誰錯的人,事情沒有發生在你們身上,你們才有時間像個裁判一樣說哪些合法,哪些違法,哪些合情,哪些不合理,如果你們是當事人還會這樣嗎?
如果是當事人還能這么理智的分析對錯,我勸你早點投胎算了。
和菜頭說熱點事件只有七天的時間,過了七天慢慢就會淡下來,而且熱點事件容易在周五出現,那是因為這個時間段容易傳播,現在來看確實有道理。
或許感覺國內有出現這樣的幺蛾子,其實國外也一樣。
就像才報道出來的華人在美國被槍殺的事件,女兒親眼看到父親在家被擊斃。僅僅是因為父親因為樓上太吵,拿著正在殺魚的剪刀喝令停止,而被對方報警之后,出奇的被槍殺。雖然在這個報道上有不同的說法,但是人畢竟死了,損失無可彌補。
想一想我們能做的真的很少,有時候覺得自己想要什么,走著走著發現好像是錯的;有時候越不想要什么,走著走著發現其實挺好。
千萬別被拖延的完美、拖延的滯后、拖延的幻想所打敗,時不時掐一下自己的肉,告訴自己這個不是真的自己。
只要在行動,我們終究能得到自己想的,不管開局如何復雜,前路如何迷茫,動起來就知道自己的要不要換個姿勢繼續瘋癲,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那個獨立的、思考的、鮮活的幸福人。
文:慧眼識魚
關注個人成長,每天記錄一點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期待與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一下點個贊?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