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成出軌了。疑似。
可是,已經確定:兩個美眉進入他的房間一晚上沒有出來。
所以,至于出軌坐實沒坐實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和兩個美眉整晚共處一室是事實。
我依稀記得《士兵突擊》中陳思成飾演的成才,優秀帥氣,急功近利,心思活泛,專營自私。
他演的很好,現在看來,也許還真是本色出演。
陳思成光芒四射,帥,有型,酷,有范??墒顷愃汲杀晃艺嬲P注卻因為得知他娶了漂亮溫柔的佟麗婭。
因為他的好,配佟麗婭的好,賺大了!
佟麗婭溫柔漂亮,顧家上進,完美女人的丈夫總是更容易被關注。
陳思成被爆疑似出軌后,一直沉默。挺好。
當發聲沒有意義,最好的方式就是沉默。一直沉默,總強過像蚊子劃拉腳似的發聲再怎么擺弄也逃不過讓人深深的厭惡。
只是,那個被稱作丫丫的女人佟麗婭,卻讓人可憐,著急,讓人憋悶,生氣。
佟麗婭結婚的時候,佟爸爸對她說:我把你交給老陳家,希望你到了陳家后,多干些活,給老陳做做飯,伺候伺候他。
在2014年《北京愛情故事》電影版宣傳時,陳思成和佟麗婭也曾有過一段值得回味的對話。
陳思成說:這個東西(對除了老婆以外的女人動心)會有的。每個人的背叛或游離一定會有。
佟麗婭說:只要回家就好。
而且佟在其他的采訪中也說過:即時他中間犯過錯,比方一夜情,我也會把自己調整好。但如果劈腿徹底跟別人好,那就不行了。
忍不住感慨,佟爸爸,佟麗婭,陳思成,他們三個還真是三觀一致。
更忍不住感慨,丫丫,你也太沒有出息了吧。這樣的態度實在讓人不能理解。
從佟爸爸的話中不難看出,佟爸爸心中的好妻子就是在家多干活,多伺候丈夫,能讓丈夫滿意的妻子。
佟麗婭非常優秀,事業身段臉蛋樣樣出色??删退阍俪錾?,也擋不住原聲家庭帶給她的婚姻經營觀念,也備不住她早已習慣的男人高高在上可以犯錯需人伺候的夫妻相處模式。
所以才會有出軌后“回家就好的”態度,所以才會找陳思成這種覺得“人人都會有出軌心思”的男人。
想說,有著這樣觀點的岳丈和老婆的陳思成出軌,也許還真不能全怪他。
別人對待你的態度,是你自己決定的。在婚姻和戀愛里,把這句話換為:男人對你的態度,是你自己決定的,也一樣是真理。
佟麗婭,很天真很率直,告訴他,出軌沒事,回家就好。
陳思成聽了會怎么想?這簡直太好了嘛,想出軌偷腥放心大膽的“偷”就是了,回家就好啊。
世界上的事情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想做的事,一種是必須做的事。
想做的事不能做(比如出軌),必須做的事不愿做(比如忠誠),怎么辦?
男人會試探。
試探是為了知道,知道倘若自己做了那種很想做卻不能做的事,女人你會有什么樣的反應。
如果你非常嚴肅雙眼瞪圓的說:你試試,我一定會拿菜刀剁了你!他一定會有所忌憚,至少,他會因為摸不準,因為有擔憂,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你毫不客氣的淡淡的卻很堅定的說:那就只好離婚了。他也勢必不會輕易嘗試,至少在他還愛著你不想失去你的時候不會隨心所欲。
可是,如果你像小佟一樣,溫柔的說:沒事,只要回家就好。他一定會在心里大呼“好極了”,然后毫無顧忌的去做那件事。
道理很簡單,因為知道了你的反應,權衡利弊與后果后,覺得能接受,當然去做了。
而“回家就好”的態度,根本稱不上是后果,一點后果也沒有,什么都不影響啊。
這種態度,真的是一種對出軌行為實實在在的默許。
試問,如果陳思成面對的人是張雨綺,他會怎么樣?
不是說他娶了張雨綺一定不會出軌,至少,他在想做那件事之前,會好好想想,而絕不是無所顧忌。
因為張雨綺的態度是毫不猶豫離婚,張雨綺會清楚的告訴他,你選擇出軌,就是選擇永遠失去我,而不是一切照舊。
當然,那些想偷腥的貓往往只是自己想想,貓一旦開始實質性的試探動作,這只貓也就沒有什么可愛之處了,趁早閹了最好。
但,我們如果真的愛貓,也想和貓長久,最好在貓還只是偶爾想想還做出任何試探動作時,就讓它知道我們遇到偷腥這件事情的反應,豈不更好。
不愿意發生的事不是該盡量避免嗎,哪有還沒有發生就告訴那個做壞事的人沒有關系的?
不要盲目高估愛情的偉大,也不要輕易低估婚姻的約束。不要因為過于自信而低估男人審美的多樣性,也不要自恃智慧低估女人在某些方面的愚蠢。
佟麗婭形象好氣質佳,漂亮溫柔,事業成功收入豐厚,前途無量。
但是,在面對出軌這件事情的態度上,卻真的是非常愚蠢。
就算自己真的很新潮,不在乎愛人出軌,可是能做到一點不在乎眾人的議論指點以及對自己的同情可憐和今后長久如影隨形的失落和委屈嗎?
一個默許男人做傷害自己的事的女人,好愚蠢!
當然,也許,佟麗婭已經后悔。可是傷害已經發生。
湘潭女子攜兩子跳樓自殺,留下一紙遺書和一片紛擾的輿論世界。
清官難斷家務事,日積月累的家長里短,你有你的好,他有他的好,你有你的錯,他有他的錯,你有你的抑郁癥,他有他的無知腦。
你說不清,我也說不清。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個木棒不起火。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祈求上天,給我勇氣,讓我改變我想改變的一切,給我力量,讓我接受我必須接受的一切,更祈求上天,給我分辨二者的智慧。
而當一個人改變不了想改變的,也接受不了無力改變的,注定痛苦。
縱觀生活中的人的痛苦,有誰的痛苦不是來源于此?
湘潭女子也一樣,在婚姻的起始,面對婚姻中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她不想著去改變而是一味的忍受,為了孩子去忍受,聽母親的去忍受,忍得太多了,換來的是更多自己無法接受的對待。
遭受的對待在她眼里日益過分夸張,她越來越不堪忍受,最終導致無法接受這樣的婚姻,又沒有力量改變自己的處境,生活走投無路,只能痛苦的攜子自殺。
湘潭女子既不嘗試改變,也不能徹底接受,怎能不痛苦。
可是忍不住問,既然最后無法忍受,為什么不一開始就盡力改變和抗爭。
人與人的交往,彼此相處的態度和方式,都是生活中潛意識里相互試探的結果。
學生與老師,子女與父母,丈夫與妻子,無一不是。
他試一把,你忍了,下次他就進一步,因為他自信能預測并接受你的反應。他再試一把,你又忍了,下次他還會再進一步,因為他依舊自信能預測和把控你的反應。
任性的孩子就是這樣寵溺出來的,屢犯紀律的學生就是這樣縱容出來的,過分的另一半也是這樣被包容出來的。
說白了,他怎么對你,都是你默許的!你沒有原則的忍,就是默許。
不是不讓我們寬容包容大度,而是,有些時候不能寬容包容大度。
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一味的改變行不通,一味的接受不明智。
你我的人生都逃不過該改變的改變,該接受的接受。而區分改變和接受的標準,其實就是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什么是原則和底線,原則和底線就是越過它你就不能接受,在它范圍之內你就可以忍受。
每個人的原則和底線不一樣,但是,你在決定這事能不能被接受的時候要考慮清楚,這次以后的多次。
佟麗婭貌似有接受的力量,可是沒有改變的意識。
湘潭女子沒有改變的勇氣,也沒有接受的力量,更沒有分辨二者的智慧。
改變和接受,說簡單也簡單。
拿小的說,不想成為全職媽媽,就努力進入職場,去爭取,去表達,去溝通,迎難而上,達成想法。放不下孩子,對他人照顧不放心,就安心做好全職媽媽,不抱怨,不委屈,不付出感爆棚。
再比如,另一半的態度讓人實在無法忍受,就去抗爭,去計較,或好說好商量,或發脾氣講道理,哪怕自己反思先讓步先示好,方法不拘泥,總之去改變啊。你改變也好,他改變也好,都改變也好,改變就好。能改變了更好,改變不了的,調整自己,接受。
如果有的朋友改變不了還接受不了,忍下去就要有內傷,要減壽,就分開啊,想好退路,安排好孩子,總之選擇分手也不能選擇抑郁自殘自殺啊。
千萬不要既沒有能力分開,又要沒有辦法釋然,年年月月內心凄苦,覺得他們全家都對不起你,做一個十足的怨婦。
可是,改變和接受,也很難。
因為不管是改變還是接受,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自己強大。
自己強大了,改變有改變的資本,接受有接受的條件,就算忍受,也會被說成是大度和寬容。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很low的人,想改變沒有資本和能力,要接受沒有接受的勇氣,只好忍受,還被人看做是給了你多大的施舍。
女人永遠不要抱著僥幸心理找尋一個絕對安穩的港灣,心安理得的指望自己一輩子什么都不用做,無需努力不用爭取,就能被精心呵護,溫柔對待。
因為,男人們從來不是圣人,更不是女人的救贖,他們只是一群無比真實的凡夫俗子,有善的一面,有狠的一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失控的一面。
我們要做的,是幫助他激發他的善,永遠不要讓他在我們身上展示他的狠,是引導他保持他的理性,防止他在觸碰原則的地方失去控制。
而不是毫無原則的一味忍讓,讓自己的態度在底線面前展示一種愚蠢的默許。
真的希望再也不要出現像佟麗婭說“回家就好”,不要出現像湘潭女子選擇縱身一跳這樣讓人內心深深悲痛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