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無聊經濟話題雖不熱但已經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無聊經濟從字面上像是在告訴我們:人們的無聊狀態也能產生經濟效益。的確如此,在這個奪人眼球的紛擾世界中,注意力已成為相對稀缺資源,如何在競爭環境中“搶奪”潛在客戶的注意力成為宣傳之重。
無聊是人們主動或被動接受的狀態。在工作學習之余,人們會處于一種相對放松的空閑狀態,這時,毫無競爭的信息以合適時間、地點、恰當方式出現,于是被動無聊經濟便悄然被大眾所接受。另一種是在緊張、焦慮工作間隙,人們為了擺脫壓力狀態來主動尋求解壓方式,一些社交網站、虛擬社區、網絡游戲、視頻媒體成為主動無聊經濟的接收傳送的途徑和方式。
宅在宿舍的大學生們,下了班很少線下社交的上班族,退了休的叔叔阿姨等等,即使是幾乎沒有空閑時間的工作狂,也有緩解壓力的片刻時光。無聊經濟的受眾群體數量龐大,我們也無一例外是他們中的一員。在幾乎可以涉獵所有個體的經濟模式面前,我們都“似乎”被無聊經濟“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