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三月,這幾件事值得記錄。
3月5號,女兒上幼兒園。
3月9號-3月11號,我參加了正面管教家庭講師認證。
3月23號,收到官方郵件,我成為了合法的注冊正面管教講師。
3月即將過去,也一直想記錄下自己這忙忙碌碌的一個月,今天借著加班的由頭,忙里偷閑碼字一篇。
? ? ? ? 3月5號,星期一,天氣不算冷,3歲4個月的女兒第一天上幼兒園。自以為已經幫她做好了心理建設,可以順利的接受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不曾想,第一天就讓我焦慮和愧疚...... 送進教室,松開手的那一刻,聲嘶力竭的哭。我是頭也不敢回,灰溜溜的撤離現場,坐在幼兒園的大廳里,拿著手機盯著教室的監控畫面,女兒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我的心,嚎啕大哭,抽泣,在角落里默默里默默的擦著眼淚...... 下午更是走到老師面前,哭的彎下了身體。有哪個當媽的看的不心疼?好在接回家的時候,心情還是算不錯。第二天,仍然繼續前一天的節奏,只是接回家后,跟我哭訴,講起了條件。
? ? ? ?“媽媽,你跟我一起上幼兒園”
? ? ? ?“為什么?”
? ? ? ?“我在幼兒園里,老是哭”
? ? ? ?“那你為什么哭呢?”
? ? ? ?“因為我有一點委屈,你走了以后我有一點委屈,媽媽你跟我一起上幼兒園“
? ? ? ?“對啊,每天都是媽媽送你上幼兒園的”
? ? ? ?“不,你不走,你上我的幼兒園”
? ? ? ?話題都叉不開,這幾句話始終重復。第三天,借著不上幼兒園給老師請假的謊言,騙到了幼兒園,又是在哭聲中告別。真不知道這樣送別,還要經歷多久。百度分離焦慮,微信育兒群里討論,似乎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突然想到之前在書上看到的一個介紹,要接受孩子的感受。對,接受。
? ? ? ?幼兒園里接回家,女兒依然重復著那句“媽媽,不上幼兒園”。“你愿意聽聽媽媽上幼兒園的故事嗎?”? “嗯”就這樣開啟了我的故事創作。
? ? ? ?“媽媽小時候,上的幼兒園跟你是一個幼兒園,老師也是你現在的這些老師,但是媽媽上幼兒園的時候,表現特別不好,因為媽媽剛剛離開家,有點害怕,有點想媽媽。所以,第一天上幼兒園,我哭了100分鐘。后來,第二天,我上幼兒園,發現幼兒園里還是有很多好玩,可是我還是想媽媽,我就哭了80分鐘”,故事還沒講完,女兒要求“媽媽,你講一個寶寶上幼兒園的故事”。同樣的胡編亂造,稱為一變,變成了一個新故事。但是,意外的發現,她竟然愿意跟我分享她對上幼兒園哭的看法,并且開導我,上幼兒園也沒不是特別不好,也不再糾結于“媽媽,不上幼兒園”這一句。
? ? ? ?第四天,肢體上不在抗拒,依偎老是的懷里哭了一會兒。從監控來看,狀態也好了很多,跟老師有了更多互動。
? ? ? ?本周的最后一天,已經可以無壓力的送到老師手里。
? ? ? ?寫這個文章,一來記錄下自己孩子的經歷,二來,如果有父母面臨類似的問題,可以嘗試一下,承認。接受孩子的感受。其實,很多時候,家長往往以過來人身份評判,或者給孩子建議。如果我們能感同身受,問題或許容易解決些。
? ? ? ?當然,后來有人建議,給孩子在班上找個小伙伴,可以照顧他/她的小伙伴,結成對子。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