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周圍被一而再、再而三的虐童、性侵、猥褻新聞包圍時,我相信每一個父母都像我一樣憤怒、驚恐,但是這之后卻感受到了更深的無力感。被我們視若珍寶的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或許會遭遇著我們無法想象的傷害,而我們卻總是無能為力,想做點什么卻又不知該從何做起。
保護自己是一生最重要的功課
也許我們不該繼續為孩子粉飾太平,讓他生活在看似“天下無賊”的世界;也許孩子口口聲聲念的“人之初、性本善”,會被他有一天發現并不都是真理;也許他的世界里面,也會出現面善心惡的漂亮阿姨、慈祥爺爺……他曾經相信的真善美會被一再的顛覆。這世界的丑惡,不會因為你看不到就不存在;更不會因為你遮住眼睛,惡人就會離你而去。
所以,我親愛的孩子,當你問我,我該相信誰的時候,誰應該是在我的安全區域里的時候,我沒有辦法給你一個正確的答案。即使如江歌已經成年,卻也依然沒有逃出被“閨蜜”拋棄、被“閨蜜”男友殘忍殺害的經歷。媽媽想讓你知道的是,學會保護自己是你一輩子中最重要的功課。
很多媽媽們接觸了太多的負面新聞后,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就不送孩子上幼兒園了,把孩子放在身邊最安全。且不說做一個全職媽媽有多辛苦,脫離了社會和環境的孩子并不一定能夠健康成長。孩子需要社交、需要朋友、需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分辨善惡,如果他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圈里也許能夠遠離傷害,但是更有可能失去自我判斷、自我保護的能力,畢竟,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父母應該做的,是教給孩子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危險的環境,而不是把孩子拴在褲腰上一輩子長不大。
不舒服,就大聲說出來
我一直慶幸,自己家的寶寶是個有主見、愛表達的孩子,由于3歲開始就在蒙臺梭利理念的幼兒園入學,孩子從小就特別有主見,對于他自己喜歡的人、喜歡做的事都有明確的想法。如果是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他更會清楚地表達拒絕。4歲多的孩子,小到吃飯穿衣、自己要讀的書,大到要上什么樣的興趣班、周末去哪玩,都是自己來做決定的。這樣的孩子,至少他的喜怒哀樂是能夠勇敢表達出來的,并且他自己不樂意做的事情沒人能夠勉強他。
有一次,涵涵主動跟媽媽說要看手機里日本小朋友在幼兒園的表演,并且說自己在幼兒園里沒有去看表演。媽媽覺得很驚訝,因為從老師發的錄像來看,日本小朋友過來表演的時候,全班小朋友都在,我都沒有留意自己家孩子沒去。
于是便跟孩子聊起來,
“大家都去看表演你怎么沒去啊?”
“我不想去。”
“那你在班里一個人嗎?”
“不是,有X老師陪著我。”
“那你自己在教室做什么?”
“我有自己的工作……”(蒙氏教育里把孩子自己想做的手工的活動都稱為工作)
他說得時候非常平靜自然,感覺這就是理所應當的,就是應該按自己的意愿來度過每一天。也從中可以看出老師確實很尊重孩子的選擇,并不會強迫孩子去做他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所以,孩子才會在參加完某機構的暑期夏令營后問我,
“媽媽,我不想睡午覺。我已經跟老師說我都4歲了,可是老師還是不聽我的,堅持讓我去睡午覺,為什么啊?”
媽媽只好費了好幾百字的口水又給寶寶解釋了原因,可是看得出他還是不能完全接受睡午覺的理由。后來聽老師講起,果然他跟老師據理力爭,有幾天就是沒睡午覺,老師也拗不過他只好由他去。
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與自由,他才會在任何時候都不害怕表達自己的情感。開心了,他會想到與爸爸媽媽分享,不舒服不開心的事情,他也會自然而然地大聲講出來。
作為父母,很難的是當孩子說No的時候我們總是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釁了,不愿意認真去聽孩子說No的理由,久而久之,他會覺得自己的意見說了以后沒有人尊重他,以后就更難去表示拒絕了。當然也有很多孩子很內向,他的快樂和痛苦都不敢跟任何人說,這時候就更需要父母的引導和關懷,不管好的壞的都鼓勵孩子勇敢說出來。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是尊重孩子的第一步。
自然而然地談性教育
似乎一夜之間,所有的父母都開始關注起來性教育,然后才愕然發現,當我們真正需要性教育的時候,這個連我們自己都缺失的教育,我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合適地談起性教育。所謂的傷害,其實一直都有,只是當我們這樣的成人都不敢去接的傷疤,更是不敢對孩子談起。
如果這是我們以前缺失的功課,那么從現在開始就應該把這一課補上。家長們從3歲開始就可以給寶寶們開始性教育功課了。不要覺得難于啟齒,想想看那些觸目驚心的新聞,“你嫌孩子太小,性侵的惡魔可沒覺得你的孩子太小……”當然我們也不能急于求成一下子給孩子灌輸太多,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恐慌。這必然是一個循序漸進、父母也要不斷學習的過程。
如果不知如何開始的話,不妨從一些有趣的視頻、繪本開始吧,先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學會什么叫隱私部位,慢慢地再讓孩子懂得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知道自己是從哪來的,保持親密接觸的界限在哪里……他或許不能全懂,只要他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私密部位,至少我們就在教育上前進了一大步。
推薦給大家可以和寶寶一起看下這些視頻和繪本,
視頻《小威向前沖》,?
這個也有繪本,之前涵涵問我他從哪里來的時候,我給他講過這個小威賽跑的故事,對父母來說很容易給孩子講解,而且孩子也能聽得進去。
如果可以,我多么希望孩子一直生活在一個無比純潔、人人向善的世界,可是,這世界從來都是善與惡并存、美與丑共生。就算我們改變不了世界,至少我們還能從改變自己、改變家庭做起,教給孩子如何明辨善惡,如何遠離危險,讓孩子們更加勇敢、更加自信地坦然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