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勛永垂不朽”這是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jì)念廣場的一段碑文。寒冬中,他們點燃火種,照亮了整個中國,那是新青年的滿腔熱血和錚錚風(fēng)骨,漫漫長夜時,我們重燃少年氣,筑起了銅墻鐵壁。那是信仰的力量。
翻開中國的近現(xiàn)代史,一個字一個字放大了細細看,到手倦拋書時,你是少年,你的夢中也寫滿了此刻的稚嫩、憂愁和熱血。少年對世界的期待是純粹的、熱烈的,而當(dāng)他們面對一個風(fēng)起云涌的大時代時,滿腔熱血就理所當(dāng)然地升華為革命信仰了。
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少年的笑容和淚花,不甘與期盼,仍是點燃信仰的最大動力。當(dāng)青春想要扛起歷史,時間里就滿是痛與快樂。
穿越百年時空再相逢,那一年你和我一樣的年紀(jì)。
我們敬重,我們愛戴,那一代又一代,一顆又一顆閃耀著的星辰,他們是光的來處。我們的革命先烈李大釗,正是那黎明之前的黑夜里,一點頑強的星光。山河破碎的時代,人們或前赴后繼,或力挽狂瀾,或望天興嘆,或執(zhí)迷不悟,每個人都不自覺地在歷史的必然中成就了宿命,進而又成為推進歷史進程的磅礴原力。李大釗先生在至暗時代播撒革命信仰,傳遞革命火炬,帶領(lǐng)全社會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仁人志士奮起反抗,用他青春熱忱與生命點燃了那個年代青年心中永遠青春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而被他感染的人群中,就有正直青年的毛澤東。今天我們回望過去風(fēng)云時,也能感受到那段波瀾壯闊歷史中,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強烈信念。
當(dāng)我們討論少年心中的信仰,時代沉浮中,群星閃耀時。
追一代青春,燃一腔熱血。中國少年從來都光彩明亮,在中國共產(chǎn)黨世紀(jì)華章中,也一直是年輕人在場主角。革命先輩陳獨秀之子少年英雄陳延年讓我們看到了信陽的力量,熱烈且自信,挺拔且昂揚。壯別人年方廿九,青春何故不延年。這位胸中滿是共產(chǎn)主義信仰,如清風(fēng)朗月般的翩翩少年,讓我們真正看到了青春炙熱烈風(fēng)骨清然。陳延年在黑暗年代篤信一場光明的夢,正是那炙烈的信仰才讓他視死如歸,才讓那個年代所有青年人都擁有著“此番我既知生死已定,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氣魄。
雖千萬人吾往矣。假如我能穿越回那個大時代,我也會與陳延年一起干革命,為國家和窮苦的人民奉獻生命,只為那心中最熱切的信仰。
信仰是光,推著我們逆流而上,逐光前行,他們路過正在瓦解崩塌的舊時代,走向光明和希望。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正是因為當(dāng)面有一個個堅定前行的革命者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在那黑暗的歲月里,凝聚信仰的力量,為我們找到一條光明之路。
回首百年,重走來時路,仁人志士的信仰與風(fēng)骨依然燭照今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再一次讓我們所有人明白,比恐懼和病痛更強大的是我們的信仰,是愛與希望。在這場疫情面前,最美的逆行者,是他們,是你們,是所有人,每一個普通人都不普通,因為心中有中國夢的信仰,可歌可泣的奮勇的抗疫人群,如同無數(shù)奔騰的河流,匯聚成了壯闊的海洋?!俺齾s君身三重雪,天下誰人配白衣”。我想正是依靠心中堅定的信仰,才讓那么多的白衣天使堅守在抗疫一線吧!
硝煙深處,黑暗長夜,魯迅說:“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更何況,此刻萬家燈火,滿目星河。只管向上走吧,只管發(fā)光發(fā)熱,緊緊依靠心中的炙熱信仰,即便“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