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于命一說,一直是介乎于信與不信之間的。信是因為尊重世界大觀,既然有所流傳,必然有所出處。敬畏的心抱持著,總是沒有太多的錯。不信是因為江湖術士太多,所謂生熟之間,只擇熟,也算是人性的一份保守所在。
? ? ? ? 然而最近的一些事讓我對之前這樣的觀點有了些許改變。因為困惑和迷茫,也因為絕望和困頓,機緣巧合的接觸了奇門之術。自此,人生的很多點似乎被打破了,也被重新整合了。對于世事的態度和觀點,也有了一些逆轉的想法。曾經一度認為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放蕩不羈的個性,直爽性情的外殼下是一顆富裕細膩的心。這樣的搭配,造就的人也是特立獨行,不茍于外在言論的。敏感的心必然會注重生活和生命的每一個細枝末節。感受了世界的不同也同時承受著不被理解和認同的代價。
? ? ? ? 人生開悟有時候真的只是一瞬間,可能因為一個人,或者因為一句話,也或者因為一件事。歸根結底用兩個字來形容——刺激。可能,聽者有心,或,說者有意,都是可以在某個點上激發出一些思考和覺醒,人其實有時候就是在無知和后悔的時間軸中感知生命的。貴人醍醐灌頂的只言片語,卻能讓人思考很久,有時真的是當局者迷,恍如一夢,幡然醒悟。回過頭去看看,那些曾經走過的歲月經歷,曾經以為的無知無畏,或多或少在隔開歲月的洗禮后回頭凝望,多了幾分蕭瑟和感慨,自問不是那種會后悔的人,卻也因著現實多了幾分惆悵,洋洋灑灑的每一次轉身背后,原來竟也是多了幾分無知,因為無知而不悔,并不是真切的向往和孑然。許是內心本就是孩子氣的,所以做出的選擇也就帶著點任性,自然更不會去考慮所謂的后果是好是壞。這樣的隨心是否是一種愚昧?不得而知。可能很多人沒有的勇氣在當時當下都是輕挑的。只專心的為那份欲去尋找快樂這便是人最原始也最本能的渴望。
? ? ? ? ?因為無知,所以簡單,因為簡單,也便不會想太多。不想的人生是簡單的,也是不會有后悔的。可經歷和人生是不斷累積的,知道的多了,人也便開始變得猶豫不決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是一種內心的糾結,或許還有份所謂的責任。似乎曾經的輕快,變成了如今的思慮,曾經的豪放再不復存在,多的是思前想后,曾經的果斷,變成了迷惘,曾經的不羈,變成了懦弱,現實是一個騙子,把所有的一切推翻,告訴你生活就是善意的欺騙和偽裝,活著的意義是承受一切能或者不能承受的。正因為這樣的對立,黑與白之間的灰是那么少,少到無法接受。心與心之間的時間交錯,給了幻想的空間,也注定了不是黑就是白的結局只能二選一。可能,人就是這樣的奇怪,有些人,注定了沒法活在灰色年景里。
? ? ? ? 不知道如何界定這段時間的經歷,沒有經歷過鬼門關,但感覺也好不到哪里去。好在有文字的陪伴。兩個多月的文字,寫寫刪刪的毫無頭緒,將近3萬多字的記載,也許是一種無聲的陪伴,也或許是本就內心里那個自己在撕心裂肺的傾訴。人生最失落的年月里,總有那么一兩個人陪伴著走過,相互的扶持,也許,這就是命運。命運起碼給了我一顆有意念的心。沒有理由把深藏的思想拋擲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就算孤獨,也是傲立。或許這是搖搖欲墜的身軀里僅存的一點能量,也只因為它,才不至于將心幻滅的一無所有。
? ? ? ? ?無知的歲月里因為年輕而擁有資本。可后悔是這個世界上最最寡淡的字眼,它來無影去無蹤,缺能叫人含恨終身。愿人生不再焦灼,愿你我不再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