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個冬日,中心醫院急診室,一對年輕夫妻,妻子在輸液,丈夫守護。一個老太太走過來,是丈夫的母親,皺著眉,深深的嘆氣,欲言又止。在兒子的催問下,才說,孫子又不去學校了,在家就是玩手機,一說就覓死覓活。一霎那,兩口子相對無言,男的掏出了煙,又狠狠的擰斷,沉默著。女的突然掩面而泣,哭道“咱們管不了,怎么辦?哪里有個學校能把他教的懂事呀!”旁邊的家長也都嘆口氣,似有同感,是呀!這樣的學校有嗎?
這一次去桃園學校,我心中有了答案。一直以為,渭南的民辦學校應該比較簡陋,租一院閑置的場院,招幾個退休老師,就開張了。這次我才知道我錯了,百聞不如一見,我的老觀念徹底被顛覆了。這是一個設施先進,環境優雅,充滿朝氣的學校,和西安的名校比,一點也不輸。
我一直不認同專家放羊式的教育理念。國情如此,東施效顰,最后害了的是自己和孩子。孩子從小就應該受到良好的教育,正規的訓練,快樂但要節制,輕松不等于放任。一所好學校,一個好老師,是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僅是學業,還有性格,習慣,為人處事的方式。教育的重要性,怎么說都不為過。我們很多的家長,終日為生計奔波,生活的重擔壓的都喘不過氣了,哪能顧上孩子的教育。
將心比心,父母送孩子上學的時候,擇校,誰不是心懷忐忑,斟酌再三,幾番猶豫才下定決心。畢竟,百年大計,關系著孩子的一生,關系著一個家庭的幸福,甚至關系著幾輩人的命運。一步錯,步步錯,人生不可能重來,世上沒有后悔藥。
桃園學校坐落于渭南市一片新開發的區域,寧靜但并不偏僻。遠遠的一片紅色的建筑,神圣莊重,讀書是嚴肅的事,浮躁不得。這是一棟連在一起的建筑,像子曰的“曰”字,少了右邊上半,又像把阿拉伯數字6寫的方方正正。沒必要過度解讀它的象征意義,就是實用,美觀。
樓道比一般學校的寬一倍,墻裙是木質的,地板刷著灰色的漆,我納悶為什么不像大大小小的學校,用光滑如鏡的地板磚呢?好看的多呀!這一踩上去,我才明白了這樣做的良苦用心,一點都不滑。孩子們天性好動,在樓道嬉鬧在所難免,寬敞的樓道讓他們不會擁擠,追逐打鬧也不會輕易滑倒,即使滑倒,頭磕在墻壁上也無大礙,細節能看出用心的縝密。樓梯上下通道都用線分開,便于通行,既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有利于緊急時候的逃生。
走進教室,標配著多媒體黑板,老師在屏幕上點擊,就能讓精彩的畫面展現,當江南水鄉的畫面緩緩移過,如果伴著老師優美的聲音,一篇“江南好”的古詩,會在孩子們的腦海里留下多么深刻而美好的記憶。還有科學實驗,讓動畫徐徐展開,讓細節放大重現,抽象復雜的知識會變得簡單明了。當然兩邊白色的活動平板,也可以讓老師大展才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獨到見解盡情發揮。也可以讓同學們上臺一顯身手,錯也罷,對也罷,你都是強者。
兩臺空調,足以讓教室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讓你忘了西風的凜冽,驕陽的火辣。一臺飲水機,一桶山泉水,給你的學習加油助力,一行行文字讓你熱血沸騰,你為祖國驕傲,為中華之崛起而發憤。墻上的學習欄里,留下孩子們的作業,文章,心愿,人生沒有白下的苦,沒有白流的汗,這些苦,這些汗,是你人生騰飛的奠基石。多年后,你會感謝今天努力拼搏的自己。
室內寬闊的運動場,讓你們在沙塵漫天 ,霧霾肆虐,雨雪霏霏的日子里,有一個運動鍛煉的場所。可惜室內游泳池水放干了,除過初三外,其他的孩子已經放暑假了。游泳,絕不是沖涼,掌握這門技術,也許在你人生的某個危難關頭,就是你脫離險境的唯一希望。
老師的辦公室就在教室的近旁,即使再緊急的突發事情,老師就守在你身邊,你還有什么擔心的?每一層樓里的衛生間都干凈明亮,洗手的龍頭錚亮,完全不像很多學校里的銹跡斑斑,旁邊還有洗手液。保潔大嬸在不停的忙碌著,在疫情尚未解除的今天,這種環境才能讓孩子們遠離病毒,平日里你可能覺得這很平常,但今天你細細思量,這有多珍貴。
舞蹈室,音樂室,畫室,圖書室,階梯教室,應有盡有,只是空蕩蕩的。由于假期,我當然看不到孩子們矯健的舞姿,也聽不到孩子們悅耳的歌聲。但我知道,這些教室,讓你的愛好有施展的場地,讓你的理想能插上翅膀,讓你的心中的夢在畫板上盡情揮灑。桃園的辦學方向是“以文化人,禮樂治校”,這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潛移默化中,你的性格被陶冶,你的情操在上升。偶遇的孩子,都遠遠的叫聲“老師好”,頗有禮貌,學校這地方不僅育才,更要樹人。
除過學習,家長關心的莫過于孩子的吃住吧?遠離父母,能不能吃的香,住的安。看看吃的地方,踏進巨大的餐廳,一張張不銹鋼餐桌泛著銀光,整齊排列,誰都知道,不銹鋼表面抗菌性最強。校長、教工與學生同吃一灶,你還有什么不放心的?
碩大的透明玻璃窗后,就是潔凈的操作間,幾個白衣廚師正在有條不紊的做著準備,案板灶臺、鍋碗瓢盆、儲物冰柜俱是一溜的不銹鋼做成,閃閃發亮。最可貴的是地面,一塵不染。餐廳里還有一臺監控大屏,360度實時把餐廳的角角落落的記錄,呈現。我也品嘗了香噴噴的雞腿,清淡可口的素菜,味道鮮美的粥,和家中的感覺一樣。
住的呢?一踏進宿舍的走廊,宛如進了賓館,干凈自不必說,宿舍的管理員就在樓道里成天忙活著。她歇息的地方,有一張矮桌,幾把小凳,很溫馨,桌上幾個本子詳細記錄著孩子們每天三時的體溫和一些雜事。一排的桶裝水整齊排列著,讓孩子們能時時喝到安全衛生的水。每個宿舍都安裝著空調,六人一間,有獨立衛生間,陽臺,足以讓孩子們晚上有個安靜的休息之處。
最讓我想不到的是王校長就在學生宿舍旁獨辟一間茶室,也是她平日招呼家長,朋友的地方。這既能及時的和孩子們溝通,走進孩子們的生活,也能看出她對宿舍管理的自信。聽管理員說,班主任老師,保育老師個個視孩子如親人,有些老師,把班里二十個左右男孩的短袖用手一一揉洗干凈。
一所民辦學校創立二十余年,期間自然走過無數的風風雨雨,如一棵樹,由孱弱的小苗,頑強生長,直到枝繁葉茂,當然,它還在繼續蓬勃向上,這需要多少的心血澆灌。一分耕耘,一份收獲,中考輝煌的成績就是回報。昔日第一個學生已讀了中山大學的博士,其后的師弟師妹也踴躍拼搏,紛紛考上北大,北航等名校的博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現在象牙塔頂層的學子,怎能忘了他們最初揚帆起航的港灣,怎能忘了人生路上的啟蒙者、領路人!
王校長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更是一個出色的教育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其實最高的境界莫過于解惑。恰好,有個家長帶著已從母校畢業,上了高中的孩子,找她求解心中的困惑與糾結。我有幸見識了整個過程,收益良多,感慨良多。
在一間安靜的屋子,幾張桌子,擺放著兩尺見方的沙盤,里面是晶瑩的白沙,屋子前面的架子上層層摞摞的擺滿了各種模型,各色人物,各種房屋,橋梁道路,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甚至飛機坦克………可謂五花八門,世態萬象,應有盡有。憑自己的感覺挑一些模型,擺在沙盤里,兩人對坐,互相交流,傾訴。生活不易,每個人心中積攢著太多的郁悶和憂傷,貌似堅強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傷痕累累,疲憊不堪的心。一邊揉著細細的沙子,一邊盯著沙盤上的場景,一邊倒著生活中的悲與喜,釋放心中的郁悶。看著這個孩子漸漸眉頭舒展,臉上慢慢開朗,效果不言自明,解鈴還須系鈴人,最好的良藥是自己的心,最好的良醫是愛你的老師。
這幾年,抑郁的人越來越多,也許,就是因為太多的垃圾堆積心中,無法化解,日積月累,越發不能釋懷,最終把一個鮮活的生命摧垮。單純的說教其實效果并不好,其實,這些抑郁者并不需要別人教誨,不需要再添加無謂的思想負擔。需要的是把心底太多的壓力釋放,需要的是過多的憂慮扔掉。這種互訴互聽,達到心靈的溝通、放松。不失為一種教育的妙方。
夜幕降臨,王校長也要回家,和我接觸的幾個小時里,她的電話,來客不斷。她一直微笑著應答,真的忙碌,也真的辛苦。創業難,守業更難,為了上千個孩子的學業,為了上百個教職員工的事業,為了無數家庭的祈盼,她在堅持,在努力,在拼搏,一路跋涉,風雨無阻。
回首校園,燈火闌珊,依舊有忙碌的身影 ,在為桃園學校的明天準備著,相信,有他們,桃園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