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小文,丁立梅寫的《如果蠶豆會說話》,講述一個那個時代的故事,關乎愛情。
二十一歲的她,一夜之間從一個幸福的女孩子,變成了“資產階級小姐”,被遣送到遙遠的鄉下改造。父親被批斗至死,母親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如同木偶般出工,收工,接受著田間休息時革命群眾對她的批判。她努力把自己打造成貧下中農中的一員,可是一只別在頭上的紅色發卡,又讓隊長發現了新動向。當隊長讓人從她頭上強取下來時,她第一次反抗,因為那是母親留給她的唯一遺物。一個男人不管不顧地沖上去,幫了她。一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啞巴,給了她一把蠶豆,從此開始守護她。
她是啞巴心中的神,只是默默對她好,為她撐起一片帶暖的天空。終于她嫁給了他。他視她如珍寶,疼著她。
平靜如畫的生活因為她旅居法國的姨媽的到來被打破。姨媽帶她去了法國,她本以為可以繼續自己年輕時的夢想,彈琴或畫畫。那片天空少了一個人的呼吸,終究有些荒涼。再多的華麗留不住她。
她回家的時候,他等在村口,不是感應,是自她走后,每天的黃昏他都到路口等她。
“他們只是互相看了看,眼睛里,有溪水流過。他接過她手里的大包小包,讓她空著手跟著后面走。到家,他把她按到椅子上,望著她笑,忽然就去搬出一個鐵罐來,那是她平常用來放些零碎小物件的。他在她面前,陡地扳倒鐵罐,嘩啦啦,一地的蠶豆,蹦跳開來。
“他一顆一顆數給她看,每數一粒,就抬頭對她笑一下。他數了很久很久,一共是九十二顆蠶豆,她在心里默念著這個數字。九十二,正好是她離家的天數。
“沒有人懂。唯有她懂,那一顆一顆的蠶豆,是他想她的心。九十二顆蠶豆,九十二種想念。如果蠶豆會說話,它一定會對她說,我愛你。那是他用一生凝聚起來的語言,
“九十二顆蠶豆,從此,成了她最最寶貴的珍藏?!?/p>
梅子清新雋永的文字,講述了一個簡單卻感人的故事。啞巴倒蠶豆,數蠶豆的描寫,直抵人心。
看小說或電影時,常常被里面的計數方式打動,少年派用刀在船舷刻下一道印子代表一天,魯濱遜在木樁上每天刻一道,古人結繩計數,擺石子計數。等著愛人的啞巴每天往鐵罐里放一顆蠶豆,我猜,每一顆蠶豆都是在黃昏等不到歸人,慢慢拖著腳步磨回家,幾番思量后放進去的。
九十二天啊,九十二種想念,每一顆蠶豆只會說三個字“我愛你”。
上一代的愛情,沒有海誓山盟,沒有花前月下,無需言語,有的就是細水長流的體貼和一心一意的對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