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5月21日參加第一次雅思考試,到2017年5月20日的最后一次,整整一年的時間里,我參加了4次雅思考試,3次6.5分,1次7分。結果尚可,過程不易。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一個早晨7點半就要出門6點半才能到家的上班族,每天要擠出時間準備考試,考驗我的已經不僅僅是英語能力,更多的是時間管理和心理建設。每次臨近考試的時候,我都會感到無比的焦慮,然后拋給自己一個“如果我有充足的時間,我一定會考的很好”這樣的偽命題,本想是給自己可能得到的不好結果找個理由,但是越是這樣想越是焦慮,因為這個大前提根本是不存在的,前提為“假”,結果亦為“假”,我不可能考到好分數。這是簡直就是赤果果的自虐!真心奉勸本來時間就不夠用的上班黨們,千萬不要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假設的圈套里,在有限的復習時間里一定要專注,不要胡思亂想,能多背一個單詞是一個,能多寫一篇文章是一篇,每一點點的進步,時間都看得見。
01 時間管理
要說時間不夠用,那我真是相當不夠用。從早晨7點半出門到6點半到家(這還是不加班不堵車的理想狀態),吃完飯7點半開始復習到10點半照理還能有3個小時,BUT,4歲的兒子會不停的跑來跟我說話,要求我陪他一起玩,剛打發走又來又來又來。。。8點半左右就要準備給他洗澡、沖奶、講故事、哄睡,一般要折騰到10點半才能真正睡著。而陪他入睡的環節里,經常是我比他更早睡著。就算再掙扎著爬起來復習,精神狀態不好,效率低下,還給自己一個很辛苦很勤奮的假象。
因此,只能改變策略,不在家復習,轉戰星巴克。
我經常去的那家星巴克氛圍特別好,二樓的兩張大長桌上,坐著的都是看書學習的人,恍惚到了大學自習教室。晚上7點半到9點半,寶貴的兩小時,我通常用來聽一篇聽力,做一篇閱讀+精讀,或者寫作文。(復習方法后面詳說)。然而,這樣的整塊復習時間,不可能天天有。作為媽媽,我做不到天天離家的時候孩子還在睡,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睡了。為了考試,舍棄了親子時光,不是不可以,只是“臣妾做不到啊”!所以每周也只有2個晚上能有2個小時復習時間,2個晚上1個小時,其他時間都陪孩子去了。這就是我平時工作日晚上的時間安排。
還有兩小塊時間是我上下班的路上,我上班開車單程要1個小時,這段時間我用來聽英語新聞,就算很多聽不懂,讓地道的語音語調飄進耳朵里,對聽力和口語都會有幫助。而且BBC、VOA對國際新聞的解讀視角會跟中文新聞不太一樣,對拓寬知識面,提高思辨能力也很有幫助。
周末是標準的親子時光,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根本無法學習,所以周末就安心帶孩子吧。只有考試前的2-3周,真的開始緊張了,我才會打著加班的旗號周六周日兩個上午到星巴克搞突擊。
我不是個對自己對別人能狠得下心來的人,沒有破釜沉舟的膽氣,既做不到頭懸梁錐刺股起早貪黑,也做不到放手不管孩子任由他在哭著喊著要媽媽也不回家。還是那個自己設下的圈套,在學習的時候,想到沒有陪孩子,有負罪感;在陪孩子的時候,想到沒學習,又有負罪感。(沒有孩子的人,可以把“孩子”兩個字替換成“男朋友”、“老公”、“放松”等等,開個玩笑)。總之,瞻前顧后,患得患失的人最終只是自我折磨、成長緩慢甚至停滯,這是我在這一年備考中最深刻的體會。專注于當下,調節好心態,停止無用的自我懷疑,just do it~
02 口語
口語是四個項目里最弱的一項,也是復習時間最少的一項。因為口語練習沒有反饋機制,所有主動練習的欲望就很低。自己嗶哩吧啦說了半天,也不知道好壞,而且自己說英語給自己聽,總感覺怪怪的,有時候手機錄音開著半天卻開不了口。前兩次口語考試,我都只有5.5。
認真總結了一下,的確是太大意了,準備嚴重不足。大家都知道,口語考試是有題庫的,單part2有大概50個左右的話題,合并同類項之后還有30個左右。剛開始的時候,我天真的認為,口語靠的是基本功,背話題這種事情是不可取的,而且這么多話題哪里背的下來!所以我根本沒有準備話題,口語幾乎是裸考,結果自然虐心!
第三次,痛定思痛,老老實實的準備話題。
part1話題比較簡單,我就照著題庫把所有話題都自己說了一遍。part2是重頭戲,我把每一個話題要說的內容全部手寫了下來,一張A4紙寫兩個話題,全部寫完后厚厚一沓頗有成就感。話題一般可分為地方、人物、事件,準備的時候盡量寫自己真實的故事,身邊真實的人物,這樣容易記憶不會有死記硬背的痛苦。既然是在寫英文短文,就把它當成練習寫作的過程,多翻翻資料,多使用地道的表達和短語,尤其要注意語言邏輯,老外說話喜歡用首先、然后、接著、最后等邏輯層次分明的連接詞,考試的時候記得使用肯定能有加分效果。30多個話題,全部寫出來是要花點功夫的,寫的時候常常也會思路枯竭,這時候不能急躁,停下來換點其他事情做,有靈感的時候再寫。現在網絡上有很多免費的思路和素材,參考別人的思路借用到自己的故事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建議直接照搬別人的素材或者背誦培訓班老師給的素材,如果考試的時候演技不行,背得太熟,反而會引起考官的反感。
口語考試另一個關鍵點是流利、流利、流利。簡單的說就是,你一定要滔滔不竭的說說說,不讓考官有插嘴追問的機會。如果考官不斷的問你“why why why”,那你很可能只能拿到5.5。如何能說的流利,還看你準備的是否充分。如果拿到的話題是你熟悉的準備過的,不需要有整理思路組織語言的過程,說起來自然就流利了。所以關鍵點還是上面所說的,要把話題全部準備充分。然后就是要有點演技了,講故事嘛,真誠一點,自然一點,看著考官的眼睛,眼神不要飄忽不要東張西望,溝通和背誦的區別就在此。
保證了以上兩點,想考到6分應該問題不大。我已經試過兩次,都是6分。但是想要考6.5、7分的童鞋,以上這點拙技遠遠不夠用!還得在詞匯短語的難度、語音語調的native上下功夫!
03 寫作
我的寫作四次得分都穩定的保持在6分,這個分數其實也沒有多少發言權,簡單說說自己的備考體會吧。
我個人覺得雅思大作文的寫作最重要的是解決“思路”和“語言”兩大問題。
1、思路之分析角度:
大作文的話題雖然涵蓋范圍很廣,但是大部分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分析的時候要接地氣,多與人們的生活現實相結合。當然從政府、大環境、經濟形勢這種高大上的角度分析肯定也沒有問題,但是要問問自己的語言水平能不能表達好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能那還是老老實實的從簡單的角度進行分析論述。例如,今年5月份的考題是現在電影電視里的暴力鏡頭很多,政府要對此進行控制,從而降低犯罪率。我個人認為這個話題的分析落腳在“人”上會比較好寫,電影里的暴力場景會對人(尤其是年輕人)產生什么影響,為什么?舉例說明。如果媒體多宣傳正能量會對人產生什么影響,舉例說明。所以可以得出政府應該出手管這個論點。當然可以再讓步一下,控制犯罪率單靠這一點還不夠,還需要如何如何,簡單論述。這就是一個大致的思路。
2、思路之表達邏輯
雅思寫作的邏輯是有套路的,不是文采非凡的人,最好老老實實跟著套路寫,考官看得一目了然心情會稍微好些。如果語言本來就不怎么樣,邏輯還混亂,考官搞不清你到底要說啥,還不5分伺候?
文章邏輯一般分為“同意/利大于弊”、“不同意/弊大于利”、“中立”。一般來說,有明顯立場的文章比較好寫,你可以大段痛快的表達你的立場,然后稍微讓步回撤一下,最后總結陳詞,再次表明立場。這種框架要牢記于心,這樣在組織語言的時候才不至于混亂。
句子邏輯是文章段落內部的邏輯,也是很多人忽視的環節。因為我們以前寫中文作文的時候,老師從沒刻意提過這種要求,中文表達相對松散,不太強調句子間的邏輯。但是在老外眼里,好文章一定是邏輯嚴謹,句與句之間環環相扣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有因果、遞進、轉折等等。這個要展開說可就博大精深了,雅思哥的微博上有個老外講寫作的視頻講的非常詳細,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我就不在這里班門弄斧了。
3、語言之表達習慣
最開始準備寫作,我用的是顧家北的手把手,之所以用這本書是因為有中文思路的翻譯練習,翻譯完之后可以對照范文檢查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否有問題。寫作練習應該說是反饋度最低的練習,除非找其他人幫忙改,不然自己檢查自己的文章很難有提升。所以,這樣的中翻英練習,相對來說反饋度好一些,能看出一些問題,慢慢改掉自己的中式表達。中英文在表達上的區別,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中文說:“我今天晚上在家吃飯”,英文說:“我吃飯在家今天晚上”,看出區別了吧,英文習慣把句子主體放在前面說,條件、狀語之類的放在后面說。在平時練習的時候,要多揣摩英語的表達習慣,個人認為不要有中翻英的思維,用英語的時候就是英語的思維。上面說的中翻英只是個輔助練習,根本還是要改掉中式表達。在這方面,我也在不斷的努力中。
聽力和閱讀在此就不多說了,這兩項是中國學生的強項,只要稍微用點心努把力,考高分不是件困難的事。而口語和寫作則是大多數烤鴨們心中的痛,希望我的這點小心得能對準備考雅思的孩紙們有些幫助。
以上內容是我對自己備考經歷的一個總結,記錄下來也是為了提醒自己,在已過而立之年的歲月,我也沒過放棄努力,沒有放棄過對夢想的追求。希望我能用自己的行動來成為孩子的榜樣,希望未來的我會感謝現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