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弟弟的分數,詢問怎么報考,抽出一點時間,回想這兩年經歷,寫了一點文章,個人見解。
語文107,數學128,英131,理綜235。總分601。湖北理科。
從這個分數來看,比較均等,再找茬的話,語文偏差點,然后是理科,估計文筆還有待提高,然后你再看你的性格怎樣?如果易沖動,易激動,沉不住心,建議你就走技術路線,而不是管理路線。
技術路線的專業:醫生,機械設計,軟件工程,土木工程,機電一體化。
男生也最好是走技術路線,因為技術性的工作幾年后后,可以轉管理。
你先百度下以上專業前景,或者看看還有什么技術性的專業。百度前景,里面有分析,看哪種符合自己的理想。
選的原則:城市_學校_專業。
為什么城市第一?環境影響人,跟什么一起,就會帶動自己往什么方向去走,這是最重要的,大城市,科學技術走前沿,高材生多,即使自己什么不會,但是看到周圍的變化,也會逼迫自己去行動,去思考。同時也有兼職鍛煉的機會。
為什么學校比專業重要?學校層次不一樣,學校提供的資源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好的學校會經常請學術大師,社會精英來校演講。圖書館資源免費開放程度也不一樣。
專業,相同的專業,各學校都有,相比上面的環境分析,專業與學校同等吧。也就是說環境還是比較重要的。
建議你報外省。走出去,看看外面。看別人是怎么學的,看別人是怎么拼爹的,拼不了爹,看別人是怎么拼命的。
社會經驗遠比學校的理論要重要。聽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嗎?講得就是閱歷的問題。
4年,時間不長不短,看4年怎么過,現在我們都畢業了,好后悔以前學校迷茫過來了,好想再來一次,如果再來一次,我一定會多讀書,多做兼職,多跟人溝通,通過各種方式賺錢,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鍛煉自己的硬本領,因為社會看中的不是文憑能帶來價值,而是看你能帶來價值。文憑只是畢業那一年初入職場時給人家印象:哇,這么好學校,當初肯定是個認真的娃,能吃苦。。。。
聽聽,其實是既驚喜,又心酸吧。
不管怎樣,決定還是自己。重要的是思考和為自己的選擇能負責到底的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