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帶著山野的思念出發
今天清明,摘點野果去祭拜我的老祖宗先!
我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那兒青山環抱,綠水潺潺,四季都有大自然饋贈的禮物。小時候,每逢清明,奶奶總會牽著我的手,穿過蜿蜒的田埂,到后山去祭掃祖先。一路上,奶奶會給我講老祖宗的故事,告訴我先輩們如何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才讓子孫后代有了安穩的生活。那時候,我就知道,清明不僅是個節氣,更是我們和祖先對話的日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里過清明節,大多是買些鮮花、祭品去墓園祭掃。但在我們農村,一直保留著用新鮮野果祭拜祖先的傳統。在我看來,這是大自然的饋贈,帶著泥土的芬芳,最能表達我們對祖先的敬意。
今年清明,和往年一樣,一大早我就起床,準備去采摘野果。太陽剛剛升起,陽光灑在村子里,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毯子。我沿著熟悉的小路,向村后的山坡走去。
路上,我想起網上熱議的“儀式感”話題。現在很多人追求形式上的儀式感,買昂貴的祭品,舉辦盛大的祭祀儀式。可對我們農村人來說,清明祭掃的儀式感,藏在每一個簡單而質樸的細節里。就像采摘野果,這不僅是準備祭品,更是和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祖先生活過的這片土地的溫度。
很快,我來到了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野果映入眼簾,有紅彤彤的樹莓,像一個個小燈籠掛在枝頭;還有烏黑發亮的捻子,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我小心翼翼地采摘著,生怕弄傷了這些可愛的小家伙。每一顆野果都承載著我對祖先的思念,也寄托著對未來的期望。
在采摘的過程中,我碰到了村里的李嬸。她也在采摘野果,我們便聊了起來。李嬸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東西都能買到,但這野果祭拜祖先的傳統不能丟。這是我們老一輩傳下來的,是對祖先的尊重,也是對我們根的追尋。”我聽了,深有同感。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守住這些傳統,不讓它們被遺忘。
采摘完野果,我帶著它們來到祖先的墓前。我輕輕地擺放好野果,心中默默祈禱,希望祖先們在另一個世界一切安好,也希望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清明祭掃,對我這個農村女孩來說,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傳承,一種對祖先的感恩,對根的眷戀。不知道大家的清明祭掃又有哪些獨特的習俗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們的故事,別忘了點贊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