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為大家介紹了我國古代十大才子——宋文學家蘇軾,唐詩人李白,清小說家曹雪芹,戰國辭賦家屈原,明代文學家徐渭,明代思想家李贄,西漢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和漢魏文學家曹植。
? ? ? 今天繼續為大家介紹中國古代十大才女,看看她們有著怎樣的才華,她們是否能“入得廳堂,進得書房”,她們又是如何講述著巾幗不讓須眉的傳奇故事。
第一位——李清照
? ? ? ? 李清照(1084—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 ? ?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美。
? ? ? ?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須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詞作中的筆力橫放、鋪敘渾成的豪放風格,又使她在宋代詞壇上獨樹一幟,從而對辛棄疾、陸游以及后世詞人有較大影響。她杰出的藝術成就贏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贊揚。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
? ? ? ? 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一個側面,讓后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還在眾多愛國作家中為女性爭得了一席之地。不僅如此,李清照還開創了女7作家愛國主義創作的先河,為后世留下了一個女性愛國的光輝典范,特別是現代女性文學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 ? ? ? 再說這么一個小故事。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也是一位詞人。他們二人不僅恩愛至極,而且共同致力于金石書畫的搜集整理,從事學術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滿。一年重陽節,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當官的丈夫:“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接到后,嘆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德夫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的主要作品:
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聲慢·尋尋覓覓》、《清平樂·年年雪里》《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等
詩:《浯溪中興碑詩》、《烏江》(又名《夏日絕句》)、《皇帝閣春帖子》、《釣臺》、《上樞密韓肖胄詩》等
文章:《金石錄序》、《詞論》、《打馬圖序》、《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等
第二位——蔡文姬
? ? ? ? 蔡文姬(約174—約239年)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精于天文數理,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
? ? ? ? 她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還精于天文數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也因此從小留心典籍、博覽經史。并有志與父親一起續修漢書,留名青史。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蕩,她初嫁于衛仲道,后因無子,丈夫死去而回到母家,又因匈奴入侵,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生育了兩個兒子,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十二年后,曹操統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
? ? ? ? 蔡文姬的《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五言《悲憤詩》節選中寫到“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柜。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以敘事詳盡、細節逼真見長。
蔡文姬也確實非常有才氣,是歷史上少有的才名蓋過美貌的女子。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于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來,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 ? ? ? 蔡文姬還擅長書法,其文筆宋刻《淳化閣帖》有收錄。蔡文姬一生,特別是歸漢后,繼承父親的遺志,撰寫了《續后漢書》,而且有人說蔡文姬的才華壓倒了漢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敘事詩也是受到了蔡琰的影響。這不能不說是她對祖國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也證明了她成為十大才女不是浪得虛名的。
蔡文姬的主要作品:
詩:《悲憤詩》
音樂:《胡笳十八拍》
書法:完善了父親蔡邕創造的八分字體
第三位——班昭
? ? ? ? 班昭(約45-約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女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歲嫁同郡曹世叔為妻,故后世亦稱“曹大家”。
? ? ? 班昭的才華首先就表現在幫哥哥班固修《漢書》,這部書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正史中寫的較好的一部,人們稱贊它言賅事備,與《史記》齊名,全書分紀、傳、表、志幾類。還在班昭的父親班彪的時候,就開始了這部書的寫作工作,她的父親死后,她的哥哥班固繼續完成這一工作,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漢書》時,卻因竇憲一案的牽連,死在獄中,班昭痛定思痛,接過亡兄的工作繼續前進。
? ? ? 班昭為繼父兄遺志,在藏書閣經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閱讀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遺留下來的散亂篇章,并在原稿基礎上補寫了八表。至此,這部完整的《漢書》,歷經40年的編撰工作,班昭在四十歲的時候,終于完成了《漢書》。雖先后經過四個人之手撰寫,但讀起來卻“后先媲美,如出一手”,十分和諧。
? ? ? ? 班昭學識淵源,尤擅文采。漢和帝多次召她進宮,讓皇后和諸嬪妃拜她為師,向她學習儒家經典、天文、數學,從而使班昭聲名大震。班昭丈夫姓曹,人們便尊她為“曹大家”(當時人們把學識高、品德好的婦女尊稱為“大家”,“家”在此讀“姑”。)
? ? ? ? 可以說班昭是一位博學多才,品德俱優的中國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學家,也是位文學家,政治家。班昭的學問也十分精深,當時的大學者馬融為了請求班昭的指導,還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
班昭的主要作品:
史書:《漢書》
散文 :《漢書》八表、《女誡》、《為兄超求代疏》、《上鄧太后疏》等
漢賦 :《大雀賦》、《 針縷賦》、《蟬賦》 、《東征賦》、《欹器頌》等
第四位——上官婉兒
? ? ? ? 上官婉兒(664—710年),又稱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詩人、皇妃。陜州陜縣(今屬河南三門峽)人,上官儀孫女,上官儀獲罪被殺后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 ? ? ? 上官婉兒天資聰敏,少年時代就在宮廷脫穎而出,《景龍文館記》記載:“(上官婉兒)年十四,聰達敏識,才華無比。天后聞而試之,援筆立成,皆如宿構。”。上官婉兒不僅有文詞,而且明習吏事,逐漸獲得了武則天的信任,得以參與奏章的批復和政令的擬定,成為武周王朝的政治核心。
? ? ? ? 唐中宗李顯復位之后,亟需借重上官婉兒的政治才干,又令專掌制命,深被信任,尋拜為昭容。昭容為九嬪之一,當時在后宮地位僅在皇后之下,上官婉兒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其政治地位又非武則天時代所能比擬。“兩朝專美”一詞形容上官婉兒在武后和中宗朝的顯赫地位,實不為過。
? ? ? ? 在《舊唐書》中,上官婉兒還與與批復四方的表奏和草擬朝廷的政令的魏征、李百藥、岑文本、許敬宗、上官儀、劉懿之、劉禕之、周思茂、元萬頃、蘇味道、韋承慶等人一同相提并論。可見上官婉兒的政治才干和文學修養在唐時是數一數二的。
? ? ? ? 上官婉兒的詩歌創作,既有對“上官體”形式技巧的繼承,更在詩歌的題材范圍、抒情特征及格調氣度等方面對此前的宮廷詩有所超越,從而為詩歌從初唐宮廷詩的歌功頌德、綺錯婉媚邁向波瀾壯闊、盡善盡美的盛唐之音,跨出了重要一步。
? ? ? ? 上官婉兒作為初唐宮廷詩歌的發揚光大者和終結者,比普通的詩歌作者更能體驗到時代風騷,故能最終超越乃祖創制的“上官體”,在“采麗日新”的基礎上,注入剛健之氣和開闊之境,促成了唐代詩歌從初唐宮廷詩到盛唐之音的轉變,從而為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上官婉兒以一介女流,影響一代文風,這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很少見的。
上官婉兒的主要作品:
詩:《彩書苑》、《游長寧公主流杯池》、《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駕幸三會寺應制》等
第五位——蘇若蘭
? ? ? ? 蘇蕙,字若蘭。約生于秦王苻堅永興元年(公元357年),始平(今陜西武功縣)人,善屬文,魏晉三大才女之一。
? ? ? ? 據《晉書·列女傳》記載。武功縣蘇坊有一少女,名蕙字若蘭,是陳留縣令蘇道質的三姑娘。若蘭從小天資聰慧,三歲學字。五歲學詩,七歲學畫,九歲學繡,十二歲學織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艷的書香閨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但所言皆屬庸碌之輩,無一被蘇蕙看上。(后嫁于秦州刺史竇滔)
? ? ? ? 多才多藝的蘇蕙還是一個多產的女詩人。蘇若蘭最著名的著作就是擁有近八千首回文詩的《璇璣圖》。還有詩著五千多首,可惜都以散佚,無人搜集。
? ? ? ? 自她以后,歷代不少文人學士,也創制了許多回文詩詞,如南朝齊的王融,唐代的藩孟陽、張薦,宋代的王安石、蘇軾、李禺,明代的湯顯祖、張芬,清代人張淮、邱瓊山、謝默卿等,也都寫過多首回文詩。但能像蘇若蘭的《璇璣圖》能讀出幾千首的,目前還沒有。后來的回文詩詞不論有幾多變新,蘇若蘭總是他們的啟蒙老師。所以后世文人多有詩歌贊譽蘇若蘭的美貌和智慧。
就比如說才子蘇軾《回文七言絕句一首》:
紅箋短寫空深恨, 錦句新翻如斷腸。
風葉落殘驚夢蝶, 戍邊回雁寄情郎。
倒讀則為:
郎情寄雁回邊戍,蝶夢驚殘落葉風。
腸斷如翻新句錦,恨深空寫短箋紅。
? ? ? ? 再給大家說一個小故事。蘇若蘭的丈夫竇滔在苻堅當政后,覺得文武才略有了施展的機會,入仕前秦,政績顯著,屢建戰功,升任秦州刺使。后因被奸臣忌功嫉能,讒言陷害,被判罪徙放流沙(今新疆白龍灘沙漠一帶),與蘇若蘭在阿育王寺北城門外海誓山盟,揮淚告別。蘇若蘭表白對竇滔的忠貞不渝的愛情,等他回來團圓,海枯石爛不變心,誓死不改嫁。可是竇滔到流沙后卻另尋新歡,蘇若蘭得知,由思念轉為郁憤。花前月下,椒房燈前,孤寂怨恨的蘇若蘭吟誦成詩,一共7958首織繡成841字的錦繡回文圖,就是《璇璣圖》寄于負心漢竇滔。竇滔讀到這些情意真摯悲切的詩文,良心發現,打發走了小三,準備車輿禮邀迎接蘇蕙到襄陽,從此夫妻情好如初。
蘇若蘭的主要作品:
詩歌:《璇璣織錦詩》(其余詩歌已失傳諸多)
第六位——薛濤
? ? ? ?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成都著名樂妓。
? ? ? ? 薛濤姿容美艷,性情敏慧,8歲能詩,通曉音律,善辯慧,工詩賦,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成,成為當時著名的女詩人。
? ? ? ? 在唐代女詩人中,薛濤與劉采春,魚玄機,李冶,并稱唐朝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并稱蜀中四大才女。
? ? ? ? 薛濤八歲那年,她父親薛鄖在庭院里的梧桐樹下歇涼,他忽有所悟,吟誦道:“庭除一古桐,聳干入云中。”薛濤頭都沒抬,隨口續上了父親薛勛的詩:“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那一年,薛濤不過八九歲。可見薛濤從小就具備了才女的天賦。
? ? ? ? 當薛濤父親薛鄖被貶到四川后,不久染病去世,年僅16歲的薛濤憑借“容姿既麗”和“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的本事,加入樂籍,成了一名營妓。身在娛樂場中,使得她與當時許多著名詩人都有來往,比如像白居易、劉禹錫、杜牧、張祜等詩壇領袖都經常與薛濤吟詩作對。薛濤作詩500多首,然而這些詩歌大多散失,流傳至今僅存90余首,十分令人惋惜。
? ? ? ? 薛濤的詩以清詞麗句見長。但還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關懷現實的作品,在封建時代婦女,特別是像她這一類型婦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有很多試對防守邊疆士兵的艱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楊慎說它“有諷諭而不露,得詩人之妙”。《四庫全書總目》也認為她的詩“托意深遠”,“非尋常裙屐所及”。
薛濤的主要作品:
詩:《送友人》、《題竹郎廟》、《池上雙鳥》、《十離》、《鸚鵡離籠》等
第七位——魚玄機
? ? ? ? 魚玄機(844—870年),晚唐詩人,唐武宗會昌二年生于長安(今陜西西安市)城郊。初名魚幼微,字蕙蘭。魚玄機性聰慧,有才思,好讀書,尤工詩。與李冶、薛濤、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
? ? ? ? 魚玄機五歲便能背誦數百首著名詩章,七歲開始學習作詩,十一、二歲時,她的習作就已在長安文人中傳誦開來,被人譽為“詩童”。當時正在長安的大詩人溫庭筠慕名往訪魚玄機,并以“江邊柳“三字為題,讓其即興賦詩一首。魚玄機略作沉思,一會兒,寫下一首詩:“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溫庭筠對玄機的聰明睿智非常欣賞,從此便常常出入魚家,悉心教授詩詞歌賦,成為這位“詩童”的老師和朋友。
? ? ? ? 明代文學家鐘惺在《名媛詩歸》稱“絕句如此奧思,非真正有才情人,未能刻劃得出,即刻劃得出,而音響不能爽亮……此其道在淺深隱顯之間,尤須帶有秀氣耳。”魚玄機與李冶、薛濤、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
? ? ? ? 再給大家來一個小故事。江陵名門之后李億來京做官,與魚玄機之一見傾心,魚玄機成為李億的小妾后,兩人柔情蜜意。然而李億的妻子裴氏,對玄機妒不相容,懼內的李億被逼寫下休書,忍疼將玄機掃地出門。其實她和李億分別后,兩人還深深的愛戀著。三年的時光在刻骨的思念和等待中熬過去了,她朝思暮想的愛人李億已偕嬌妻出京,遠赴揚州任官去了。聽此言,魚玄機如遭五雷轟頂,自己的一腔情意竟付之東流,真情難換薄幸之心啊!她出家后,對李億卻還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詩。魚玄機孤零一身,她無可奈何地發出“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絕望的心聲。(怎么感覺我一天不是說小故事,而是八卦人家啊,啊哈哈)
魚玄機的主要作品:
詩:《寄國香》、《閨怨》、《愁思》、《秋怨》、《題隱霧亭》、《感懷寄人》等
第八位——卓文君
? ? ? ? 卓文君(約公元前179—前117年),漢代才女,西漢蜀郡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大富商卓王孫的女兒。其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作流傳后世。
? ? ? ? 卓文君,是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家中富貴。她是漢臨邛大富商卓王孫女,好音律。是漢代的才女。
? ? ? ? 這次我還要在八卦一個。不過是以此證明卓文君的才華。司馬相如在事業上略顯鋒芒,終于被舉薦做官后,久居京城,賞盡風塵美女,加上官場得意,竟然產生了棄妻納妾之意。而卓文君獨守空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寂寞的生活。作了一首《白頭吟》:
? ? ? ? 皚如山間雪,皎若云中月。
? ? ? ?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 ? ? ?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 ? ? ? 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
? ? ? ?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 ? ? ?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 ? ? ? 竹桿何裊裊,魚兒何簁簁,
? ? ? ? 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 ? ? ? 終于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后,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億?豈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沒有以往過去的回憶了。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詩》:一別之后,二地相思,只道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曲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君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紅,偏遭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 ? ? ?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這首詩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數字詩。細細品讀,其愛恨交織之情躍然紙上。
? ? ? ? 卓文君是聰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棄。她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終于苦盡甘來。他們之間最終沒有背棄最初的愛戀和最后的堅守,這也使得他們的故事千轉百回,成為世俗之上的愛情佳話。(想知道司馬相如追卓文君故事的朋友,可以點擊我的主頁,文章里面《中國古代的撩妹高手,教你一首詩歌拿下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卓文君的主要作品:
詩賦:《白頭吟》、《訣別書》、《怨郎詩》等
第九位——朱淑真
? ? ? ? 朱淑真(1135—1180年),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
? ? ? ? 其詩詞多抒寫個人愛情生活,早期筆調明快,文詞清婉,情致纏綿,后期則憂愁郁悶,頗多幽怨之音,流于感傷,后世人稱之曰“紅艷詩人”。作品藝術上成就頗高,后世常與李清照相提并論。流傳頗廣的《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一闋,長期以來被認為歐陽修所作,其實是當時怕壞了女子的風氣,才將作者改為了歐陽修的。
? ? ? ? 朱淑真的作品多有大膽露骨的香艷鏡頭:“但愿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這是纏綿于情愛連時間也不管了,還有“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就猶如當今的人們當街親吻一般大膽。這在中國封建社會里面是很少見的大膽詩作,更何況出自一個女人之手。
? ? ? 朱淑真不僅擅長寫詞,而且朱淑真書畫造詣還相當高,尤善描繪紅梅翠竹。明代著名畫家杜瓊在朱淑真的《梅竹圖》上曾題道:“觀其筆意詞語皆清婉,……誠閨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畫家沈周在《石田集·題朱淑真畫竹》中說:“繡閣新編寫斷腸,更分殘墨寫瀟湘。”由此可見,其能力非尋常深閨女子可比,當與李清照并駕齊驅。
朱淑真的主要作品:
詩詞:《浣溪沙·清明》、《生查子》、《江城子·賞春》、《減字木蘭花·春怨》等
第十位——謝道韞
? ? ? ? 謝道韞(約349—約409年),字令姜,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 ? ? ? 她自幼聰識,有才辯。在東晉士族中王、謝兩族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謝安以軍功和才能立身,王導則以中庸安命,王、謝間明爭暗斗,但畢竟盤根錯結,才女謝道韞成了書圣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之妻,也正所謂門當戶對,才女配才子。可謂是出身于詩書富貴之家、禮樂簪纓之族。
? ? ? ? 謝道韞才學過人,甚是聰慧,且勇敢果斷,品味高雅,為東晉女詩人。《晉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曾經他的小叔子王獻之和客人辯論,辯不過,謝道韞替他去辯,謝道韞旁征博引,論辯有力,最終客人理屈詞窮。可以看出謝道韞的才華橫溢,連著名大家王獻之在才華上,都只能甘拜下風。
? ? ? ? 謝道韞識知精明,聰慧能辯,叔父謝安曾問她:“《毛詩》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安稱贊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謝安召集兒女子侄講論文義,俄而大雪驟下,安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安侄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這一詠雪名句,盛為人所傳誦。因此,后世稱贊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
? ? ? ? 謝道韞的書法也為后世所稱道。唐張懷瓘《書斷》稱其書法“為其舅(指王羲之)所重”。唐人李嗣真《書后品》則稱其書法“雍容和雅,芬馥可玩”。
? ? ? ? 謝道韞因為她才華和聰慧,被后世的才子佳人筆墨中不斷追訴敬仰,成為我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
謝道韞主要作品:
詩:《登山》(又名《泰山吟》)
文章:《論語贊》
? ? ? ? 今天為大家介紹了我國古代十大才女的才華和故事,大家有沒有覺得她們就是“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古代美女呢?不管怎么說,才華橫溢的她們為我國古代史上又增添了一抹光輝,她們的事跡和才華值得我們當今中國人去紀念和歌頌。
? ? (本文作者秋風不悲畫扇)